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报应信念表明一个人的行为和结果之间存在价值一致的因果关系,即坏(好)行为导致坏(好)结果。因果报应信念有两个基本原则,因果关系和轮回,前者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由于消费者普遍持有因果报应信念,当他们对先前的不当行为印象深刻时,不当行为与服务失败之间的价值一致性可能会导致他们使用因果报应信念来推断先前的不当行为导致了他们随后经历的负面服务。换句话说,消费者将其目前所经历的服务失败视为他们过去对另一家公司的不当行为的因果报应。此外,由于因果推理将自己先前的行为与面临的结果联系起来,消费者会更倾向于将后续服务失败的责任归咎于自己,从而减少对违规公司的负面评价。
因此,提出本文的两个假设:
H1:当消费者对先前某家公司的不当行为印象深刻时,他们对随后另一家公司的服务失败的评价会比不当行为印象不深时更加积极。
H2:假设1中提出的效应将依次被消费者的因果推断(consumers’ karmic causal inference)和自责(self-blame)所中介。
研究者共开展了8个实验来对上述假设进行验证。
研究1A:验证主效应(H1)
实验设计:
单因素组间设计(先前经历:有作弊机会组vs.控制组)。(1)被试完成广告语设计任务;(2)被试掷骰子决定所获报酬金额(1点=5港币);(3)被试在另一个卡顿系统上完成毫不相关的问卷;(4)被试对卡顿系统进行评价。
实验结果:
单因素组间设计(先前“心理行为”:不当行为组vs.控制组)。(1)被试完成先前“心理行为”操纵任务;(2)被试想象餐厅服务失败情景;(3)被试对餐厅进行评价。
相比于控制组,不当行为组的被试对产生服务失败的餐厅的评价更加积极。
实验结果:
先前经历(不当行为vs.控制)对餐厅评价的主效应显著。因果报应信念减弱(是vs.否)对餐厅评价的主效应不显著。先前经历和因果报应信念减弱的交互作用显著,当因果报应信念未被削弱时,不当行为组的被试对餐厅的评价高于控制组,然而,当因果报应信念削弱时,预测效应消失。
实验设计:
单因素组间设计(先前经历:不当行为组vs.控制组vs.负面经历组)。(1)被试想象先前经历;(2)被试想象与研究1C相同的餐厅服务失败情景;(3)被试对餐厅进行评价,报告其因果报应推断和自责程度。
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
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
2(正义动机:低vs.高)×2(先前经历:不当行为vs.控制)组间设计。(1)被试完成正义动机操纵任务;(2)被试对该事件的不公平程度进行评价;(3)被试想象先前经历;(4)被试想象与研究1C相同的餐厅服务失败情景;(5)被试对餐厅进行评价。
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
单因素组间设计(先前经历:不当行为组vs.控制组)。(1)被试想象先前经历;(2)被试想象与研究1C相同的餐厅服务失败情景;(3)被试对餐厅进行评价;(4)被试完成评价五幅画的无关任务;(5)被试完成因果报应信念量表、公平世界个人信念量表、公平世界普遍信念量表和一个无关量表。
实验结果:
第一,服务型公司尤其可以从强调消费者先前的不当行为和因果信念中受益。服务失败并不少见且往往不可避免。如果消费者在遇到服务失败时,因果信念就凸显出来,那么营销人员就很可能避免消费者的愤怒。例如,由于因果信念可以通过广告来强调(Kulow and Kramer 2016),可能经常出现服务失败的公司需要有效地使用这一策略。
第二,因果信念盛行国家的消费者可能对服务失败更宽容。这一见解将对营销人员如何决定管理不同地区的服务补救工作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