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级志书篇幅控制问题的若干思考

文摘   2024-11-09 12:01   四川  

关于县级志书篇幅控制问题的若干思考

——以山西省首轮及二轮县级志书为例


张瑞琴


提要:县级志书篇幅冗长会影响志书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导致县志篇幅冗长的原因主要是对志书认识的误区、志书篇目设置不合理、对资料取舍加工不当等。从借鉴旧志、篇目设置、资料加工处理、制定标准四个方面入手实现突出重点与篇幅控制相结合,是县级地方志书的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也可为即将启动编纂的第三轮修志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关键词:县级志书  篇幅  控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地方志绵延发展,在不断丰富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自身也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改革开放以来,重修地方志书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两轮志书相继出版,极大地丰富发展了方志资源宝库。随之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篇幅膨胀而特色不够突出、资料繁杂而内容不够精炼等。本文试图从控制篇幅、突出重点的角度,探索县级地方志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也为即将启动编纂的第三轮修志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首轮及第二轮山西县级志书篇幅概况

山西历代编纂志书900余种,现存旧志536种,占国内现存旧志的1/20,居全国各省区市第八位。山西省又是社会主义时期首轮新方志的策源地,对新方志编修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随机选取20部首轮山西县级志书和20部二轮山西县级志书,进行数据整理汇总和比较分析,为原因分析和对策措施提供必要的数据理论支撑。

(一)首轮山西县级志书篇幅概况

  • 1.首轮山西县级志书编纂概况。1980年5月10日,依据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出的《关于成立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通知》,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正式成立。自此,山西省首轮修志工作启动。在此后几年中,山西各县积极行动起来,相应成立地方志工作机构。1986年6月,《武乡县志》由山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首轮修志工作启动以来,山西省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县级志书,标志着首轮山西县级志书编纂开始进入出成果阶段。经过20年的艰苦努力,至2000年年底,首轮山西县级志书基本完成。此后,首轮山西县级志书进入扫尾阶段。

  • 2.首轮山西县级志书篇幅分析。本文随机选取20部首轮山西县级志书(其中区志4部、县志16部),对其篇幅、编数、章数、出版时间和出版社等情况进行了汇总整理。

    对20部首轮山西县级志书的篇幅等数据进行认真分析与整理后可以看到,这些志书平均篇幅121.6万字,篇幅最长的《洪洞县志》(上、下)221.8万字;篇幅最短的《太原市河西区志》62万字。篇幅在100万字以下的7部,分别是《太原市河西区志》《岢岚县志》《和顺县志》《应县志》《平顺县志》《朔县志》《阳城县志》。篇幅在100万—150万字之间的9部,分别是《宁武县志》《大同市南郊区志》《右玉县志》《阳曲县志》《寿阳县志》《太原市北城区志》《大同县志》《阳泉市郊区志》《万荣县志》。篇幅在150万—200万字之间的3部,分别是《黎城县志》《汾阳县志》《平遥县志》。篇幅在200万以上的只有1部,是《洪洞县志》(上、下)。这20部县志平均编数为23编,平均章数为104章。

    按部类分,各部类所占篇幅由多到少依次为社会文化部类、经济部类、地理部类、政治部类、人物部类。其中,社会文化部类平均占比23.97%;经济部类平均占比23.58%;地理部类平均占比15.49%;政治部类平均占比14.14%;人物部类平均占比11.05%。


(二)第二轮山西县级志书篇幅概况

  • 1.第二轮山西县级志书编纂概况。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轮修志完成较早的孝义县就自发地开启县志续修工作。1996年6月,山西省首部续修县志《孝义县志》(续)正式出版;2001年6月,《垣曲县志》(1991—2000)出版;2002年8月,《河津县志》出版,正式拉开山西省第二轮县级志书出版的序幕。2011年7月1日,《山西省地方志工作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为全省地方志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对推进地方志各项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山西省地方志工作走向法制化、制度化的重要标志。截至2020年年底,山西规划的119部县级志书编纂基本完成。此后,第二轮山西县级志书编纂进入扫尾阶段。

