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三毛的远方 追忆我们的梦想——“友伴读书”第十二次读书活动小记

文摘   2024-09-08 13:08   云南  


2024年9月7日,季节在不经意间侧了身,时已白露,又逢台风过境,路上人迹寥寥,雅致的新景益佳茶庄里却亮着暖暖的光,“友伴读书”在此举行第十二次读书活动。本次已活动的主题为:《三毛的远方,我们的梦想》,阅读分享阅读三毛作品的感悟。今晚主分享人:带月凌波。





柔柔的灯光下,书友们带来的几十本各个年代各个版本的三毛作品一字排开,60后、70后、80后,几代三毛粉以三毛文字为媒,讲述自己品读三毛作品、追寻三毛脚步、咂摸三毛故事的经历,那些鲜妍明媚、活泼可爱、充满侠气、烟火,浸着感伤的文字在茶室里流动,在分享人心间互通。




1

带月凌波:


从十七八岁到五十多岁一直读三毛的带月凌波首先分享开场文章《三毛的远方,我们的梦想》,之后向大家推荐三毛去世23年后出版的《你是我不及的梦》一书,并就首篇《撒哈拉之心》和尾篇《你是我不可及的梦》分享读后感(【读书札记】三毛遥不可及的梦),最后推荐三毛的译作《清泉的故事》《兰屿之歌》。从三毛众多的作品中探出头才发现流浪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生而为人,忠于自己便是成功;生活可以琐碎、平常,但用心就能让灵魂栖居。

(相关阅读:【读书札记】三毛的爱情真相【读书札记】荷西,三毛的诗与远方【读书札记】骑在纸背上的灵魂



接下来,书友们围绕主题作了交流发言





2

秦松汉柏:



三毛是我的偶像,大学毕业,我唱着《梦中的橄榄树》走进开远,当时举目无亲,兜里只有五块钱。三毛的作品《万水千山走遍》影响我选专业、择业。生活中我一直践行三毛的精神,我曾在野外露营,走出帐篷,看见满天星斗的震撼;也曾对着一溪月,一片原野,思索人生;也曾自驾带着家人去西藏,一路无数次想放弃,又在三毛精神的鼓舞下,战胜自我……多年过去,我最喜欢听的歌曲一直是《橄榄树》,在山水间行走,虽没走遍万水千山,但幸已走遍开远。1991年1月4日,三毛去世时,我曾写过《遥祭一束心香兼致我的困惑》的文章表达我的疑惑。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远方和橄榄树,读三毛,读的是她把世俗生活过成诗的智慧,人生天地间,日月星辰,古往今来,美好太多了,没时间去烦恼。




3

人生佳茗:



我给大家分享我在三毛去世二十五年之时创作的作品《为了梦中的橄榄树》。写此文时我还未退休,我是怀着反思的心情来写的此文。三毛是走在时代前面的人,她内心丰盈,特立独行,她灵魂自由,让无数人追随。我对她最终选择离去的理解就是生无可恋,爱人已逝,是她无法与现实世界和解,与自己和解。重温经典,不仅是怀旧和追忆梦想,更要温故而知新,读出新的感悟和启发。我们今天读三毛要辩证地来读,既要学她的勇敢,学她的自由,学她的智慧,也要学会与自己与和解、与世界言和。对烦恼学会翻篇,生命过于短暂,不要浪费时间去生气。




4

碧城:



心辽阔了,人生才辽阔,三毛的书为我们打开一个异域世界,一个崭新的世界,在一程山水、一程风景中不停地和自己相遇。中年后的我们喜欢的与其说是三毛,不如说是喜欢自己的青春年华,是对至纯至美的自由,至善至美的青春的精神填补,填补自己青春的缺憾和对现实生活的妥协。




5

惠风和畅:



    我是从广播中和三毛作品结缘的,三毛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靠的不是钱,是用一颗浸透人间的心、一颗热气腾腾的心,把日子过得摇曳生姿的智慧。生活可以是平凡的沙子,也可以是我们心之向往的撒哈拉。三毛在撒哈拉的生活同样面临经济拮据、和爱人聚少离多、没有边界感的邻居等一地鸡毛,这和我们芸芸众生是一样的。但三毛是智慧的,所以她能在漆黑的困境中瞥见烟火,在日常琐碎、乏味中咂摸出回甘,发现柴米油盐外的美好。就像沙子,可能会滚入鞋里咯脚,也可能是制造出无数快乐的撒哈拉沙漠,所以换个心态就是重新装扮生活,心顺了,生活也就顺了。




6

心语:


    我曾多次到访三毛故居,大家都以为流浪的三毛是台湾人、西班牙人、撒哈拉人,但三毛流浪的根在重庆,她在此出生,生活了5年,这里奠定了她走向世界的基础。三毛的赤子心、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的真诚、文字的温暖,她的自由洒脱……她身上值得我们学习探寻的东西在故居里都有所呈现。斯人已去,精神与故居同在,继续给后人智慧和启迪。

     为大家分享《搭车客》中的句子:“我在这条路上遇到的人和事,就跟每一个在街上走着的人举目所见的一样普通,说起来没什么特别的意义,也不值得记载下来,但是,佛说——‘修百世才能同舟,修千世才能共枕’——那一只只与我握过的手,那一朵朵与我交换过的粲然微笑,那一句平淡的对话,我如何能够像风吹拂过衣裙似的,把这些人淡淡地吹散,漠然地忘记?每一粒沙地里的石子,我尚且知道珍爱它,每一次日出和日落,我都舍不得忘怀,更何况,这一张活生生的脸孔,我又如何能在回忆里抹去他们。”





众书友侃侃而谈,意犹未尽。夜已深,茶庄的小姑娘脸上已有了倦意,为我们今天的聚会,她推迟了三个多小时打烊,向她致谢。

欢畅和蓉宝两位小朋友已探索完茶庄的每个角落,时间总是在快乐的时候流逝得最快,又到十二期活动结束时。

汪曾祺说,生活就是从花香浅草、三餐四季中,自酿出一杯欢喜,冲淡尘世的苦意;己心温暖,则世间温暖;己心明媚,则世界明媚。期待“友伴读书”下一次再自酿欢喜,再去文字里相逢,同频共振,纵马奔腾。




七岁小孩的妈妈,为生活奔忙的中年人,疲惫之余,写篇小文,记录鸡毛蒜皮,为烦闷的日子找个出口。谢谢你阅读,欢迎你关注。


友伴读书相关记录:

秋天的第一场读书会,栊翠庵的那一场茶事——“友伴读书”第十一次读书活动小记

救赎的力量何在?——记“友伴读书”第十次读书活动

人生是旷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阿勒泰”——记“友伴读书”第九次读书活动

岁月次第新  浅夏读《活着》        ——“友伴读书”第八次读活动小记

总有人间二两风  填我十万八千梦——友伴读书第七次活动小记

在经典中感受文学的魅力,在阅读中遇到更好的自己——友伴读书第六次读书活动小记

世界那么美,一起去看看  ——友伴读书第五次读书活动小记

生活别来无恙,也要见个面——“友伴读书”临时行动篇

冬日御寒方——“友伴读书”第四次读书活动小记

围炉煮茶好读书——友伴读书第三次读书分享活动

世界嘈杂  心中修篱——嘤嘤其鸣  求其友声

久困樊笼,常念相聚———嘤其鸣也 求其友声


惠风和畅我的畅
记录生活中的小确幸和生活中那些精神明亮的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