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唯一!比鹤鸣茶社更早!这个茶馆火了上百年

文摘   2024-11-15 08:03   四川  


彭镇里

杨柳河畔,人民桥旁

一方“观音阁 百年老茶馆”白底黑字

镶着咖啡色边的布旗随风招展

一块“成都市历史建筑编号0166”的标牌

立于斑驳的灰墙上

这座“百年老茶馆”历史

比成都鹤鸣茶社还要悠久

它是四川唯一保存有老虎灶的老茶馆

先后被认定为

“成都市历史建筑”“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登上过《中国国家旅游杂志》封面

百年来可谓是

上得名气,下得人气

▲观音阁老茶馆 图片来源:双流彭镇






百年茶馆缘起水运码头




“闲则饮,饮则茶”。在成都,茶馆不仅是品茶的场所,更是城市文化的缩影。早在渔猎采集时期,巴蜀先民就有了嚼食茶叶的习惯。秦汉三国时期、黄龙溪的前山、后山以及彭山和蒙顶山等地盛产茶叶,并涌现出众多的茶叶作坊。

《四川省志·川茶志》记载,成都很早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茶市,为四川茶叶集散地与消费市场,宋代成为官府的转销市场,明代是四川四大茶仓之一。《成都通览》中记载,清末年间,仅516条街巷的成都,就有454家茶馆开门迎客





▲观音阁老茶馆 图片来源:朱建国/摄

在众多茶馆中,双流区彭镇的观音阁老茶馆以其百年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韵味脱颖而出。观音阁老茶馆所依存的古建筑,可追溯至清朝。雍正年间,观音阁的前身——藏音寺建成。

《双流县志》中记载,茶馆所在彭家场(又名永丰场),始建于明代,清初毁于兵燹。乾隆二十八年重建,因有丹棱彭端淑家族一支徙居于此,故复名彭家场。观音阁老茶馆紧依场镇的杨柳河第一桥边(现今人民桥),曾是温江、崇庆(今崇州)、新津甚至乐山、犍为等地物资集散和商品交换中心,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清乾隆年间至民国三十年(1941年),前彭镇街区南端湖广馆码头是杨柳河流域最大的码头,每日航经彭镇的船筏数量庞大。随着杨柳河水运的繁忙,来观音阁歇脚、喝茶的商人和小贩渐增,此处遂形成了茶铺。

▲彭镇风光 图片来源:双流发布

当然也有传说称,大约150年前,彭镇发生了一场大火,整个镇子的房屋化为灰烬,唯独茶铺所在的这片老房子幸免于难。人们相信是因观世音菩萨的保佑,于是开始在这里供奉观音,取名观音阁。后来,观音阁开设茶水铺,人们在这里祈求菩萨保佑时喝茶聊天。






声名大振,李伯清客串起堂倌



在成都,老茶馆不仅仅是喝茶的地方,更发挥着休闲娱乐、信息交换、商品贸易、文化交流等多元功能

和其他茶铺一样,观音阁茶铺也慢慢引进说书人、金钱板和围鼓等娱乐项目,成为当地居民和农民赶场的重要休闲娱乐、交流信息场所。每逢赶场,聚满了人的茶馆内热闹非凡,一些小贩进来叫卖小吃、零食甚至蔬菜,来来往往的手艺人吆喝着为茶客掏耳朵。

据本地人王耀平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茶铺也曾没落过一段时间。后来,茶铺由当地供销社统一管理,20世纪80年代,随着供销社允许承包经营茶铺,现任负责人李强的姑姑成为当年茶馆负责人。

▲观音阁茶馆 图片来源:朱建国/摄

1995年,李强和母亲赵桂华接手茶铺,三毛钱一杯的茶,可以喝上一整天。茶铺里剃头的“袁师傅”、为茶客掏耳朵的“杨耳朵”、为客人掺茶倒水的“老七”、络绎不绝的茶客……一同构成了彭镇鲜活而热气腾腾的日常。

▲观音阁茶馆  图片来源:朱建国/摄
2002年,随着著名摄影师、时任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专家委员会委员、《华西都市报》摄影部主任的朱建国的摄影报道,观音阁老茶馆名声大噪。2006年,著名评书艺术家李伯清还在茶馆客串起堂倌儿,吸引来媒体关注。

