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想法的力量:激发学生在线学习参与热情的秘籍

文摘   科学   2024-04-01 10:59   天津  
每天几分钟 尽知营销事
本周好文
科普探索世界,营销连接心灵

引言 

近年来,高等教育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像Coursera这样的在线学习平台正蓬勃发展,2020全球在线学习平台收入接近2.5万亿美元。新冠疫情更是加速了在线学习平台的扩张。然而,在线学习平台面临着一个普遍的难题:学生参与度低。数据显示,只有不到5%的在线学生参与课程讨论不到10%的人真正完成课程。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度,成为在线学习平台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传统的面对面课堂中,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并分享有关他们的身份或想法的信息来吸引他们参与。但是,在线学习平台比面对面课程更大、更多样化且个性化程度更低。因此,这些策略在在线学习平台中的有效性尚不确定

为了探究提高在线学习参与度的方法,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 Unnati Narang 助理教授及其团队,将目光聚焦在“内容分享策略”上。他们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不同类型的内容分享例如分享与课程相关的想法或分享学生身份)是否会以及如何影响学生参与度?

研究团队将内容分享划分为想法分享和身份分享这两种类型,以探讨不同内容分享类型对学生参与度的影响。其中,想法分享指让学生提供有关课程主题的意见、观察或见解,身份分享指让学生指披露有关自己的信息例如姓名、年龄、出生地或职业

通过对18个月内超过12,000篇的文本帖子进行文本分析(研究1),并在美国一所大型大学流行的 Coursera 课程中对2,000多名学生进行现场实验(研究2)。研究发现,与分享身份相比,让学生分享与课程相关的想法会使他们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参与度,包括增加的视频观看量、测验完成率和总体表现。这种“想法优势”归因于分享想法相对于分享身份会使他们产生更高的深思熟虑程度。



1

实证研究



理论解释

深思熟虑(elaboration)学生发帖中包含的信息量(例如单词数、每个句子的单词数和语言复杂性)。先前的研究表明,在在线环境中,个人通常将身份相关内容的披露限制为有关个人姓名、年龄或出生地的陈述(Berman and Bruckman, 2001)。这些类型的陈述无需详细深思熟虑即可表达。与想法相关的内容(例如关于新概念的想法)的披露通常范围更广,本质上更复杂和更具分析性,这应该需要更多的深思熟虑。因此,分享与想法(相对身份)相关的内容,需要学生进行更详细的深思熟虑,他们会与课程相关主题建立更深入的联系,参与度和课程表现更佳

此外,分享内容的效果因不同类型的学生而异:1)使用语言:分享想法(与身份相关)需要更多的深思熟虑,需要对课程所用语言有更高的熟悉度和舒适度。因此,更熟悉和适应课程语言(即英语)的学生可能进行更多的深思熟虑并表现出更高的参与度2)在线学习经验:作者推测,一方面,具有在线学习经验的学生更擅长浏览在线平台,可能可以更轻松地参与想法分享,参与程度更高。另一方面,缺乏在线学习经验的学生,由于体验的新颖性,可能会表现出更大程度的热情,可能更愿意参与更多的深思熟虑,这应该会增强他们对课程的参与度

研究介绍
  • 研究 1:文本分析
目的:初步验证不同类型的内容分享对学生参与度的影响和深思熟悉这一潜在机制。

数据分析了 Coursera 平台上一个热门数字营销课程的讨论论坛数据,涵盖18个月内超过12,000篇帖子。

方法:(1)结合概率主题模型 (LDA) 和基于词典的方法 (LIWC) 来识别和量化想法分享和身份分享。2)使用人工编码和在线验证研究验证了LDA模型提取内容类型的有效性。(3)通过OLS初步测验了课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与内容分享类型(想法 vs. 身份)之间的关系

结果:(1)想法相关内容具有更高的句子长度、认知词使用量等;与身份相关的内容,具有更多的真实性、代词等,初步验证了深思熟悉这一潜在机制。(2)相对于分享身份,分享想法导致视频观看量增加15%,测验完成量增加24%,课程表现增加11%。初步支持了与分享身份相比,分享想法与更高程度的参与相关这一研究假设。

