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影重铸:中国武术短兵的现代化路径和策略研究(上)
文摘
体育
2024-11-15 10:00
广东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了武术短兵的竞赛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研究发现,武术短兵面临诸如定位模糊、政策支持不足和竞赛设计不完善等挑战。为促进其健康发展,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包括加强文献研究与文化传承、优化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竞赛体系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同时,强调在其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武术短兵的民族特性,促进其与现代教育体系的融合,以推动中国文化自信和价值观的建立。
关键词:武术短兵;文化传承;短兵竞赛;发展路径
刀光剑影,百年传承。中国武术短兵诞生于20世 纪30年代,作为中华民族尚武精神和强健体魄的象征,历经兴衰沉浮,于21世纪迎来复兴的曙光。从民间武艺到竞技赛场,短兵运动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展现出勃勃生机。然而,其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仍面临着定位模糊、体系不完善等诸多挑战。为助力短兵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该文聚焦于2009—2023年间中国短兵竞赛的发展历程,以77场全国性赛事的相关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其现状与趋势,并探讨其现代化路径与发展策略。通过对竞赛规则、器材使用、技术需求、场地条件等关键要素的比较研究,该文旨在为短兵运动的传承与创新提供理论参考,助力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焕发新的活力。经过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该文对2009—2023年的短兵竞赛发展状况有了详尽地理解。(1)在过去十余年中,全国范围共进行了77场武术短兵竞赛。其中,由官方体育单位主办的比赛51次,包括18次国家级比赛和33次省级比赛。教育单位比赛10次,剩下的16次民间组织自主举办,详见表1。(2)从地理位置上分析,短兵竞赛活动广泛分布在全国21个省。以广东省举办的比赛次数最多,共有11次,其次是甘肃省10次、山东省9次,湖北、河北、香港、江西、澳门、湖南、四川、吉林、北京、香港、青海、贵州、新疆等地也各自举办了不同数量的比赛,详见图
1。图1 2009—2023年各地区的短兵赛事举办次数(3)从比赛规模上分析,人数最多的是2022年,国家武术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武管中心”)举办的全国首届武术兵道(短兵)锦标赛参赛人数有525名。相比之下,人数最少的比赛是2011年,华南师范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同办的首届粤澳高校短兵交流赛只有8名参赛运动员。(4)从参赛人员信息上分析,体育单位主办的比赛主要吸引了注册会员单位;教育单位比赛则主要来自各大高校的单位和学生;而民间组织自主举办比赛,则主要吸引了社会上的业余爱好者参与。综上,2009—2023年,武术短兵运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赛事数量、举办地区和参与人数均呈现显著增长,短兵之风席卷全国。然而,繁荣景象背后,仍潜藏着诸多问题。地域发展不平衡、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日益制约着短兵运动的整体水平提升。同时,短兵运动在社会认知度、竞技水平和产业化发展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现代化之路并非坦途,如何平衡“文化传承”与“竞技体育”的双重定位,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竞赛体系和技术规范,如何借助科技力量推动发展,这些都是短兵运动亟待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该文将深入剖析短兵竞赛过去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以期探寻其现代化转型的路径与策略。2008年北京奥运会,竞技武术套路申奥的失利,促使中国武术界开始反思发展路径,寻求新的突破口。在此背景下,沉寂多年的短兵运动重新受到关注,成为武术改革与创新的试验田。2009年至2014年间,全国各地举办了11场“实验性”短兵比赛,相关管理部门积极探索竞赛规则、技术体系和器材设备的标准化,为短兵运动的复兴奠定了基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于2009年在佛山举办的“首届全国长短兵观摩交流赛”,以及2014年将短兵纳入“第一届全国武术运动大会”,都标志着短兵运动正式步入复兴之路。然而,复兴之路并非平路。短兵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社会认知度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制约着项目的健康发展。如何借鉴“调赛”的经验,进一步完善竞赛体系和技术规范,如何提升教练员和裁判员的专业水平,如何扩大短兵运动的社会影响力,这些都是短兵运动在复兴阶段亟待解决的课题。随着“实验性”比赛的经验积累和相关政策的推动,短兵运动在2015年至2018年间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全国范围内举办的短兵赛事数量成倍增长,竞赛体系逐步完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也逐渐扩大。2016年举办的“首届全国武术短兵比赛”标志着短兵运动正式被纳入官方体育部门,成为一项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竞技体育项目。与此同时,民间组织在短兵运动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他们积极举办赛事、培养人才、推广普及短兵文化,为短兵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竞赛规则不统一、人才培养滞后、商业化不足等,这些问题制约着短兵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平衡竞技化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如何整合官方和民间力量,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传承模式,这些都是短兵运动在初步发展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2019年至2023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武术短兵运动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国共举办了35场武术短兵竞赛。