▲李伯清在观音阁  图片来源:朱建国/摄





入选成都市历史建筑




2016年,成都市人民政府认定观音阁老茶馆为“成都市历史建筑”。观音阁茶馆外部青瓦作顶,整体斜顶薄檐,柱间不设墙壁,以木梁穿斗连接,选址和设计都充分考虑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展现了川西民居的建筑风格,成为成都乃至整个四川地区茶文化的物质见证。

▲观音阁茶馆 图片来源:朱建国/摄

2020年,双流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认定其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2024年,“彭镇茶事”主题登上了《中国国家旅游杂志》6月刊的封面,刊内通过专题报道的形式大篇幅介绍以观音阁老茶馆为主的彭镇茶文化。

观音阁老茶馆,作为成都茶文化的载体,以其独特的建筑特色和深厚的人文价值体现着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

▲“彭镇茶事”主题登上《中国国家旅游杂志》 图片来源:双流发布

在《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一书的“引子”中,著名历史学家王笛曾写道:

“这天凌晨,整个城市仍然笼罩在黑暗之中,更夫不过刚敲了五更……但住在茶馆附近的人家,已经能够听见堂倌下门板、瓮子匠(即茶馆的火夫)掏灶膛的声音,他们知道这是本街茶馆准备迎接吃早茶的客人了。”


这段20世纪初成都茶馆“喝早茶”的场景,是王笛根据当时的历史资料演绎而成。直至今日,观音阁老茶馆内,这个场景仍在上演。

▲观音阁茶馆  片来源:朱建国/摄

·▲观音阁老茶馆内活动场景 图片来源:朱建国/摄

如今,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观音阁老茶馆生意愈加火爆,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有人打趣道,“拍照的比喝茶的还要多。”

但无论是喝茶亦或是拍照,在茶香氤氲中,纷纷而来的茶客均可嘬一口热茶、摆两句闲龙门阵,茶盖一合,尽享一份安逸时光。

如同坐上百年前杨柳河上的一叶扁舟,偷得浮生半日闲。

【资料来源】

[1].《四川省志·川茶志》.

[2].《双流县志》.

[3].《彭县志》.

[4].成都双流新闻中心《观音阁——百年老茶馆的前世今生》.

[5].《中国国家旅游》2024年6月刊《彭镇茶事》.

[6].《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王笛.

【栏目简介】近年来,成都市不断推进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从岁月中走来的历史建筑,是积淀历史底蕴、感悟精神力量的文化场域,更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人文名片和精神地标。为保护文化遗存、弘扬历史文化、延续城市文脉,成都市地方志办与成都市住建局、红星新闻网共同合作推出“寻访成都历史建筑”专栏


END


【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授权后,请注来源】

撰稿:龙昱丹 卢嘉文(实习)

策划:刘祯贵 高赛琦
编辑:龙昱丹 方飞 张雪(实习)
校对:高赛琦 向思燚
审核:伍宇 张瑷媛 黄静
“成都方志”微信公号长期对外征稿


“成都方志”微信公众号长期对外征集稿件及选题。征集稿件以弘扬传统文化、宣传成都市情、讲述成都历史文化故事为主,文章字数请控制在2000字以下,无史实错误、无常识错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易懂,内容详实。提供选题以宣扬成都历史文化、展现成都现代化建设万千气象为主。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并在“成都方志”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微博号等平台发布推广。具体投稿要求请见《征稿启事》(点击前往)

今日头条@成都方志

新浪微博@成都方志

抖音@成都方志

传承文化基因 赓续成都文脉

【投稿邮箱:cdfztg@cdsdzb.com】

【更多精彩】
名人笔下的成都】【成都方言俗语】【寻访成都历史建筑】【名人的成都足迹】【车轮上的成都“第一”【打卡成都微方志馆】【志鉴研究】【大城小事 】【成都廉吏小传】【成都乡镇简志】【第二届红领巾小史官】【第二届方志进高校活动】【成都方志馆社教活动】【以书会友】【首届“蓉城方志好课”展评】 

成都方志
传承文化基因 赓续成都文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