 
  • 研究 2:现场实验

目的:通过随机现场实验调查了不同类型的内容分享对学生参与度的影响,验证潜在机制,以及研究结果在不同类型的学生之间的差异程度。

参与者在同一门数字营销课程中进行,招募了2,122名付费学生参与。

实验设计将学生随机分配到三个组别,让他们在课程开始时会看到一段30秒的不同视频提示:(1)想法分享组鼓励学生分享与课程相关的想法。2)身份分享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介绍。3)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

方法:随机鼓励设计。参与者被随机邀请参与不同类型行为,但是否遵从邀请由参与者自行决定。其中,29% 处于身份分享条件的学生和 24% 处于想法分享条件的学生遵从要求发表了内容

验证测试:(1)随机性验证:比较了学生的人口统计信息和过去45天行为数据,在三种条件下均无显著差异,说明随机化成功。(2)内容类型测试:通过LDA和LIWC分析了不同条件下遵从提示的学生发布内容是否与研究1结果一致。

数据分析:由于只有一小部分参与者遵守了我们要求的行为,因此,为实验提供了两组分析:(1)比较各组学生的结果:代表了提示的意向处理 (ITT) 效果,而不是实际发布行为的处理效果。(2)仅比较遵从提示的学生:通过分析他们实际发布的文本内容来测验遵守者的结果以及可能的潜在机制。(3)比较未遵守提示和遵守提示分享内容的学生。

结果:(1)ITT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想法分享导致视频观看增加31%,测验完成增加30%,身份分享提示对参与度指标无显著影响,两种内容分享均未显著影响课程表现。(2)遵从者效果:相比于不遵从者,对想法分享提示做出回应的学生在视频观看、测验完成和课程表现方面均显示出显著的正效应。(3)未遵从者效果:对于未遵守提示的学生,想法提示对视频观看有积极影响,但对测验完成或课程表现没有影响。这一结果表明,尽管效果主要由实际参与内容分享的学生驱动,但只是暴露于提示内容也能产生一定价值。

潜在机制探究:直接比较帖子内容长度和使用LIWC分析学生文本发布的相关语言特征,结果显示,与分享身份的学生相比,分享想法的学生发布更详细(即更长)的回复,更复杂,反映了更多分析式思维,更具认知性,说明分享想法的学生表现出明显更高的深思熟虑性。

学生之间效果的异质性:使用OLS回归检验学生所用语言和在线学习经验对“想法优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分享想法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显著,相对于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对于没有在线学习经验的学生,分享想法的影响更为显著。

稳健性检验和额外分析:(1)使用Focused Concept Miner (FCM)算法对研究1和研究2的LDA文本分析分别进行稳健性检验。(2)使用适用于计数数据的泊松模型重新估计研究1和研究2的回归模型。(3)研究 1和研究 2中的大多数帖子都发生在课程的第一周,使用课程所有四个星期的想法分享的结果来检查结果随时间推移的稳健性。三种方法均验证了先前结果的稳健性。












2

实践启示


这项研究为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研究发现,鼓励学生分享想法是提高在线学习参与度的有效方式,可通过简单的视频提示来实现。30秒的分享想法的提示可以导致每门课程超过10.38分钟的参与,这可能对在线教育产品的营销和财务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平台可以设计相关功能和机制,例如设置分享想法的讨论区、提供分享想法的引导和奖励等。其次,还要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语言背景和学习经验的学生,平台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分享想法。

总而言之,这项研究表明,分享想法是提升在线学习参与度的有力工具。通过鼓励学生分享想法,在线学习平台可以打造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文章来源及解析作者  













  

Narang, U., Yadav, M. S., & Rindfleisch, A. (2022). The “idea advantage”: How content sharing strategies impact engagement in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59(1), 61-78.


解析文献作者:雷蜀豫,南开大学商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文字编辑、排版:覃玉欢,南开大学商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关注我们·更多精彩



栀子花营销沙龙
本学术沙龙是由南开大学杜建刚教授和任星耀教授于2013年成立,随后天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多名教师加入,每周共同精读和研讨最新的营销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