  • 2.第二轮山西县级志书篇幅分析。本文同样随机选取20部第二轮山西县级志书(其中区志4部、县志16部),对其篇幅、编数、章数、出版时间和出版社等情况进行了汇总整理。

笔者对上述20部第二轮山西县级志书的篇幅等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汇总与整理后发现,这些志书平均篇幅180.5万字;篇幅最长的是《运城市盐湖区志》(全三册),376万字,篇幅最短的是《沁水县志(1986—2003)》,108.6万字;100万—150万字之间的7部,分别为《沁水县志(1986—2003)》《天镇县志(1991—2008)》《应县志(1986—2008)》《阳泉市城区志》《灵丘县志(1991—2010)(上、下)》《古县志》《寿阳县志(1985—2007)》;篇幅在150万—200万字之间的7部,分别为《介休市志(1992—2013)》《平定县志(1991—2012)》《太原市尖草坪区志》《永和县志》《山阴县志(1986—2016)》《太原市晋源区志》《娄烦县志(1997—2012)》;篇幅在200万—250万字之间的4部,分别是《汾西县志(上、下)》《平遥县志(1997—2011)》《定襄县志(上、下)》《方山县志(1986—2016)(上、下)》;篇幅在250万—300万字的1部,为《沁县志(上、下)》;篇幅在300万以上的1部,为《运城市盐湖区志》(全三册);没有100万字以下的。这20部县志平均编数32编,平均章数139章。

按部类分,各部类所占篇幅由多到少依次为社会文化部类、经济部类、地理部类、政治部类、人物部类。其中,社会文化部类平均占比26.04%;经济部类平均占比22.34%;地理部类平均占比15.89%;政治部类平均占比19.6%;人物部类平均占比7%。

(三)首轮、第二轮山西县级志书篇幅比较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山西县级志书平均篇幅由首轮修志的121.6万字上涨到第二轮修志的180.5万字,增长48.4%;平均编数由首轮修志的23编上涨到第二轮修志的32编,增长39.1%;平均章数由首轮修志的104章上涨到第二轮修志的139章,增长33.7%。按部类划分,地理部类增长2.58%;经济部类下降5.26%;政治部类增长38.6%;社会文化部类增长8.64%;人物部类下降36.65%。第二轮县级志书有续志,也有通志。就本文所随机选取的20部志书来看,续志11部,占比55%。在续志占比较多的情况下,第二轮志书篇幅仍平均增长48.4%,膨胀趋势十分明显。编数和卷数也在相应增长,说明第二轮志书记述广度的扩展。地理、经济、社会文化部类所占篇幅变化不是很大;政治部类所占篇幅增长较明显,该部类在现行修志体系下,收集资料更加便捷;人物部类所占篇幅下降较明显,志书整体篇幅增长,而人物部分内容并未扩展,导致该部类所占整体篇幅比例的下降。




县级志书篇幅冗长的弊端及原因分析

在新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向着高质量方向发展,方志事业更需要出精品,这样才能延续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志书篇幅的增长与质量的提高并不同步。在第三轮修志尚未正式启动之时,对志书篇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地方志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就显得很迫切与必要。那么,县级志书篇幅过长的弊端有哪些?又是什么导致志书篇幅的不断膨胀?

(一)县级志书篇幅冗长的弊端

一是影响志书的权威性。县志是一个县的“官书”,权威性是其重要特征。百万字甚至几百万字的县级志书背后的是海量数据与内容的核实与编辑校对工作,当人力或财力出现紧缺时,对数据内容的把控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漏洞,从而导致动摇志书权威性的严重后果。一旦人们不再相信县志所载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县志的权威性就会被逐渐瓦解,作为中华文化传承代表的志书,其生命力是否能够延续都会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二是影响志书的专业性。反对就志书篇幅进行控制的观点往往以志书的“存史”价值为出发点,认为资料越多价值越大。可志书的资料性固然重要,专业性也不可或缺。地方志有自己独特的体例和内容,而冗长的县志中往往套话、空话过多,未经筛选的资料性内容过多,不挤干多余的“水分”与“杂质”会影响志书的存史价值。进一步说,冗长的篇幅还容易使人望而生畏,被越来越多地束之高阁,其“资政”及“育人”属性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二)导致县级志书篇幅冗长的原因分析

