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伴读书周年活动小结
1.用热爱和坚持点亮生活,用阅读和写作治愈自己的佳茗老师:
“友伴读书”成立一周年来,至今天共举行活动15期,15期活动涵盖读书分享、电影分享、旅游分享、中华美食等内容。在江湖热闹,书斋冷清的今天,“友伴读书”一直坚持有质量的读书和分享,在旁人看来或许很辛苦,但我们很愉快。过去不喜欢的书我就不读,成立书会后,书友们的分享和推荐拓宽了读书的内容,我读了与过去喜好风格完全不同的书籍,比如笑野老师推荐的迟子建作品,已成为近两年我最喜欢的文字。同时,我也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获得成长。成立书会的初衷是“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无论世界多么喧嚣,都留一隅给宁静和热爱,把喜欢融入日常,红尘有缘,结伴读书,让日子充实而快乐,这就是“友伴读书”的意义所在。
2
2.生活被旅游、骑行、游泳、拍摄等诸多美好填满的心语老师: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为“友伴读书”周年,我写了一篇小文《一群人,一本书,一起读》。和“友伴读书”众书友以书为媒,走向彼此的心灵世界,大家始于读,发于思,成于行。大家共读、共思、共成长。携一份书卷气,聚一场分享宴,捧一卷经典,浸一身书香。
3.当过18年中学语文老师,期待在文字的世界里找回遗失乐园的惠风和畅老师:
我在读、记和思三个方面均获提高。
读:过去我阅读面只局限于喜欢的文学作品,同质化严重。到“友伴读书”后,拓宽了阅读面。碧城对喜欢三毛的精准定性“我们喜欢的与其说是三毛,不如说喜欢自己的青春年华,是对至善至美的青春的精神填补,填补自己的缺憾和对现实生活的妥协”;心语老师带领大家在《活着》中读出希望;在马伯庸的作品里读到自己;正道老师抽丝剥茧分析《我爱你》,让我获得方法……
记:我记录了15期活动,从最初的六七百字到现在两千余字,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充实。从中得到滋养和反哺;也从审核稿件的佳茗老师身上学到更多。
思:我提高了思考力,面对新闻事件,学会用更多角度去看问题;在自己的人生困境里通过思考去找答案。如:当生活以无法估计的代价跌落到低谷,我能否心平气和?当想要致力于改变,却前途不明时,我能否斗志昂扬?当有人包括自己都说服自己放弃时,能否心甘情愿?当生命的乐章不能持续跳跃,是否还能带着勇敢扑腾进现实里?答案是:如果此刻正走在黑暗的隧道里,一定要坚持走到未来某个点,坚信一定会有一盏明亮的灯迎接你。
4.喜欢古典文学和旗袍的心香一瓣老师:
虽然参加活动不多,但收获很多。过去我只喜欢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的涉猎很少,因为大家的力荐,我也更多地关注现代文学,获得滋养,得到提升。2
5.广泛阅读,认真写作,把生活过得丰富多彩的带月凌波老师:
“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不觉中,“友伴读书”已经走过一年的时光,共举行读书活动15期。一年里,书友们品读文学经典,交流读书心得,分享在阅读中获得的精神力量。我在各位书友身上学习他们优秀的品质,激励自己不断学习,丰富心灵世界,努力让平凡的生活不平庸。
6.喜欢研究美食,喜欢旅游,要在纷繁的时代里打捞起儿时阅读爱好的田芸老师: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退休后,我找到一个好的读书群体——“友伴读书”。感谢半间闲舍,让我在此品着茶、吃着小吃、读着书,思考人生如何才不虚度?杨绛先生说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我在书中找答案,获情感释放;和大家在一起,让我忘记年龄。人没有理由放弃对生活的追求,放弃读书。正如李建所说:“读书就像精神层面的一日三餐,人要吃饭,心灵也需要不断给予能量,给予滋润。”
7.致力于带领学生阅读的白雪鸽老师:
在学校,尽管每周只有一节阅读课,尽管课后再阅读的学生寥寥,我依然坚持带带领他们读《红楼梦》,教他们关注细节(如:《红楼梦》三十八回中众人吃螃蟹,作者这样写:“王熙凤剥完螃蟹后,手上有腥膻味,命小丫头们取‘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预备着洗手。”相同的细节出现在《世说新语》中,“王敦刚娶公主时错把塞鼻子的干枣,洗手的绿豆粉当食物吃掉……”这些细节让我们窥见古代贵族生活的奢侈,又启迪人思考)。到“友伴读书”和大家一起读书,我们读出升华,读出共鸣,读出生活……在课堂上读书很孤独;和大家在一起找到共鸣,自己并不孤独。
8.热爱电影和旅游的杨乐多老师:
在读书会听各位老师分享后,读书不再像过去一样乱,更有系统有性。我相对年轻,经历有限,各位书友丰富的经历和素养,让我学到更多。那些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答案都可在书中寻。我不再对生活的细枝末节斤斤计较,在书香中治愈生活中频频崩溃的自己。何以解忧,唯有读书,不断向优秀的人靠拢,让自己获得成长。
9.永不向生活低头,爱美好、爱生活、爱阅读的碧城老师:
读书可以是生活的一种调味,像喝杯咖啡或者是看个电视剧一样简单和轻松。但是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要挑战我们阅读的能力,去读一些更难的书。一年的读书会下来,我感觉到的阅读它不是一个纯粹的一种消遣,你不是纯粹打发时间的一种填补空虚,我可能希望最后阅读能够真正的培养我内心的一个德性。能够让我更加勇敢,更加正义,面对各种事情能够有一个强大的心脏,面对各种欲望来临的时候呢也能够更加的节制。当然面对人生中的是是非非呢也有一种更笃定的智慧。这是我觉得读书应该达到的一种目的,也是我的一种向往。读过的每一本书都是一种蓄力,帮我们以更好的姿态,应对生活的暴风骤雨。
10.对生活和学生倾注满腔热情,做事热气腾腾,永远精力充沛的笑野老师:
歌德在《浮士德》中写道:“你要批评指点四周的风景,你首先要爬上屋顶。”为了写读迟子建作品的评论,我看完了她所有的作品和评论,是她打开了我写作文学评论的大门。虽然准备的过程很辛苦,但成长也拔节有声。文学真的能在人的心中泛起涟漪,这些涟漪如清风,慰吾怀;文学也打开了我的眼界,诉诸笔端;文学让我们有更广阔的胸怀,让我有了“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便是重生”的底气;文学让我们将纷繁的人生过得万般惬意,自在欢喜。
80后的文学爱好者,妄图在阅读和写作中安顿自己的七岁小孩妈妈;当过18年中学语文老师,渴望在文字世界里找回遗失乐园的困顿者;闲暇之余写小文,记录生活的平凡人。谢谢你阅读,欢迎你关注。
“友伴读书”一周年举行的活动如下:
【佳片有约】:从《桃姐》《我爱你》,直面“”老之将至”的温暖与残酷——友伴读书第14次活动小记
话中华美食 聊人间烟火气——“友伴读书”第十三次读书活动小记
追寻三毛的远方 追忆我们的梦想——“友伴读书”第十二次读书活动小记
秋天的第一场读书会,栊翠庵的那一场茶事——“友伴读书”第十一次读书活动小记
人生是旷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阿勒泰”——记“友伴读书”第九次读书活动
岁月次第新 浅夏读《活着》 ——“友伴读书”第八次读活动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