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从业5年心理咨询师的成长自述

文摘   2024-12-02 07:36   山东  

做咨询,已有5年。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慢慢地感到从业的踏实和自信。


用文字把这一路记录下来,一是与同行分享;二是为自己梳理一下来路,以清晰前路的方向。



敢于模仿


还记得第一个个案被曾奇峰老师督导时,他说的一句话,大概的意思是:


咨询师对来访者说的每一句话,都要经过思考,包括你对来访者的理解,以及这句话说出去后,来访者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我当时傻傻地问:“这么大量、精细的思想工作在顷刻间完成,做得到吗?”我为自己的智商担忧。


曾老师很认真地看着我,说:来访者是付费的。


他那时坚定的眼神让我明白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这就是咨询师的工作,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于是,我默默地记住了这条对咨询师的要求。


记住了,不表示能做到。但是,做不到,也不能成为不去做的理由。


起初,新手的焦虑,让我难以顾及这条要求,只心想着:如果能轻松地、稳定地坐在来访者的面前,就已经不错了。


那时,我还记得这么一句话:多听少说话。


这句话也是新手咨询师的经典信条。


多听,传递着咨询师愿意听来访者说的态度,无论你是否听懂了,但想要理解对方的态度,对方能感受得到。


少说话,意味着把更多的咨询空间让渡给来访者,而不是被咨询师自身的焦虑填满。


诚然,那时的咨询处于模仿阶段,即这边录像督导完,那边就有样学样。


在督导中,有趣的事情常常发生。


那次是督导我的个案,幕墙上播放着我的咨询过程。来访者正谈着他在人际交往中目光对视的困难,我当时脑子就闪现出曾老师曾对目光回避的解释。


找到一个现成的解释,心里暗自得意过后,镇定地对来访者说:“当你与人对视的时候,可能你觉得是在和他做爱。”


“哈哈哈⋯⋯”小伙伴们一个个笑得前俯后仰,我难为情地低下头。


到后来我才明白,同一句话,由不同的人说出来,它带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背后的动力也不一样。


我说这句话的动机还在于向督导师靠拢,让他给我撑腰,并非全然和来访者站在一起。



不过,像老师那样做咨询,是咨询师成长过程中必要且重要的一环。


还有一次,一位来访者临时爽约,那个时候的我是生气的,出咨询室时,正好看到曾老师坐在工作室靠窗旁的藤椅上,我跟他说着这个来访者的情况,带着自己没有觉察的怨气。


曾老师就回了我一句话:重点是你对他爽约的理解。


我恍然大悟地闭了嘴。


反复琢磨


理解,是我理解了一个很久的词,也会一直理解下去。


起先,我以为,分析就是理解。在咨询室里,我给出了他困惑的解释,就是对来访者的理解。


接着,再以为,满足就是理解。我满足了来访者潜意识里渴望妈妈看见他的需要,这就是理解。


然后,明白了,原来一个眼神也能传达理解。


这还要说到我的婴儿观察学习。婴儿观察,是训练心理咨询师基本功的一项课程,为期2年。


观察员每周去一个有婴儿的家庭观察一次,一次1个小时,然后把她在这一个小时里看到的、发生的都记录下来,主要观察婴儿的照顾者跟婴儿如何互动、婴儿如何反应等等,最后把报告递交给督导老师,由老师给予指导。


想要强调的是,在观察的过程中,观察员除了与家庭成员礼貌性地招呼,其主要工作只是坐在一旁观察。


有一次,学步的婴孩摔倒了,父母都不在跟前,孩子委屈地憋着嘴看着我。


当我在督导张秋茜老师面前把这个画面呈现出来时,老师问我:你那时是什么反应?


