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三季度,大众汽车集团发布了相对黯淡的财报数据,显示其营收和利润大幅下降,反映出严峻的市场形势。
全球销量下降尤其是电动汽车销售的疲软,加上固定成本增加、重组费用、供应链压力、激烈的市场竞争,成为拖累大众业绩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大众其实是比较开明的德国企业,大众集团计划通过关闭工厂、裁员、降低成本等一系列措施提高盈利能力,同时在中国市场继续加大投入,以期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转型。
Part 1
欧洲市场的挑战与成本削减策略
● 大众汽车第三季度营收为784.8亿欧元,去年同期为788.5亿欧元,同比下降0.5%;
● 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43.4亿欧元下降至15.7亿欧元,同比下降63.8%;
● 营业利润为28.6亿欧元,同比大跌42%;
● 营业利润率从6.2%下降至仅3.6%。
今年前9个月,大众汽车集团的核心品牌大众的营业利润率已低至2.1%,大众集团将2024年视为关键转型之年,并计划推行多项成本削减策略,意图在2026年之前节约100亿欧元,并逐步恢复运营利润率至6.5%。
大众集团的盈利困境不仅仅是销量下滑这么简单,公司高层明确指出,固定成本和重组费用的增加显著压缩了利润空间。随着全球供应链问题的持续影响,大众面临供应链短缺的挑战,这使得其运作成本持续上升。
其次,宏观经济环境的波动也对大众的盈利状况产生了不利影响,欧洲的汽车市场需求疲软、德国本土竞争加剧,进一步加大了成本压力,大众集团豪华运动车型产品线的更新带来的支出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利润。
面对日益紧缩的利润空间,大众集团的策略是以成本削减和产能优化为核心。大众计划在未来关闭位于德国的两家产能利用率较低的工厂,同时数万名员工面临裁员、降薪的风险。
大众集团预计,通过这些措施,每年可节省25亿欧元的成本,相当于每辆在欧洲销售的汽车减少约1900欧元的支出。在成本结构上将采取进一步优化,以确保即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也能保持盈利能力。
除了内部成本结构问题,大众还面临着外部市场的巨大压力。
2024年,欧洲汽车销量的下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来自亚洲尤其是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正以高性价比的电动汽车产品强势进入欧洲市场。欧洲传统汽车市场饱和,使得大众在销量和市场份额上的竞争力逐渐被削弱。
面对这一挑战,大众汽车集团首席财务官兼首席运营官阿诺·安特利茨(Arno Antlitz)表示,进一步削减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已成为公司未来的必要策略。
大众关闭工厂和裁员的决定遭到工会的强烈反对,甚至引发了德国政府的介入。作为德国工业的象征性企业,大众集团的任何裁员举措都将对社会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德国员工薪资削减10%的情况下,预计2025年和2026年还可能出现工资冻结,导致工人情绪的波动。
这些措施虽然从成本角度看有助于缓解盈利压力,但是否会因员工关系紧张而对公司未来的生产和管理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则需要时间的验证。
Part 2
加码中国市场与本土化战略
面对欧洲市场的困境,大众集团将目光转向了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希望通过进一步的本土化战略和新车型布局,在中国实现盈利增长。
2024年第三季度,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71.15万辆,同比下降15%。尽管整体销量下滑,但在中国市场中电动汽车销量逆势增长,第三季度同比增长5.2%。
大众集团深知,中国市场不仅对其业绩贡献重要,更是未来汽车市场发展的核心。为此,大众持续深化“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
近年来,大众与多家中国本土企业达成合作关系,其中包括与小鹏汽车合作开发的CEA电子电气架构、与地平线成立的智能驾驶合资公司酷睿程(CARIZON),以及与中科创达成立的智能座舱合资公司翼创雷行(CARThunder),大众不仅将中国市场视为销售增长点,更希望通过技术和研发的本土化,提高市场响应速度。
大众的本土化战略不仅是针对燃油车市场,电动化转型成为重中之重。
大众中国董事长兼CEO贝瑞德(Ralf Brandstatter)指出,2026年将是大众在中国发力的关键一年,届时将推出至少6款纯电车型,其中4款价格在2万欧元左右,新车型将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偏好设计,以提升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大众的豪华品牌奥迪也与上汽集团达成合作,预计2025年推出由双方联合开发的首款电动车型,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大众将一部分研发职能从德国沃尔夫斯堡总部转移至中国合肥的研发中心。大众在合肥建立了软件公司CRIAD,负责CMP新车平台的研发,确保未来车型的快速迭代与更新。
大众在中国的研发大权逐步下放,标志着其对本土市场的进一步重视,也展现出其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的差异化战略。
在全球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但大众并未放弃对中国市场的长期目标,大众希望在中国保持第一国际汽车企业的地位,并持续位居市场前三甲。
在当前阶段,大众更关注盈利而非市场份额,希望通过利润积累为未来的研发和创新提供支撑。预计到2027年,大众将在中国推出40款全新车型,其中20款为新能源车型。
由此可见,大众的目标不仅仅是保持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通过盈利的改善,为未来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小结
大众汽车集团在2024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欧洲市场的低需求和成本上升、亚洲竞争对手的崛起,迫使其调整策略,通过大规模裁员、削减成本以及电动化转型来提升盈利能力。
大众对中国市场的持续加码显示出其对这一增长市场的重视,与本土企业的深度合作和新的电动车型布局,通过本土化研发与产品线扩展,重新赢回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