连载...
第三,是心火下降于胃的过程。
中医叫作火生土。心火衰微了,胃腐熟食物就没有力量。这样的病人,往往早上吃了饭,到晚上都不知道饿。
像这种病人,一般是背部经常凉飕飕的,还容易担惊受怕。这时虚则补其母,你只要把心火下移到胃中来,这样背也不凉了,胃消化也有劲了。
很多大病重病或者慢性病的病人,到后期都会因为心火衰弱,胃消化不了食物,所以治胃一定要治心,特别是晚期的胃病更要治心。因为胃的消化功能靠的是那股热气,这股热气就来源于心。
就像土地长养万物,来源于太阳的照射一样。缺乏太阳照射的南北极,阴冷,草木难生。这时重要的不是健胃消食,而是暖心阳。
心阳一振作,胃就有劲了。直接用点桂枝,补补心火,使心火能生胃土,就有效果了。黄芪建中汤中用桂枝也是这个道理。
有个常年咳嗽的病人,消化也特别不好。这病人特奇怪,只要碰凉水,他就会咳嗽,而且到了冬天,手脚冰凉,咳嗽加重,后背发凉。
老师把他左寸脉沉迟,右关缓弱,这明显是心火衰微,不暖肺金、胃土,肺金得不到暖和就咳,胃火得不到暖和,吃的东西就消化不了。
老师说,这种情况,你是扶他的肾阳呢,还是从心阳入手呢?你如果从肾阳入手,要转一大圈,而从心阳入手,则变得直接了,起效更快。
老师建议他服用肉桂粥,每天早上用5克肉桂细粉,加少量糖,调入一大碗白粥中,拌匀后当早餐吃。他吃了半个月,不咳了,背不凉了,消化也有劲了。一碗肉桂粥,就有这样的效果,里面的医道很简单,心火能生胃土,心火能暖肺金而已。
我们看老师画的脏腑循环图,心火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在上焦直接平行到肺中去暖肺,另外一个就是心火直接降到中焦来暖胃。
这就是老师用桂枝汤治疗肺寒咳嗽久不愈以及胃寒腐熟无力的病人,往往都有明显效果的道理。
对于心脉不足的,老师一般在桂枝汤中去掉白芍,加上红参。这个汤方一下去,病人普遍反映,吃饭有胃口了,背部也暖和多了,而且晚上不容易做噩梦。
第四,关于胃犯心。
老师说,临床上见到很多胃溃疡、反酸的病人,他们的心脏也很不舒服。特别是有心脏病的人,稍微吃撑一点,好像是撑在胃,其实更难受的还是心脏。为何常反酸的病人,心脏会不舒服呢?
老师说,心火生胃土,是顺生,而胃反酸就是逆,逆伤心嘛!所以心脉就会不舒服,这叫“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这样的病人,不是吃治心脏的药能够解决问题的,平时只要注重吃到七分饱,吃点胃炎散,马上就好了。所以老师这里胃炎散用得很普遍。
许多人不明白,为何吃撑了会伤到心脏?他们习惯性地想到,饱食伤胃呗!这是常理,从中医这个循环图来看,伤胃进一步就是伤心,胃逆而犯心。
所以,广东的国医大师邓铁涛善用温胆汤降胆胃之气来治疗心脏病。心脏病能够从脾胃来解决,奥妙也在这里。
而徐文兵老师也有临床心得,早期的心病要治胃,晚期的胃病要治心。这句话在两个轮子里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草医郎中的丹参槟榔饮
第五,心火能够下移于胃。通过胃的腐熟,再下降去温暖肾水,肾水就不会过寒,这就是心肾通过中焦胃来相交。
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心火的另外一条途径,除了借助胃气下降外,它还需要借助肺气的收敛作用下行。
肺为水之上源,肺气收敛降浊,那么上焦的水湿就会被敛降化入三焦、膀胱,然后从肾中变为小便利出。
如果肺脉亢盛,不能向下敛降,那么水气就会积在心肺,造成心肺积水,严重的会危及生命。所以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有个重要的思路,就是在开心窍、通心脉的同时,还需要借助肺脏敛降的功能,把多余的积水向下肃降,排出体外。
老师从一个民间道医手中得到的这个丹参槟榔饮,就是通过通心脉,敛肺肃降,引风火、痰水下行来治疗危重心脏病的。
有一个风湿性心脏病的病人,命悬一线,在当地医院住了几个月,快不行了,医生叫准备后事,家属哭哭啼啼地将病人拉回家。请这位民间中医去看,他一摸脉,生气地说,还没死,你们瞎哭啥!家属大惊,忙请教方药。
郎中只开了四味药,枇杷叶、槟榔、丹参、石菖蒲。家属问,枇杷叶用多少?郎中说,枇杷叶要炒过的,用两大把。随手一把,起码有几百克。这药下去,第二天疾病就好转了,病人能起床了,后来慢慢地调养过来了。医院的西医们都非常惊讶。
老师得知后,马上登门拜访了这位民间中医,提了一瓶好酒,前后请教了两次。这郎中感念老师的诚意,才把他的方药用法说了出来。
就这四味药,相当普通的四味药,用好了,却可以救命。
这四味药就体现了一个大法,我们看丹参、石菖蒲,是通脉开窍治心为主的。
心中的积水该怎么走呢?要通过肺下敛到三焦、膀胱,所以草医重用枇杷叶,降十二经逆气,化十二经痰水。
用槟榔也是通过肺与大肠相表里,使肺水能下行肠间,从大小肠、膀胱排出。通过肺来肃降,心脏邪气的气路通了,病人就慢慢恢复了。
推荐阅读:
●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这样一个中成药治冠心病,心就踏实了
长按识别
关注我们
(问询、投稿、版权等请微信:13810949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