赛事数量持续增长,赛事组织水平、运动员竞技水平、规则体系完善程度、科技应用水平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升。短兵运动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也得到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武术短兵首次被纳入“中国大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标志着短兵运动正式进入教育系统,为培养青少年武术人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短兵运动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武术管理中心、专业协会、教育部门和民间团体纷纷参与其中,推动短兵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但该如何进一步提升短兵运动的竞技水平和文化内涵,如何构建更加完善的竞赛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如何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仍然是其在提升阶段亟待解决的课题。然而,在繁荣景象背后,却呈现出规则纷繁、标准不一的局面。如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同协会和个人对于短兵竞赛的理解存在着显著差异,体现在竞赛规则、评判准则、赛事装备和分级体系等各个方面。这种差异性犹如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短兵运动的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竞赛标准不统一、技术体系混乱等问题,制约着短兵运动的整体水平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下文将深入探究这些差异,尝试解读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因素和现实困境,为短兵运动的规范化发展提供思路。在十余年的发展历程里,全国范围内的短兵运动竞赛采用了多种不同的竞赛规则版本,其中较为突出的有:(1)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于2015年颁布了《全国武术短兵竞赛规则》,2016曾进行过改订;(2)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于2019年颁布了《大学生武术长短兵竞赛规则》;(3)武术运动管理中心2022年重新颁布的《全国武术兵道(短兵)竞赛规则》;(4)在2017年民间体育组织健公书院颁布的《中国短兵竞赛规则》。这些“规则”具有各自独特的侧重点和差异性,详见表2。各版本的《规则》对于“禁击”“得分”部位的定义存在差异。以武管中心《全国武术短兵竞赛规则(2015版)》为例。(2015版)的禁击部位有“后脑、颈部、裆部”3个部位;有效得分部位是除禁击部位外的“全身任何部位”。其他版本的《规则》也基本沿用了这一规定。而“过于宽泛”的击打部位,在山东省的短兵比赛中出现了两例头部受重伤的情况,导致赛事方在第二个单元比赛中不准运动员击打头部进行得分。往后的《规则》虽然细化了击打部分,但在具体部位的定义上又存在差异,特别是“膝关节、手腕关节、踝关节”等人体薄弱位置上的处理,见表3。在得分判定方面,不同的《规则》分别采取了“得分即停”的一剑制和“得分不喊停”的多剑制,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评分方式。前者击中得分即暂停,判定相对清晰,唯一的短板是运动员比分胶着时,暂停次数显得过多;后者则以连击方式进行对抗,场上除了“出界、掉兵”等特殊情况出现,裁判一般不会叫停比赛。运动员的得分条件是:①击中对方的可得分部位时;②击中对方时产生明显的响声或位移。然而,多数比赛采用人工主导的判分方式容易受到主观和环境干扰,导致在“高强度和快节奏”的比赛中十分容易出现漏判和错判的情况。在比赛场地的规格、形状,以及比赛器材的规定上,各版本的《规则》也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包括“场地的大小和形状,短板器材的长度、重量和配重,以及短板护具的设计和材质”等各个方面。蔡中指出:“虽然短兵的形制基本相同,但市场上供习练者使用的短兵器存在长短不一、粗细不一、重量不一、护手盘不一等问题,场地和护具都存在上述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短兵的稳定发展”。各版本的《规则》有不同的竞赛级别和分组方式。一些规则根据参赛者的年龄和经验设立了不同的组别,这些组别可能按照“年龄、性别、技术级别”或者其他因素进行划分。另一些规则可能根据参赛者的短兵(单手、双手)类别或者比赛方式(短兵套路、短兵竞技)进行分组,这将有助于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参赛者之间的竞争激烈。人数较少时,短兵比赛组别和级别的设置显得不合理,过多的级别虽然增加赛事的奖牌数量,但降低了竞赛的激烈程度,一些小组别人数跨体重合并后也寥寥无几。回顾2009年至2023年间中国短兵竞赛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正逐步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竞赛规则体系日趋完善,技术标准逐步建立,科技手段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短兵运动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例如对短兵文化的理解不足、对竞技体育规律把握不够、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这些问题导致短兵运动在发展方向、技术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出现反复和摇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现代化转型进程。如近年来“兵道(短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短兵运动发展方向的重新思考,但也引发了新的争议和挑战。如何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构建具有现代竞技体育精神的短兵运动体系?