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史话】18世纪的法国:迎来法兰西科学时代

职场   2024-08-15 10:56   福建  

编者按

16世纪以来,全球先后形成5个科学和人才中心,分别是16世纪的意大利、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德国和20世纪的美国。本刊“人才史话”栏目将推出系列文章,探究历史上世界科学和人才中心形成背后的奥秘。



18世纪的法国:迎来法兰西科学时代


王绍超


14世纪以来,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令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之后的数百年中,欧洲多国交替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其中十八世纪时的法国在科学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这一时期当之无愧的世界科学中心。17-18世纪,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文化运动席卷欧洲,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法国成为这场运动的中心,带领欧洲人们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和黑暗,孕育出卢梭、伏尔泰、拉瓦锡、拉格朗日等一批照亮人类科学与文明史的哲学、科学之星,确立了法国在欧洲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法国能够成为世界第三个科学和人才中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涉及思想启蒙、政治变革、生产关系变革、教育体系变革、研究方式变革等多个方面,不仅促使当时的法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也使其至今仍在全球科学发展进程中位居领先地位。


思想启蒙为科学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曾将启蒙运动评价为“让光明照亮人类思想的黑暗角落”“驱除无知和迷信的运动”。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在发展中总是相辅相成,如影随形。一个国家若要成为世界科学中心,首先要成为思想解放的中心,只有营造开放、自由、包容的科学文化氛围,才能够突破陈腐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在科学领域实现突破性变革。


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发生在欧洲思想界的一场深刻变革,其主张个体权利与自由思想,反对迷信和专制,并有力推动了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以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巨匠高举科学和民主旗帜,通过削弱宗教势力、反对封建迷信等方式为自由思想和科学活动争取了生存空间,使得法国逐步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为人类思想解放与科学进步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在法国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的思想家们是一面引人注目的旗帜。“百科全书派”的创立者狄德罗,他从1751年起召集了来自哲学、军事、科学、医学等多个领域的大学问家,历时30余年编撰了对整个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艺术和工业百科全书》,带给人们掌握理性知识及思考的方式方法,使人们逐步懂得凭借理性来判断事物并反抗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这部著作被后世赞誉为“众书之书”。恩格斯这样评价狄德罗:“如果说有谁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而献出了整个生命,那么,狄德罗就是这样的人。”不仅如此,这一时期还有一系列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经典著作相继问世,如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伏尔泰的《哲学辞典》、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这些著作对启蒙运动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政治变革为科学活动注入新动能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多领域的发展方向和规模,能够促进一个国家科学中心的形成与转移。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政治影响了科学,法国革命对科学进步强有力的促进就是一个佐证”。


公元1799年,拿破仑·波拿巴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的第一执政。他不仅是一名卓越的军事家,对科学和文化也极为热爱和关注。他时常与法国的科学家们探讨科学问题,28岁时还荣获了法兰西学术院院士,他深谙科学对一个国家兴衰的重要影响。执政期间,拿破仑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政令以推动经济和社会改革,并任命一批科学家与经济学家担任革命政府的高级官员,让广大科学家的才能充分施展。他还号令重新组建了皇家科学院,新建一批专业化的职业学校,推动加斯帕尔·蒙日、拉格朗日等一众顶尖科学家走上讲台。


大革命彰显了科学家在革命中的关键推动作用,使科学成为一门专门职业,极大推动了法国成为世界科学和人才中心的进程,并给欧洲其他国家的当权者和百姓带来启示与鼓舞。


教育变革厚植了人才发展土壤


从世界科学中心的历史演变规律看,教育繁荣是推动形成世界科学中心的前提条件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18世纪前的法国,国民教育由教会组织主导,被贵族阶层垄断,具备极为浓厚的宗教色彩。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并非传授文明发展所需的科学知识,也非培养科学素养,而是让宗教神权得以巩固。拿破仑对教育体系进行了一系列重要变革,建立了集中统一的领导体制,其重要指导思想就是“要求教育为国家服务”。这一时期,法国颠覆了以神学为主的传统教育制度,广泛涉猎数学、物理学等科学类课程,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民众的科学素养和文化水平,并将教育从教会体系中渐渐剥离出来,逐步建立起覆盖小学、中学、各类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这一时期还涌现了卢梭、孔狄亚克、 爱尔维修等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家,营造了“人人都可接受教育”的社会氛围。


大革命期间形成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对法国教育界产生深远的影响。1882年法国颁布《费里法案》,确立了国民教育义务、免费、世俗性的3条原则,废除了教会对学校监督的特权,更大范围保障了儿童受教育的权利。这些都为法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打造了培育未来顶尖科学家的摇篮。


