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中国人才》记者 陈晓伟
嘉宾:
● 重庆市南岸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杨继成
● 浙江省嘉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滕鸣娅
● 贵州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副处长 冉俊敏
背景
用好『人才日』 做好人才工作『大文章』
近年来,各地纷纷通过设立“人才日”的方式增强人才荣誉感、归属感,礼敬人才。2017年深圳市颁布《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将每年11月1日设定为“深圳人才日”,这是我国首个以立法形式设立的“人才日”。
随后,贵州、杭州、南京、济南等省市纷纷设立“人才日”,并围绕“人才日”开展一系列人才活动,颁布实施人才政策,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经过多年发展,“人才日”在彰显城市对人才尊重,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氛围发挥了作用,围绕“人才日”举办活动的运作机制也更成熟,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各有特色,精彩纷呈。
贵州省“人才日”,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会专门发布《致广大人才的一封信》,向广大人才释放贵州识才爱才的诚意;联动举办贵州人才博览会,开展系列活动,更好吸引集聚人才。
南京市则把“南京人才日”和青年人才嘉年华活动一起举办,侧重针对青年人才群体开展一系列活动;“宁波人才日”则创新机制,按照“主场活动+专场活动+子活动”的模式,通过市县联动、部门协同举办一系列育才、聚才、励才、用才、铸才、爱才的活动,形成联动效应,实现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重庆市南岸区、重庆经开区举办“江南菁英”人才日,打出了让“人才站C位,菁英领未来”的闪亮口号,同时南岸区以“江南菁英”品牌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成了西部首个人力资本服务产业园,全区集聚软信人才超过4万名。
“人才日”这个载体在引聚人才、提升城市人才品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人才日”越来越多,各地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如何避免同质化,办出特色?如何创新形式、创新机制,让“人才日”在引聚人才、增加城市对人才吸引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如何让活动更深更实,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成为当地人才工作的闪亮名片?本期《话题讨论》栏目展开讨论。
(本刊记者陈晓伟综合整理)
观点
◎冉俊敏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
近年来,贵州实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实现“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大力推进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设立贵州“人才日”礼敬人才,以省之名、以节之礼向广大人才致敬,吸引越来越多优秀人才一路“黔”行。2023年以来,全省共引进75名领军及以上层次人才、108名拔尖人才、254名优秀青年人才、770名创业人才、4名技能大师、30名优秀技能人才,引才数量质量均实现大幅提升。
高位推动释放求才信号。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连续四年在“人才日”向省内外人才发出《致广大人才朋友的一封信》,诚挚邀请、热忱欢迎各方英才选择贵州、融入贵州、扎根贵州、圆梦贵州。今年的“人才日”,省委主要领导为第二届“贵州杰出人才奖”获得者颁奖并宣布“人才日”暨人博会开幕,省政府主要领导为开幕式致辞,多名省领导出席系列活动,充分彰显贵州求贤若渴、广纳英才的鲜明态度和奋力推进人才汇聚的坚定决心。
省地联动构建敬才雁阵。在“人才日”主体活动上,开展第二届“贵州杰出人才奖”表彰和“创业人才奖”奖励,举行百千万引进人才(团队)代表签约仪式,策划举办人才主旨演讲和系列专题研讨会,邀请众多省外资深专家现场交流,为贵州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在省级示范带动下,9个市(州)和多个省级部门、单位相互联动,举办一系列育才、聚才、励才、用才、爱才的活动,初步形成全省联动、全域覆盖、各具特色的礼敬人才活动雁阵。
发展驱动集聚各类人才。围绕做强“六大产业基地”“富矿精开”等重点产业,持续发布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每年4月至12月,陆续组织实施“1+9”高校毕业生省地联聘引才、事业单位“绿色通道”引才、省校合作赴外引才、领导专家“以才引才”、直播带岗、每天“职等你来”等系列招聘活动,持续吸引广大人才来黔(留黔)创新创业。
设立“人才日”初衷是增强人才荣誉感、归属感,营造良好的人才氛围、构建开放的引才环境,在持续探索拓展中,又被赋予更多新的使命。下一步关键是要将“人才日”作为人才工作内外联动、左右互通的重要抓手,将人才政治引领、联系服务和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人才工作串联其中,形成特色、打造品牌、发挥作用。
要结合实际打造人才品牌。“人才日”活动不能一拥而上、千城一面,更不能比拼财力,搞“面子式”“内卷式”竞争,一味追求“高大上”。要坚持好的经验做法,将“人才日”活动与地方原有的优势活动整体包装、统一打造,在活动硬件等“面子工程”上做减法,在活动内容等“里子工程”上做加法,力争打造出几项具有知名度、影响力、代表性的“人才日”活动,提升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吸附力。
创新举措覆盖更多人才。“人才日”是人才的专属节日,要注重兼顾各年龄、各领域、各层次人才参与感,发挥好行业主管部门、市县各自优势,探索开展举办青年人才说、专家地方行、赠送“人才日”专属大礼包、赠送景区景点门票、开通地铁人才专列和公交人才专线等系列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才氛围,提升人才参与感、获得感、荣誉感。
要注重实效实绩助推发展。要将举办活动与推动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看热闹”与“看门道”的关系,既要“叫好”又要“叫座”。围绕健全完善“政产学研金”协同机制,在“人才日”期间开展科技人才政策宣介、人才研讨会、发布重大科研项目“榜单”、人才项目签约、举办创新创业赛会活动、创新创业人才路演、编制“蓄水池”引才等一系列“小而精”的活动,打通供需对接、金融支撑、要素赋能的痛点堵点,为发现人才、引育人才、使用人才提供平台、创造条件,打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组合拳”。
观点
人才日”如何成为人才工作新招牌
◎杨继成
重庆市南岸区、重庆经开区举办的“江南菁英”人才日活动
观点
礼遇人才是城市最可贵的品质
◎滕鸣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