一是对志书认识的误区。从根本上来说,篇幅控制的问题主要是思想认识的问题,只有转变思想认识才能实现对志书篇幅的有效控制。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造成志书篇幅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其中“资料性文献”认识的误区,认为资料越多越好,收集到的资料应该通通纳入,将志书等同于一地的“百科全书”,越厚越有存史价值。然而,志书并非百科全书,不是收集到的资料越全面、部头越大,质量就越高。地方志书之所以历经千年延续至今,除去资料性之外,其实用性与权威性也是重要原因。无论是早期的地记、郡书、图经,还是逐渐发展成熟的官修志书,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和不可多得的实用性都显而易见。从20世纪80年代新方志编修启动以来,方志成果大量涌现,许多优秀志书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然而,近年来,方志成果的实用性和权威性却一度遭到质疑,浩如烟海的资料堆砌使得查阅与携带变得困难,地方志书的特点也变得模糊不清。志书的优劣诚然不能以篇幅来衡量,但是,如果篇幅的增长是与质量的下滑相伴随的,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是篇目设置不合理。从本文第一部分的分析统计可以看出,志书的编章数在第二轮修志时出现了明显扩展,平均编数增长39.1%;平均章数增长33.7%。志书编章节目的扩展固然能起到细化内容、增强条理性等作用,但如果一味追求大而全,就不是全面,而是臃肿与拖沓,还会掩盖志书本身的特色。比如,有的志书篇目设计门类分得过细,而且同一事物多头记叙,使篇幅增大且交叉重复的问题越来越多。还要特别注意随意的篇目“升级”现象,在第二轮修志中,很多志书为求突出特色而“升级”篇目。如《方山县志(1986—2016)》,将“于成龙廉政文化”和“北武当山”分别单设一编。但是,有的志书“升级”篇目缺乏依据,破坏了志书的层次逻辑,如《沁源县志》先立“煤炭电力”卷,后立“工业”卷,强行将隶属关系改为平列关系,造成层次混乱,也增加了篇幅。

三是对资料取舍加工不当。在前期收集资料阶段,应秉持“应收尽收”原则,尽可能多地收集原始资料。进入编纂阶段后,一味“珍惜”所有资料,认为资料越多内容越丰富、质量越高,就会出现资料取舍不当的问题,这也是志书篇幅日益庞大的重要原因。例如,《运城市盐湖区志》第275页:“1984年7月18日,山西省颁布《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1986年6月25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标志着居民对宅基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不得以任何形式买卖出租、转让;不得以历史上颁布的房窑土地证及其它契约、证件,提出对宅基地的所有权要求;结束了无偿使用土地的历史。每户居民只能有一处住宅。多子女户需要分居的不管多少个子女,只批给一处新宅基地;每户不得超过200平方米,人均耕地不足666平方米的,不得超过133.34平方米。占用耕地,按年产值的4倍,占用非耕地,按照全村耕地前3年平均亩产值的2倍缴纳一次性宅基地使用费。村民向村民委员会申请,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由乡(镇)人民政府批准,报县人民政府备案;占用耕地的,经乡(镇)审核,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发给宅基地使用证。对宅基地标准增加了‘人均耕地2664平方米以上的村镇,可以放宽到233.68平方米’一项,条例与法对宅基地管理的规定相一致。”志书以记本区域内容为主,引用大段上级部门文件资料,对资料的加工处理过于粗糙,徒增篇幅,对内容提升并无益处。

现有的修志模式主要是“众手成志”,就是由各个承编单位提供原始资源,再由方志部门进行编纂。各部门提供的资料有可能存在交叉重复的情况;有的部门因不熟悉志书体例采用总结报告方式提供资料;还有的提供资料过于专业,不适合采用……如果后期加工处理不到位,就会造成资料堆砌,不仅影响志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也无形中使志书越来越厚。




突出重点与篇幅控制相结合是实现新方志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

如何破解新方志发展的困境,是摆在新时代方志人面前的重要课题,实现篇幅的合理控制便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利刃。单纯压缩篇幅并不能实现志书质量的根本提升,将突出重点与篇幅控制相结合,把握方志精髓,展现方志特色,才能真正实现方志事业的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从借鉴旧志入手实现突出重点与篇幅控制相结合