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竞技与文化、普及与提高之间的关系?如何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些都是短兵运动未来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短兵运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首要挑战是项目定位的模糊性,这源于其独特的文化属性和发展背景,同时也体现了其文化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困境。一方面,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短兵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如同布迪厄所言,其蕴含的知识体系、技术风格和价值观念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本”,其发展应遵循文化传承的规律,注重对传统技术和价值观的继承与弘扬。另一方面,短兵运动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影响,追求竞技水平的提高和商业价值的实现。这种“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之间的转化,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地积累和运作。与日本剑道相比,短兵运动在文化资本的积累和转化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剑道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将传统武术精神与现代竞技体育规则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体系和竞赛模式,并通过教育体系和国际推广,成功地将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参与。而短兵运动在发展初期,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和规范的竞赛体系,导致其文化资本的积累较为分散,难以形成合力,也制约了其商业化运作和国际推广。研究指出商业化中国武术的赛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高开低走,趋于失败”,都成了速生速灭的泡沫。目前,有关武术短兵项目商业化的探讨不绝于耳,但实际上这一项目的成熟度与社会认可度,还不足以为项目竞赛提供足够商业价值,在不平衡的利益取向下,导致其竞赛发展中出现技术的低水平表现,甚至争勇斗狠的低俗内容。因此,短兵运动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借鉴剑道等其他成熟体系的成功经验,深入挖掘自身文化内涵,构建科学合理的竞赛体系,并积极探索商业化运作模式,从而实现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有效转化,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短兵运动发展面临的另一重要挑战是政策支持体系的缺失,这制约了其发展的规范化和可持续性。尽管国家对传统文化复兴的政策导向为短兵运动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但在具体政策制定和执行层面,仍存在诸多不足。首先,短兵运动相关政策的制定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导致各地方政府对短兵项目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其次,以武术管理中心为代表的政策制定主体,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缺乏对短兵运动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的深入了解,导致政策内容与实际情况脱节,难以有效落地执行。此外,相关部门领导人的任期更迭,无法保证相关政策的延续,是致使短兵发展整体滞后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不知何时开始,国武中心就形成了新任领导上任后习惯性推翻前任领导决策的做法,且多数时间,主要领导均为无武术业务与技术经验的干部担任。而每届不同任期主管又对短兵的认识、所处的位置和制定的发展方向存在一定差异,从而导致短兵不能延续自身形成的传统和规律,一直稳定发展下去。从公共政策理论的角度来看,一项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其目标的明确性、内容的科学性、执行的力度和评估的完善性。短兵运动发展政策的缺失或不足,反映了体育管理部门对该项目发展规律的认识不足,以及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体育政策发展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在体育项目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引导和支持角色,通过制定发展规划、提供资金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培养专业人才等措施,为体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因此,要推动短兵运动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规划,并建立健全政策执行和评估机制,为短兵运动的普及和提高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短兵运动的竞赛模式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这主要体现在规则体系、技术设计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短兵在设计最初选择了“得分即停”的竞赛模式,类似于击剑、剑道等。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一直存在技术动作单一,缺乏变化和观赏性的问题,难以体现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特点和文化内涵。尽管出现过诸如“地躺式”“反把式”等非主流思路,但始终无法解决短兵技术应具有中国质感的问题。近些年的实践中,官办竞赛选择了“得分不停”的思路。之所以选择“得分不停”规则的原因,无外是为了增加比赛的激烈程度和观赏性,更多地鼓励主动进攻。如此规则下,比赛节奏更快,攻防转换更加频繁,运动员需要不断进攻和防守,能够更好地展现短兵运动的对抗性和观赏性。