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布:受虐的心理咨询师,需要慈悲心肠

文摘   2024-12-14 07:36   山东  

慈悲其实就是两个字,一个是慈,一个是悲,慈心和悲心。
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予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
即予乐拔苦,二者合称为慈悲。
只有当我们能够以一定的慈爱、悲悯和沉着来面对难过的感觉、情绪或思绪时,我们才能以专注的姿态来抉择当下。
回过头来看,咨询师的工作大多数时候是很受虐的,真的需要有一种菩萨心肠。
有个菩萨心肠,才能坐得住,如果没有个菩萨心肠,一会儿你就会觉着“干啥,我图啥嘛,我凭啥嘛,给这点钱划也划不来……”,就开始算这个账了。
一算就肯定不划算。
“听这个,制造这么多情感的不愉快我干啥呢?我还不如给自己找乐子”。
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慈悲具有多样性和总体性,它的内涵比较多,也有不同的层次,由浅到深,由低到高,一层一层的。
慈悲是分次第的,有小悲、中悲、大悲之分。
小悲叫“生缘慈悲”,中悲叫“法缘慈悲”,大悲叫“无缘大悲”。
把它作为三个层面来讲,是便于理解,这是一个功能逐层深化、提高的过程。

 01 

生缘慈悲
这是最低、最小的慈悲,是缘于众生而生起的,但仍然充满了执着和分别。
生缘慈悲犹如心理咨询中的共情,治疗师作为有感情、有思维、有感受的鲜活而真实的人,在自我经验的基础上,能够去共情别人,能够去悲悯别人,对来访者的状态做出设身处地的共感,这就是初级的共情反应。
这种反应在大脑内由脑岛叶里的镜像神经元功能来完成。
我们在咨询师、治疗师这个职业挑人的时候,入门级的选拔就是看有没有共情能力,这是基本能力。
如果一个人基本的共情能力不够的话,这个人做咨询师是很危险的,是做不好的,做的咨询都是“隔靴搔痒”。
因为TA没有共情的能力,常常都是自说自话。
共情能力有时候是天生的能力,所以共情能力有天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训练做咨询师的。
有天分高、有天分低,这个你得承认。
在这个水平上,还有一个慈悲不当的问题,就是“慈悲上身”。
有些咨询师很容易过度认同,确实能够体验到、感受到来访者的情感,但是最后卷入过多了。
在心理咨询中,也就是过度认同来访者,而让咨询师失去自己,从而深陷投射性认同的怪圈里不能自拔。
这方面咱们需要修炼功夫,咱们咨询师的功能提高就是修这些,督导也是常常帮我们做这些。