我支吾地说回忆不起来,心想着观察能有啥反应。


然后秋茜老师利落地说:看我,我跟你示范一下。我抬头,便看到一双没有说话却说着“我知道你很痛”的眼神,这个眼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想要描绘它,却发现很难用文字形容。


这就是所谓理解的态度。理解,跟语言无关。



再接着,理解来访者的前提,是对自己感受的明晰和确定。


其实,这个说的是咨询室里的移情和反移情。但是我对这个问题有深刻体验,是发生在我写婴儿观察报告的时候。


每次的报告,需用文字复盘,越仔细越好。


刚开始时,我对报告很焦虑,总担心自己忘记了哪个环节,也确实会忘记,实在忘记了就跳过,报告显得零碎、杂乱。

但随着观察的次数越多,报告就写得越流畅越完整。


总结原因是,我越来越能抓住观察时的感受。


眼前的每个画面含着一种情绪,顺着这种情绪写下来,整个过程也就被我建构出来。


“顺”,顺的是家庭动力的流动,而动力,也就是情绪在成员中的走向,正如团体一样。


我曾时常想,如果是另一位观察员,TA看到的又会是怎样的一翻情景呢?因为每个人对感受回应(反移情)的面向不同,所以感受也不尽完全相同。


这在团体治疗里看得最为明显,比如面对一位成员哭哭啼啼地述说,有的人会觉得烦躁,有的人会难过,有的人会睡着等等。


所以,每当我怀疑报告是否正确、完整时,我时常这么安慰自己:


根本就没有对的模板,何来正确一说。如果有,抓住自己的感受,就是最正确的事情了。


这就如同在咨询室一样,同一位来访者,如果不同的咨询师跟TA工作,重构过去的版本也不尽相同,这里没有优劣的比较,只有映照的不同面向罢了。

跟着自己的感觉走


没有感觉,是因为现实和情感发生了断裂,情感被封锁在黑暗的深处。


为了寻找到失联的它们,在这几年里我做了很多的努力,比如做体验、写文章、参加团体治疗、上课、做观察训练,还有跟情投意合的师友聊天。


每一次的碰撞,便是对自己内心深处的一次探索,在如此反复的交汇中,我逐渐地感到了踏实,就像脚踏着地一样,心也生了根。


这是一种“我”的感觉。


当我的感受越明晰,我们才能带着这种明晰的主体感进入到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去经历他的情感,再从他的情感里抽离,去理解他,这是付丽娟老师在给我们督导时多次谈到的点,到现在,我才有了切身的体验。


实际上,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之路,也就是一条成为自己的路,这也是为什么这个职业如此吸引人的原因。



如今,当反思我对来访者的回应时,我发现开头曾老师提到的要求,不能说做到了100%,60分应该是有的。



现在想想,思考与恰当的回应都在努力理解来访者的过程中完成了,自动运转。


成长在潜意识里悄然发生着。


作者:徐倩     UM培训师、咨询师

- END -

文章 | 整理自网络
图片 | 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分享到朋友圈是最高的赞赏

 为你推荐

成员招募 | 心理学交流社群 招募成员了~
心理咨询师扶持计划|全免费
心理咨询师公益督导服务
【限量领取】房树人必备表格、制度、文档49份

【50部必看的经典心理学电影】在线下载收藏

免费领取: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经典案例汇编

【限时免费】90份心理咨询经典案例报告逐字稿

【免费领取】学校心理辅导ppt经典案例+反校园霸凌(逐字稿)

免费领取:40份萨提亚治疗必读文档+萨提亚冥想音频22首
免费领取【心理咨询师必备常用表格、制度、协议80份】下载收藏

心理咨询师专用表情大全,不要笑!

16岁儿子抑郁自杀后,我才看见了他心里的那根刺

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48部电影

如果各心理学大佬会发朋友圈,会是怎样…

心理专家陈默:中国孩子已经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没跟上

毕淑敏:学习心理学是生命的福祉

90岁心理医生对人生的终极建议:活着不必太用力

【心理漫画】中国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一亿,图解告诉你该怎么做

对不起,我要回去学心理学了,别再找我了!



心师之友
心师之友是一个专为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爱好者提供免费的就业辅导 专业培训及就业服务的公益性质平台 为了让更多想加入心理咨询行业的朋友从中获益,我们特筛选出有严格的受训背景的资深心理咨询老师为同行们提供公益督导 课程 读书会等专业的系统培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