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收复台湾的前世今生。台湾作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 “不沉航母” 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三国志・吴书》记载,公元 230 年,吴国大将卫温、诸葛直率领万人海航东渡,抵达夷洲,就是现在的台湾。
在隋宋时期,我们在台湾也均有驻军。后来一直到了 13 世纪,元朝在澎湖正式设置了行政管理机构 —— 巡检司,管辖澎湖民政。明朝朱元璋时期,因为海禁政策,中央朝廷就没怎么管台湾这个地方。
在明末天启皇帝朱由校执政的时候,也就是 1624 年,台湾开始被开辟东亚新航路的荷兰人钻了空子,进行了殖民统治。20 年后,1644 年崇祯皇帝上吊,代表着大明的灭亡。后来内陆随即进入了大清和南明残余政权对峙并存的阶段。
1659 年,抗清名将郑成功在被清军在南京大败后,转而寻求新的根据地。于是,郑成功将军把目光瞄准了当时荷兰人占领的台湾。经过在厦门修整军备后,在 1661 年 3 月,郑军横渡海峡,开始东征,并于 1622 年 2 月 6 日正式将台湾收复,荷兰守将投降。
不过好景不长,因郑成功部将黄梧向清朝大臣鳌拜建议 “平贼五策”,其中包含断绝郑成功的经贸、迁界、毁沿海船只,寸板不许下水,包括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被斩于北京,郑氏祖坟也被挖掘。如此内外交困之下,在成功收复台湾仅仅过了 4 个月,郑成功因悲愤心急而亡,享年 39 岁。
郑成功去世之后,其子郑经继位。郑经为了解除清军的威胁,就向当朝的皇帝康熙提出,希望像朝鲜等国一样,向清朝称臣进贡。康熙皇帝脑子很清醒,认为台湾人跟内陆同根同族,根本不能和朝鲜什么的去进行比较。更何况台湾地理位置特殊,是江浙福广面对外敌的缓冲区。
一旦台湾不属于中央朝廷,东南各省面对海上之敌就会无险可守,而且如果此地被敌对势力占领,那么对于大陆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所在。所以哪怕台湾就算是荒岛,清朝也必须将其纳入治理版图。
但当时康熙皇帝有个更加棘手的问题,就是三藩之乱。为什么要提到三藩之乱?因为三藩之乱的主力还有一个 “第四藩”,就是郑氏军队。郑氏军队和吴三桂部队在福建、广东地区会合之后挥师北上,郑经也自称 “六军将帅”,一时风头无两。
不过最终还是被强势的清军击溃,三藩军队也逐一被清军攻破。郑经又一次退守台湾。此后清朝不断派遣使者对台湾地区进行招安,均被郑经拒绝。
直至 1681 康熙二十年,郑氏政权陷入内斗,郑经去世,其长子被杀,未成年的次子郑克塽被旧部拥立为延平郡王。郑氏家族多股势力趁乱圈地,互相打得不可开交。面对台湾内乱,康熙认为已经到了收复的最佳时期。于是刚柔并济,一方面尽可能招降台湾的各方势力;另一方面,在面对郑氏政权的强硬也是果断出兵。
多年来的备战使清军的后勤补给、兵员、船舰都准备得相当充足。时任清军水师提督施琅将军秉承一个原则,就是以最小的伤亡换取最大的胜利,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并且对台放出消息,只要主动归降,无论军事都采取不杀政策。因此在清军真正攻台之前,就有不少台湾士兵连夜坐船逃回福建,主动归降。
1683 康熙二十二年,施琅攻下澎湖,并且严格遵守自己的承诺,优待降兵,不杀俘虏。这一举动也进一步瓦解了郑氏军队抵抗的想法。面对势如破竹的清军,郑氏政权最终于同年投降,台湾也因此成为清朝的领土。
清朝占领台湾之后,就如何管理台湾的问题又引发了清廷内部一场争议。康熙帝明确指出 “台湾弃取,关系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据此,康熙二十三年,清廷在台湾设置一府三县,总兵官一员,兵八千;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隶属于福建省。从此台湾和大陆统一起来,其行政建制与内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