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再创辉煌:气滞胃痛颗粒/片相关项目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学术   2024-07-17 07:31   上海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作为省部级奖项中含金量最高的奖项,每年评审一次,2023年度的评审结果已于近日公示。其中,“常见功能性胃肠病‘脑肠同调’新治则及疗效评价方法”项目荣获一等奖,其研究对象999气滞胃痛颗粒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中成药品。

图1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示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结果

气滞胃痛颗粒/片有多可靠?

循证坚实,权威推荐!

根据调研数据, 患者服用胃痛类药品的平均起效时间为2.54小时,而气滞胃痛颗粒/片的平均起效时间仅1.65小时。服用气滞胃痛颗粒/片后,69%的消费者几乎注意不到症状,疗效在所有被调研的产品中名列前茅。

在获奖之前,气滞胃痛颗粒/片已具有充分的循证证据。气滞胃痛颗粒/片近十年共发表产品相关临床研究一百余篇,其中包含核心期刊27篇, SCI一篇,共同证实了气滞胃痛颗粒/片标本兼治、一药多效、低副作用的特点。

在充分的循证证据基础上,气滞胃痛颗粒/片得到了诸多权威指南的推荐。近年来,《消化心身疾病中西医结合整体诊治专家指导意见》、《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西医合理使用中成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专家意见》、《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均推荐气滞胃痛颗粒/片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多个适应症,说明气滞胃痛颗粒/片得到各领域权威学会的认可,并推荐其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图2 气滞胃痛颗粒/片循证与指南共识推荐数量统计

中医药“脑肠同调”法:

辨证论治,整体调节

“脑肠同调”是气滞胃痛颗粒/片治疗常见功能性胃肠病的重要机制,也是此次获奖项目的研究重点。

脑-肠互动(脑-肠轴)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以及自主神经系统之间形成的双向神经-内分泌-免疫网,在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上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肠脑疾病被证实与“微生物-肠-脑轴”紊乱相关,如功能性胃肠病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和功能性脑病如焦虑、抑郁、认知障碍等1

中医学素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说,强调辨证论治、整体调节,与脑-肠互动高度契合,临床亦证实中医药在调节交感-迷走神经平衡、肠道微生态、内分泌、免疫系统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中医药“脑肠同调”法治疗脑肠共病疾病,可同时调节胃肠微生态、改善胃肠动力、降低内脏高敏感、缓解焦虑抑郁状态等多个病理机制,效果优于针对单一靶点的治疗1。这就是“脑肠同调”治法的中医理论基础

源自经典方“四逆散”,

三大药效,治养兼备!

气滞胃痛颗粒/片由医圣张仲景《伤寒论》 经典方“四逆散”化裁而成,如今属于中华中医学药会脾胃病分会专家审定处方

气滞胃痛颗粒/片具有三大药效作用:

1.促进胃肠动力:改善胃排空障碍及小肠推进抑制作用,有效缓解胃胀;

2.改善内脏敏感性:降低胃对机械扩张的刺激敏感性,有效缓解胃痛;

3.干预心理应激:激活包括下丘脑在内的不同脑区,改善不良情绪状态。

气滞胃痛颗粒/片可用于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感和早饱,以及上腹胀气、嗳气、恶心和呕吐等症状。此外,气滞胃痛颗粒/片也可用于治疗胃食管返流、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胃炎、消化心身疾病。

以下人群尤其适用气滞胃痛颗粒/片:

1.生活节奏高强度、高压力、饮食作息不规律的人群;

2.平日情绪易波动,夜间睡眠质量不佳的人群;

3.患有多年胃部慢性疾病史,胃胀胃痛反复发作的人群;

4.摄入刺激性饮食、大量酗酒导致胃部不适的人群。

小结

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揭晓,“脑肠同调”新治则项目荣膺一等奖,其研究药物气滞胃痛颗粒成为首个获得该奖项的药品,彰显中医药创新实力。该药物源自经典方 “四逆散”,基于脑-肠轴理论,通过多机制调节治疗功能性胃肠病,展现了中医药在调节微生态、胃肠动力及情绪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气滞胃痛颗粒/片源自经典,治养兼备,快速起效且循证坚实,获多项权威指南推荐,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树立了典范。

参考文献

1.方霜霜,蒋天媛,曹增,等.中医药“脑肠同调”防治功能性脑肠疾病多学科交叉研究思路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43(07):863-867.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最新前沿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所有观点不代表梅斯医学立场,亦不代表梅斯医学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梅斯医学
梅斯医学(MedSci)是国内领先的医学科研与学术服务平台,致力于医疗质量的改进,为临床实践提供智慧、精准的决策支持,让医生与患者受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