数学推动法国成为科学领域最闪亮的新星


数学是万物科学的基础,是开展各项科学试验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爱因斯坦曾言:“纯粹数学,就其本质而言,是逻辑思想的诗篇。”数个世纪以来,法国的数学始终保持着长盛不衰,笛卡尔、拉格朗日、傅里叶、拉普拉斯、柯西等一众闻名遐迩的数学大师都诞生于法国,他们在微积分、解析几何、概率论、数论等关键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法国的科学发展尤其是数学基础学科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一个重要人物——马林·梅森。梅森是17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数学家,广为人知的“梅森素数”就得名于他。梅森精通多国语言,富有才华和个人魅力,他通过定期在自己的寓所举办“科学沙龙”以及同欧洲科学家们进行书信往来,与科学家们共同探讨各类科学问题,交流发明成果,与笛卡尔、费马、托里拆利、帕斯卡和惠更斯等欧洲多国的卓越科学家建立了密切联系。彼时的欧洲,尚未形成官方的科研机构和学术刊物,国际学术交流也较大程度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梅森本人在科学上的成就与同期的大科学家们无法相比,但他的重要贡献在于为欧洲众多数学家和科学家们提供了交流平台和桥梁纽带,他的寓所也被学界誉为“梅森学院”,一个“有定期学术刊物之前的科学信息交换站”。法国数学一切的起因,都开始于17世纪中叶修道院里的这个寓所,而梅森也成为当时欧洲科学界的一个中心人物。科学的繁荣需要科学家,同时也需要能够集聚众多科学家的人。


法国数学和科学的发展成就与当政者的重视与扶植是密不可分的,期间有两位君主对法国数学的崛起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公元1666年,在国王路易十四的主持下,法国首相J·B·科尔贝尔在“梅森学院”的基础上大力延揽各国优秀科学家,创建了闻名世界的巴黎皇家科学院,为科学家们提供大量资助,有力保障了科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并由荷兰著名物理学家、数学家惠更斯担任首任院长。大革命时期,基于军事斗争和资产阶级工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数学及数学家在法国的地位显著提升。拿破仑指出“数学的进步与完善同国家繁荣有直接的关系”。他在军校学习期间就十分痴迷数学,炮兵出身的他,在测算火炮射程和兵法等方面展现出非凡的数学天赋。他还曾认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做自己的老师,并在1806年将其封为伯爵。当时的法国,无论是当权者亦或平民百姓,都将数学视为一件极为崇高的事情。时至今日,法国在数学领域的领先地位依旧在延续,在享有数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获得者中,法国数学家数量仅次于美国,牢牢占据着一席之地。


从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要跃升


启蒙运动使“理性至上”的思维方式深入人心,并逐步渗透到科学活动当中,科学体系逐步由经验科学向理论科学变革发展,各学科领域科研范式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从经验思维到理论思维的重要转变。


启蒙运动让众多科学家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更敢于、善于“破坏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进行的金属煅烧实验。他借助实验天平,以定量实验的方式测量发现:磷燃烧所生成物质的质量大于燃烧前的质量,进而猜测有空气中的气体参与了燃烧反应,并最终确认该气体为空气中的氧气。拉瓦锡凭借定量实验和敢于质疑权威的勇气一举推翻了曾在学界风靡一时的“燃素说”,提出了对化学反应理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氧化学说(即燃烧的本质是物体与氧的化合)。


法国著名天文学家拉普拉斯的《天体力学》和《宇宙系统论》,物理学家达朗贝尔的伟大著作《动力学》,生物学家布丰的代表性著作《自然史》,这些来自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耳熟能详的科学家和一系列开启新纪元的科技成果均诞生于这一时期。


法国世界科学与人才中心地位的衰落


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封建君主专制,为法国兴起和推动工业革命、确立资产阶级政权奠定了重要思想和物质基础。但随着法兰西对外侵略和扩张以及多次同反法同盟展开战役,给法国社会秩序带来了沉重打击,拿破仑帝国开始由盛转衰,随之而来的社会动荡和政局的不稳也严重影响了法国科技的发展。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时期形成的科研体系受到严重冲击,法国的实验技术与装备也逐渐落后于一些欧洲国家,法国世界科学和人才中心的地位逐步衰退,并最终东移至德国。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世界科学和人才的中心也不会永驻在一个国家。思想启蒙、政权更迭、教育创新、基础理论水平与科研范式的变革,都对一个国家世界科学和人才中心的地位带来无限机遇与挑战。


随着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世界科学中心呈现出多极化趋势,并突出表现为从欧美国家向亚洲国家扩散。当前,我国应把握机遇,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党的领导和制度优势转化为建设科技强国的强大动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建一流教育体系、倡导科学思维方式、大力发展基础研究,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将实现科技事业的腾飞,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民族之林、科技之巅。


(作者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


往期推荐

16世纪的意大利:近代科学缘何从这里兴起

17世纪的英国:涌现科学群星



来源:《中国人才》杂志2024年第7期



福建人才工作
人才政策宣传、高端人才对接、人才活动组织等各项人才活动的开展。 福建省“海纳百川”人才网:http://fjhnbc.hxrc.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