地方志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产品,传承千年,自汉末魏晋至民国时期,地方志的形式在不断变化,内容在不断丰富。清代山西志坛名家杨笃在《长治县志》序例中提出:“志即史也。故郡国之书,托始东汉。实分图经、传记两家,而沿其流者,若圈称之《陈留耆旧》、虞预之《会稽典录》只述人物;罗含之纪湘中、辛氏之纪三秦侈谈山水,求其于一方土地、人民、政事,往往兼备维难。惟自宋以来,地域之外,兼采事文,并详人物,规模最为宏括。”清代山西县志存佚数目近300种,一般都以舆地、建置、食货、学校、秩祀、职官、选举、人物、艺文等为基本内容。从最初以地理部门为重到各方面内容兼备,方志的体例内容发展逐渐趋于成熟。笔者认为,在新方志发展遇到问题时,我们不妨回头从旧志中汲取再出发的养料。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志书自产生以来便是有自身特色的、有所侧重的,不能因时代的发展和信息资料的增多而淹没其本来面目,任其在浩瀚的文字海洋中迷失自身。编纂思想认识的转变是基础,思想的转变能够带来行动的变化。在方志界形成“回头看”的共识,回归志书的本色,着力强调志书突出重点与控制篇幅的重要性,才能带来志书设计思路的根本性转变,重拾地方志应有的地位与荣光。

(二)从篇目设置入手实现突出重点与篇幅控制相结合

篇目是整部志书的骨架。骨架过大,就很容易导致整体篇幅的失控。从操作层面来讲,科学设置篇目是实现篇幅控制、突出志书特色的首要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就县级志书来说,重新排布篇目等级,可以达到控制篇幅的良好效果。从编(卷)层面考虑,可分为大事记、地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人物6个部类,既涵盖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又传承志书传统的体例特点。在此基础上,第二层面(章)可适当细化,地理部类包括建置沿革、城镇乡村、地形地貌、气候物候、土壤植被、自然资源、人口、交通邮电、城建环保等;经济部类包括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经济管理等;政治部类包括政党政府、人大政协、社会团体、检察审判、民政、劳动人事、军事等;社会部类包括人民生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民族宗教、民俗风情、方言谣谚等;文化部类包括教育科技、体育卫生、文物旅游、文学艺术、新闻媒体、图书档案、艺文等,人物部类包括人物传、人物名录等。根据县域特色和资料收集情况,部分章可以拆分或新增。总体来看,县级方志控制在50—60章较为合适,一方面,编章节整体规模收缩可以有效遏制篇幅的无需扩张,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出现章下无节的情况。

(三)从资料取舍及加工入手实现突出重点与篇幅控制相结合

资料是志书的血肉。资料取舍及加工处理妥当,志书才能有“健康美”,而不是“臃肿肥”。对前期收集回来的资料,要根据存真求实、详今略古、述而不论、生不立传、越界不书等志书编纂原则,进行整理鉴别与加工选用。与志书内容无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密切的资料,都应压缩或删减。一般性内容,记述过于详细繁杂的应视情况精简压缩,重点内容要突出。同一事物在几个篇章中都涉及时,应各自从不同角度记述与本篇章相关的内容,减少交叉重复。行文要准确、简洁,精炼语言,不用总结报告、新闻报道、文学作品等写法,做到言简意赅,文约事丰,不说空话套话。多用陈述性句型,压缩解释性、说明性、抒情议论性语言;多用短句,少用长句;精简定语、补语等附加成分;多用实词,少用虚词;多用单音词,少用多音词,如用“应”代“应当”,“增至”代“增加到”,“病逝”代“因病逝世”等。多用朴实之词,不用溢美之词,如“胜利完成”“圆满结束”等,“胜利”“圆满”都应删掉。多用简语,不用赘言。应选择能把事物记述清楚的骨干词句、简短语句记事记人,多余的字、词、句坚决删除。

