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诗词人生

文化   2024-12-25 21:18   北京  

关注 ▲书艺公社▲ 与万千书坛精英,
探寻醉中国的书画印生活新方式!


来源 l CCTV、网络
分享 l 书艺公社(ID:shufaorg)



纪录片《毛泽东的诗词人生》
择取毛泽东不同人生阶段的代表性诗词,专注于诗词本身,解读、挖掘毛泽东诗词所蕴含的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内涵,考辨、发掘与毛泽东诗词相关的多个侧面,进而走进毛泽东的内心世界,展现一代伟人的高尚人格与博大情怀。共七集。

第1集 雄视千古
32岁那年,毛泽东曾在湘江边第一次填写词牌《沁园春》。再一次填写《沁园春》,毛泽东刚过42岁,进入人生的第43个年头。那一年的黄河边,漫天冰雪中,他留下千古绝唱——《沁园春·雪》。10年,毛泽东从湘江走向黄河,从青年革命家成长为中国革命的领袖。10年,作为诗人的他,在《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勾画的弧线中,完成了升华。


第2集 人间至情
清晨五点,晨光初露,四周静谧,只有早起的鸟儿偶尔鸣啼。忽然,山径之上,有脚步声传来,越走越近,最后,停在了林间掩藏着的一座不起眼的坟墓前。一夜未眠的他,天刚亮,忽然提出来要上山,没有任何准备,随行人员匆忙间采了一捆松枝递给他,他放到墓前,鞠了三躬,轻轻说了句:“父亲,母亲,我来看你们了。前人辛苦,后人幸福”。


第3集 无畏前路
在关于黄鹤楼的名篇中,毛泽东所写《菩萨蛮·黄鹤楼》常被人们传诵。美好的江南春日在作者眼中却笼罩着迷茫压抑的烟雾,这在历代吟咏黄鹤楼的诗歌中并不多见,显然诗人并非在写眼前的景和个人的际遇。


第4集 沧桑正道
李慧霖10岁开始跟师父学习剪纸,传统剪纸以人物、动物和吉祥图案为主,但李慧霖学习的剪纸是书法,而且是毛泽东的书法。因为《清平乐·会昌》这首词,会昌成了江西省的一张文化名片。


第5集 自成高格
北京香山公园南麓,静谧的半山腰有一处白色房子,来这里的游客主要不是为了赏景而是缅怀一段难忘的历史。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北平后,落脚于此。在这里生活工作了6个月,直到9月迁往中南海。


第6集 诗书年华
这段老资料,拍摄于1950年10月,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庆节。10月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名少数民族代表会聚北京,为他们敬爱的领袖,献上了具有各族特色的礼物。在观看文艺演出时,毛泽东兴致勃勃地对坐在前排的民主人士柳亚子说:“这样的盛况,亚子先生为什么不填词以志盛呢?我来和”。主动邀人唱和,这是毛泽东人生中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第7集 从未远去
有一位诗人说过,诗歌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依然是人类精神文化中最美丽的花朵。毛泽东曾写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作品中表现出的这种达观和乐观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沁园春·长沙》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925年8月,毛泽东奉命赴广州,在离开长沙前夕,他重游橘子洲头,创作了《沁园春·长沙》。当时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反动势力进行疯狂镇压。“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青年毛泽东发出了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时代之问。“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投身伟大革命的满腔豪情。


《菩萨蛮·黄鹤楼》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1927年,面对蒋介石叛变革命、破坏国共合作,毛泽东心境苍凉,怀着对革命前途沉重的忧虑,写下《菩萨蛮·黄鹤楼》。当时局势严峻、环境险恶、斗争残酷,让人心绪难平。“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一句更显悲壮,是对革命英烈的深情祭奠,同时又抒发了百折不挠,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


《沁园春·雪》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红军奔赴抗日前线,他在陕北的袁家沟,面对冰雪覆盖的大好河山,满怀豪情写下《沁园春·雪》。当时红军面临重重险阻,然而毛泽东对前途充满信心,革命激情昂扬。回顾历史,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 俱往矣。到底谁才是主宰历史浮沉的主人?毛泽东回应时代之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人民才是历史和时代的真正主人。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吹响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角。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占领南京。毛泽东得到捷报后心情振奋,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鼓舞全军,同时告诫不要懈怠,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能给敌人喘息之机。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誓将革命进行到底。


《浪淘沙·北戴河》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954年夏,毛泽东来到北戴河工作和疗养。有一次散步时风雨大作,毛泽东不顾身边警卫员劝阻,下海游泳,迎潮搏浪。毛泽东上岸后意犹未尽,感慨地写下《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曾说过喜欢曹操的诗,“是真男子,大手笔”。《浪淘沙·北戴河》在情调与诗格上颇有《观沧海》神韵,思接千载,抚今追昔,意境雄阔,展示了毛泽东雄伟气魄和博大胸怀。


《水调歌头·游泳》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956年毛泽东南巡,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激情澎湃,诗意迸发,写下《水调歌头·游泳》,表现了放眼寥廓江天的恢宏气度,对祖国日新月异建设的感慨,洋溢着奋进拼搏的从容和乐观。“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对武汉长江大桥重要意义的充分肯定,“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表达了对未来景象的美好展望。



图文综合来源网络,文中部分配图为编者所加,分享此文旨在传递更多有价值信息之目的。和万千书坛精英,一起探寻醉中国的书画印生活新方式!原文不代表书艺公社观点、立场以及价值判断。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书艺公社联系。




欢|迎|联|系


文章投稿,请联系:xshufa
活动报道,请联系:shiyu798
加入书艺公社社群,请联系:xshufa
商务、市场合作,请联系:shiyu798




浏览结束记得关注@书艺公社
及时收看更多有价值的好文
↓↓↓



书艺公社
与万千书坛精英,探寻书画印生活新方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