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大山孩子都有引路人
点击图片报名,咨询微信15950590447
重拾写信,遇见他
结婚之前我有个爱好,就是写信。写信这爱好吧,自结婚后忙于生活,这爱好便只好搁置。
去年,我在读书群看到香巴拉的公益活动——给偏远地区的小学生写信,一来可以让他们多了解外面的世界,二来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写作能力。
我觉得这事儿比较有意思,既能满足我写信的爱好,又能交一个小学生朋友,何乐而不为呢?我赶忙填了各种信息,参加了考试,最终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点击图片成为孩子的倾听者
回信一波三折,我产生了困惑
开始写信之前,公益组织给了我们一封范文,我看了之后,结合自身情况与思考,我觉得给小学生写信,最主要的其实是平视,是平等对话,互相分享。你跟他分享,他跟你分享,要激发他内心深处的表达欲,让他把你当朋友。这些都做到了之后,如果他想聊更多的问题,那才是可以适当聊一些现实的时候。
在第一封信里,我简要介绍了一下我自己,我是哪里人,我老家怎么样,我做什么工作,最近在忙什么。
没过几天,我收到了他的回信。大致内容是:笔友们都叫他东哥,他是农村的,他觉得学校很无聊,他遇到的有趣的事儿是被狗追了。
▲广叔与东哥的第一封信
这是我结合上下文分析出来的意思,实际上他写的很乱,当中夹杂着错别字,病句,还有看不懂的表达,最重要的是,我提的问题他几乎没回答,我只能用山区孩子语文基础可能不大好来安慰自己。
▲广叔从信中看出东哥的书写有许多需要进步的地方
在回信中我指出了他回信里的几处问题,并提醒他下次写完信可以让语文好的同学或者老师帮忙看一下,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清楚。最后我提醒他说冬天好多小孩子得了肺炎,让他多注意身体。
▲东哥的信涂改变少了,字迹渐渐工整
过了两周我收到了他的回信,这次回信他依然对我的许多问题“置若罔闻”,正当我想再次安慰自己时,我看到了朋友圈书友分享的他的小笔友的回信,写了满满一页纸,虽然也有错别字和病句,但至少我能感觉到他的小笔友有很多东西想分享也有很多问题想问。
两相比较,我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我东哥到底是自己想写信,还是学校安排了写信任务,不得不写。如果是前者,我当然还可以继续开导,如果是后者,那我觉得其实没必要为了写信而写信。
与组织沟通,了解真实的他
我把自己的疑问向组织者提了出来,她很肯定地回复我说,每一个写信的小朋友都是自愿提出写信的想法,然后才给匹配大笔友的,不存在分配任务的情况。我虽然相信这个说法,但我还是不理解我东哥为什么只写了这么一点,大概他只是看别人都写信,自己才想写,但其实他并没有很强的分享欲每次东哥写的信都像是一个拼图,我只能根据他写的有限的几句话去拼接出一个完整的内容。
为了能更好地跟他沟通,我又向他们老师提出了我的疑问,觉得自己跟东哥沟通好像有障碍。
老师说,当地的孩子都是哈尼族,他们的父母大多都在外地打工,平时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文字,他们平时在家里说的都是哈尼语,只有在学校才会说一些汉语,表达上有一些困难,用汉语书写的能力就更不用说。所以希望我们能够多一些耐心,跟孩子们多交流,时间久了,应该会越来越好的。
▲广叔发现东哥愿意主动分享生活
那一刻,说实在的,我是有些愧疚的。我早就知道孩子是哈尼族,但是我从没意识到他们其实不说汉语。不说汉语自然说不好,说都说不好,我还妄想他能写得清楚,这不是强人所难么?
我还总以一个有爱心的人来标榜自己,然而我连孩子的最基本情况都不够了解,那我参与这活动到底是想对东哥产生影响,还是只是自己一时觉得有趣,想要标榜自己,才参加的呢?
调整方式,我们的沟通越来越好
我开始调整心态,不再妄想东哥能一口气吃个胖子,每次在回信时都会指出他上一封信出现的问题,然后只做日常分享,不再乱提问题。
自从我调整了与东哥写信的方式与方法,他竟逐渐超水平发挥起来,他会主动跟我分享一些内容,虽然没有过多的描写,但是足够我想象,他还会向我提出一些问题,问我多大,问我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问我喜欢干什么。
我突然觉得我跟这个云南的孩子产生了链接,我开始关心他的日常琐事,他也开始把我当成一个朋友,我们不再是两个孤立世界的人,大概这才是绿信封的意义。
▲广叔与东哥回信越来越融洽
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孔夫子的一句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开始时我总是乱寻思,觉得东哥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可东哥有他自己的成长过程,一个自然的过程,不受他的父母、老师和我干扰的过程,他现在还处在这个过程中,而我的角色更像是一个陪伴者,最多是一个参与者,而不是指导者。
希望东哥能快乐成长。
--THE END--
· 加入我们 ·
扫码了解香巴拉
山区助教招募
编辑 / 香巴拉公益自媒体运营部:佳琪
校对 / 香巴拉公益自媒体运营部:谷雨
更多“志愿者形式”请点击
(扫描二维码,与组织负责人深入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