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胸“星”动向
如期见面
让我们走进本期推文
一起来看看吧
肺移植研究室隶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部肿瘤研究所,由田东教授团队于2023年1月1日在刘伦旭教授的带领和医院、科室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下建成,是西部地区首个肺移植实验室,也是国内配套设施最完善的肺移植实验室。目前,本研究室拥有多套大动物、小动物肺移植手术器械和设备(包括我国西部首套体外肺灌注小动物设备)及充足科研技术人员,可熟练进行大动物以及大/小鼠左肺、右肺、左右反侧(国际首次)、同期双侧(国际首次)肺移植模型建立。以此为基础,研究室可大规模开展包括小动物体外肺灌注(ex vivo lung perfusion, EVLP)、急性排斥反应、慢性移植肺功能障碍(chronic lung allograft dysfunction, CLAD)、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在内的多项基础与转化研究。
由田东教授首创的“钟摆式”小动物肺移植模型是本研究室的核心技术依托,该模型目前已受到国际心肺移植协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eart and Lung Transplantation, ISHLT)认可,受邀参加2022年ISHLT年会作大会特邀发言介绍该模型(中国迄今唯一受邀)。该“钟摆式”模型已被证实易掌握、并发症少、远期成功率高,目前受邀指导国内外30余所科研院所建立小动物肺移植实验室并交流经验。更重要的是,以此技术建立的CLAD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可重复性,在术后对应周数表现出稳定纤维化进展,极大利于相关研究开展。目前,本研究室是国内唯一能稳定建立小动物连续病程CLAD模型的团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部肿瘤研究所肺移植研究室持续聚焦于CLAD诊疗与EVLP的转化应用两大领域难题,旨在从供、受体两个角度解决肺移植受者术后生存不佳的难题,为健康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胸“星”外科学术团队简介
胸“星”外科学术团队创立于2017年,是国内较早组建的医学本科生科研团队。秉承“Never Stop Making Challenges ”的科研精神,历经7年的建设和磨砺,团队现已成长为一个锐意进取、精诚团结的医学本科生早期科研训练团队。团队以“三全育人-科研育人”综合改革理论为指导,以培养科研兴趣为价值导向,以提升科研水平为行动目标,于国内首次提出医学本科生“科研前置”培养模式。团队积极开展医学本科生早期高水平科研训练,为建设成全国领先的医学本科生科研团队不懈努力。
团队一直致力于胸外科相关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肺移植、食管癌、肺癌、胸腺瘤等),现有成员共计24人。在团队指导老师田东教授的带领下,团队深入践行科研育人理论,积极投身科研平台建设,持续培养科技创新意识,不断强化医学科研能力(包含但不限于文献检索、科研选题、课题设计、论文撰写和外语应用等),最终形成了系统性的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进而促进了“科研训练-成果产出”之间的良性循环。
目前团队学生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中英文论文共计57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篇,中文论文27篇,负责国家级大学生科研课题27项,省级29项。受邀参加国内、国际胸心外科学术年会口头发言19次(篇),壁报展出22次(篇),参与翻译、审校专著7部,已申请国家专利6项,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总决赛银奖等国家级、省级各级赛事10余项,成功建立西南地区第一个标准的小动物肺移植实验室(《四川日报-川观新闻》报道)。团队成员绝大部分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并有8名队员本科毕业后被日本名校(京都大学、长崎大学、東北大学、名古屋大学、顺天堂大学、熊本大学、筑波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直博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