(四)从制定标准入手实现突出重点与篇幅控制相结合

实现县志的篇幅控制,关键在一个“度”字,也就是标准问题。然而,这个恰恰是最难把握的。地域不同,历史文化不同,经济发展情况不同,资料保存情况不同,修志人员水平不同等因素,使得长期以来难以给县志制定一个统一的篇幅字数标准。或者即使有相应的指导性意见,在现实中也难以严格贯彻执行。但是,近年来篇幅膨胀带来的弊端又如此显而易见,那么,在三轮修志中,究竟如何解决篇幅“适度”的问题?如何让制定的标准真正切实可行呢?笔者认为,篇幅的长短与志书的优劣是没有关系的,我们要解决的是近年来普遍出现的篇幅冗长而内容欠佳的问题。这就需要区分“篇幅长内容优之志书”与“篇幅长内容劣之志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制定标准,要考虑到各县的实际情况,给“篇幅长内容优之志书”留出生存空间。志书启动编纂之初,就要提出篇幅控制问题,全国或者全省给出关于县志篇幅的指导性意见,如县志篇幅需控制在100万字以内。志书编纂过程中,要加强对篇幅问题的培训,在思想认识层面引起编纂人员对篇幅问题的重视,在篇目设计环节引进对篇幅问题深入思考,在资料加工环节做到层层筛选、严格把关。审查验收阶段,对于超出篇幅范围的志书,增加关于篇幅审核的环节,由志书编纂单位陈述其篇幅长的缘由,并组织专家评定该志书是否需要进一步压缩。对于经专家审定的“篇幅长内容优之志书”,予以审核通过。对于经专家审定的“篇幅长内容劣之志书”,要严格退回机制、不合格不予出版机制,绝不能因为赶工期等因素草草出版。不合格的志书不应限定最后的具体出版日期,通过专家审核方能出版。


在首轮和第二轮修志启动之初,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都曾经对志书篇幅提出过指导性意见,认为县志篇幅应当控制在30万—50万字,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部分县志达到百万字级别,甚至200万字以上。篇幅膨胀带来诸多问题,实现突出重点与篇幅控制相结合、从根本上提升志书质量的关键在于编纂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同时,在审查验收阶段也应加强把关,特别是评审阶段,参评专家应把好第一道关口,对篇幅庞大、篇目不合理、内容不精炼的初稿坚决予以退回。在全过程管理下,从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严审等各环节对志书篇幅问题予以重视,从上到下不断强调,将突出重点与控制篇幅有效结合起来,地方志将会涌现更多流传千古、权威可信的精品。


(作者单位: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山西省地方志研究院)



【栏目简介】地方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编修志书,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与优良传统。志书是一种独立的著作门类,有其自身独有的体例体裁、记述形式、编纂方法。作为官修权威资料,质量是志书的基础和根本保障。为加强志书编纂业务交流,“成都方志”开设“志鉴研究”专栏。



END


来源:《中国地方志》2024年第4期

封面图源:太原市图书馆

编辑:向思燚

校对:高赛琦 龙昱丹

审核:伍宇 黄静
“成都方志”微信公号长期对外征稿


“成都方志”微信公众号长期对外征集稿件及选题。征集稿件以弘扬传统文化、宣传成都市情、讲述成都历史文化故事为主,文章字数请控制在2000字以下,无史实错误、无常识错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易懂,内容详实。提供选题以宣扬成都历史文化、展现成都现代化建设万千气象为主。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并在“成都方志”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微博号等平台发布推广。具体投稿要求请见《征稿启事》(点击前往)

今日头条@成都方志

新浪微博@成都方志

抖音@成都方志

传承文化基因 赓续成都文脉

【投稿邮箱:cdfztg@cdsdzb.com】

【更多精彩】
名人笔下的成都】【成都方言俗语】【寻访成都历史建筑】【名人的成都足迹】【车轮上的成都“第一”【打卡成都微方志馆】【志鉴研究】【大城小事 】【成都廉吏小传】【成都乡镇简志】【第二届红领巾小史官】【第二届方志进高校活动】【成都方志馆社教活动】【以书会友】【首届“蓉城方志好课”展评】 

成都方志
传承文化基因 赓续成都文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