但是“得分即停”和“得分不停”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技术思路。从训练学的角度来看,前者符合Fitts和Posne的三阶段运动技能学习模型,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而后者更接近Bernstein的多自由度理论,强调动作的变异性和适应性。从中国武术刀剑技术的历史发展特征来看,中国人更擅长以巧取胜,以准取胜;而从项目的结构特征来看,武术短兵可能更应被分类为技巧主导性而非体能主导性运动,因此,三阶段运动技能学习的思路无疑更为适合。不但如此,“得分不停”模式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忽视了技术积累的重要性。由于比赛节奏过快,运动员往往来不及思考和调整技术动作,容易形成“乱打”的局面,不利于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精细化。同时,战术运用的空间也因此大大受限。运动员难以进行复杂的战术配合和策略变化,比赛容易陷入单调的攻防模式。这与中国武术自古以来“控拳而斗”的基本思路大相径庭。而最重要的是,安全风险随之增加。更加激烈的攻防意味着更易造成意外伤害,相应安全防护的要求也必然水涨船高。而从运动技能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需要经历认知、联结和自动化三个阶段。在认知阶段,运动员需要理解技术动作的原理和要领;在联结阶段,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将技术动作与战术意图相结合;在自动化阶段,技术动作能够自动执行,无需过多思考和控制。“得分不停”规则下,过快的比赛节奏和激烈的对抗,不利于技术动作的学习和巩固,容易停留在认知阶段或联结阶段,难以达到自动化阶段,从而影响其技术水平的提升。就有研究指出“连击赛制背离了武术短兵作为高雅技艺的概念”。连打不停的得分方式在实际比赛中导致运动员之间出现了争斗激烈的“互殴式抢分打斗”。过快的动作节奏带来了裁判难度的陡升,与对评判结果的争议。近年来,部分赛事尝试引入电子器材和护具来辅助裁判评判,但技术尚不成熟,存在着得分点分布不合理、接触不良、外形怪异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一个项目的竞赛规则和技术体系都需要经历长期的发展和完善,才能形成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例如击剑运动强调速度、灵敏和战术变化,而剑道则注重力量、气势和精神修养。短兵运动的发展也应遵循这一规律,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借鉴其他成熟竞技体育项目的经验,逐步完善竞赛规则和技术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短兵运动风格。同时,也要注重装备设计与文化内涵的契合度,避免简单拼凑历史元素,造成文化错位和误解。短兵运动发展面临的另一关键瓶颈是人才培养机制的缺失,这严重制约了其竞技水平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从运动训练学和体育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才培养是体育项目发展的基石,需要建立完善的教练员培养体系、运动员选拔体系和训练体系,才能为项目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然而,目前短兵运动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首先,短兵教练员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由于缺乏系统的教练员培训和考核机制,导致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短兵运动发展的需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大多数参赛队伍都是在比赛临近时临时组建。至今为止,全国范围内能保持稳定常规训练的队伍数量还很有限。而访谈和调研结果显示,全国范围内举办的短兵竞赛中,大多数参赛队伍都是临时组建,教练员和运动员来自其他格斗对抗项目,以参与和体验的形式参赛,缺乏系统的训练和备战。这表明短兵运动的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形成,制约了其竞技水平的提升。其次,运动员选拔体系不够完善。短兵运动的普及程度较低,导致优秀运动员的选拔范围有限,难以形成高水平的竞技人才梯队。相对应,训练体系也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训练方法,导致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参差不齐,难以形成稳定的技术风格和战术打法。以上的问题分析显示,短兵竞赛的发展问题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由于社会缺乏对中国刀剑格斗这个历史发展的具体认知,以及近十余年中没有持续的科学实践活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网络。武术短兵在不断地努力和尝试,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未能得到充分展示和发展,呈现出一种“鸟伏兽穷”不断否定自己,推翻重来的困局。短兵项目定位的模糊导致了商业化和文化传承发展相矛盾的问题,也影响了竞赛模式设计的科学性;政策引导的缺乏,又使得短兵项目发展方向不明,无法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策略;而竞赛模式设计的内在缺陷和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完善,又反过来限制了项目的商业化发展和政策支持。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更加科学地理解和把握武术短兵的特点和定位,形成长远的发展规划,明确政策引导,合理设计竞赛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有效推动中国武术短兵竞赛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时刻记住,短兵不仅是一项体育项目,它承载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使命,这应该成为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守的核心价值。引用格式:
阮文翩,马廉祯.剑影重铸:中国武术短兵的现代化路径和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24,46(05):37-45.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论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