 02 

法缘慈悲
在法缘慈悲中说明,我们所见到的一个个众生,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东西,都是由因缘际会而形成的当下的存在,也就是“这就是TA的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所以你也不要太执着。
对应到心理咨询中,可能就是有了一个对自我状态和他人状态的觉知,不会执着于我的这个位置上,这样更容易从移情反移情的交织中解脱出来。
这和精神分析发展中的共创主体性,也就是主体间性理论有一些相似性。
如果你还没到这个水平,你会看到一个情况,你特别投入的时候,可能会忘了“其实这就是一个人的命”。
你能治病、你能帮忙,但你救不了命。
这一点上你得悠着点劲儿,这是一种能力,否则你一看这个事儿,你马上就“掉进去”了。
你看TA那个状态,你马上就没办法,你就比TA还要痛苦、敏锐、敏感。
可能有时候来访者看起来有些悲伤,有些心酸,但也只能这样。
这样,你作为咨询师才能够有一个清晰、灵活的状态,你看的才能清楚。
“我一定要把这孩子改成什么什么样,我一定要把这个家庭帮成什么……”
你往那里使劲儿,不见得来访者也往那使劲儿,TA往那使劲儿,社会不见得往那使劲儿,你不能知道这个命运会怎么样。
这时候,你要保持一种对当前的觉知,保持一种均衡,保持一种不评判,无分别心。
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会从不同的维度上来理解来访者的自我状态,比如说从移情反移情的特征上理解内心的关系模式,从内在自体客体关系的互动上理解内在自我表象的形成,从自恋的满足或挫折的体验中理解自体饱满感等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启发下,我们再次审视咨询关系互动,就会发现咨询师与来访者是一个互为主体,同时又互为客体的关系。
所以你不是一个一定要舍身饲虎,把自己垫进去成就来访的人,你只能尽自己所能。
而且在这种关系的场域中共同创造了当下的一个存在状态。
此时咨询师犹如接纳了人生的无常性,由此而生出对来访者的慈悲心。
我们一方面要有小悲的真切,另一方面还要有一种中悲的能力。
中悲的能力有点像“认命”,认命的意思并不是说让你放弃帮助TA,而是说对TA的帮助需要有一个恰当的评估。
就是要知道你能帮到什么程度上,还有什么你是无能为力的。
这个无能为力不能成为你的心理负担,不能背着这个东西。
你要是把这东西背在自己身上了,那这就是执着了。
这个时候你眼中所看到的来访者已经不是TA自己在意识层面呈现出来的自己,而是一个从内心结构和发展上都有其形成缘由的、此时此刻的TA自己的状态。
这些并不由来访自己的意愿所决定,所以即便这时TA对咨询师表现出的某种情感反应,也只是此时此地的因缘际会的结果。
这里同样有一个走偏的问题,比如说认为“哎,理论上这个人是能够治得更好呀,柯恩伯格的书上就是这样讲的,张天布讲课的时候也跟我这样说过,我得按这个标准把那个病人治成理想的样子……”这也是执着。
许多人会固执在理论的模型和框架中,而忘记了其实这些理论都是我们用自己的智力建构起来的话语体系,是为了说明世界的存在而借用的工具。
“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要执着于那一张张的纸与字的逻辑道理,而是领会其所要表达的意义。
心理咨询中有同样类型的走偏,就是忘记了我们建构的理论是从来访的过去经验出发,是用来理解来访何以成为当下的样子的,而不是要让来访信以为真的觉得,TA现在的一切问题都只是因为当年父母没有养育好造成的。
难道我们要教TA回家找父母寻仇不成?

 03 

无缘慈悲
这是完全没有分别心的慈悲,是最大的慈悲。
借鉴到心理咨询中,以我粗浅的理解,可能就是咨询师的态度就在于尊重来访者生命的轨迹,“这就是TA的命”,遇到TA也是你的命,你也别跟命过不去。
我们能做的是在TA的生命历程中陪伴TA走一程,或长或短,缘来则聚,缘尽则散。
而不是按照某种理论所描述的完美标准来塑造来访者的生活,塑造来访者的人格。
人家父母都做不到,父母那样做都把娃弄病了,咱哪儿还敢那样弄?那样弄就把娃弄得更病了。
也许你能在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上帮助来访者得到提高,也许你能在内心的焦虑体验上让来访得到减轻,也许你在自我价值感提升和充实感满足上让来访满意,也许你帮助来访者在与你共同相处的场域里得到对自己的发现和领悟……但终究TA依然需要走自己生活的路。
当一个来访者结束咨询而离开的时候,咨询师能否依旧慈祥微笑地纹丝未动呢?
这就看你的内功修行了。
这就是慈悲,得慢慢练。

- END -

文章 | 整理自网络
图片 | 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分享到朋友圈是最高的赞赏

 为你推荐

成员招募 | 心理学交流社群 招募成员了~
心理咨询师扶持计划|全免费
心理咨询师公益督导服务
【限量领取】房树人必备表格、制度、文档49份

【50部必看的经典心理学电影】在线下载收藏

免费领取: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经典案例汇编

【限时免费】90份心理咨询经典案例报告逐字稿

【免费领取】学校心理辅导ppt经典案例+反校园霸凌(逐字稿)

免费领取:40份萨提亚治疗必读文档+萨提亚冥想音频22首
免费领取【心理咨询师必备常用表格、制度、协议80份】下载收藏

心理咨询师专用表情大全,不要笑!

16岁儿子抑郁自杀后,我才看见了他心里的那根刺

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48部电影

如果各心理学大佬会发朋友圈,会是怎样…

心理专家陈默:中国孩子已经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没跟上

毕淑敏:学习心理学是生命的福祉

90岁心理医生对人生的终极建议:活着不必太用力

【心理漫画】中国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一亿,图解告诉你该怎么做

对不起,我要回去学心理学了,别再找我了!


心师之友
心师之友是一个专为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爱好者提供免费的就业辅导 专业培训及就业服务的公益性质平台 为了让更多想加入心理咨询行业的朋友从中获益,我们特筛选出有严格的受训背景的资深心理咨询老师为同行们提供公益督导 课程 读书会等专业的系统培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