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nanmäki
Taiga
Linnanmäki是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座主题乐园,于1950年开业。在2019年,疫情来临之前的夏天,Linnanmäki乐园开放了最新的LSM电磁弹射过山车Taiga。这部过山车包含两次弹射,轨道长1104m,高度52m,最快时速106km/h,包含4次翻滚。在芬兰语中,“Taiga”为“森林”之意。有水友专程前往Linnanmäki乐园,体验了Taiga的神奇。
供稿 | Acid
本文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Taiga
——Linnanmäki
Taiga这部过山车,刚开放的时候,并未获得太多的关注,大部分人还停留在这样的认知:一个偏远的乐园而已,欧洲的神车在波兰能量乐园、在德国假日乐园、在德国梦幻乐园,亦或是比利时、英国、西班牙、荷兰的某个角落。对于Taiga的了解也仅仅是从最初规划时S&S公司提供的初期方案,变成了尘埃落定的INTAMIN公司的方案。Taiga的设计可以说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工作,本身赫尔辛基就是地势起伏的城市,在城市走动,经常上下坡,Linnanmaki也是个位于山坡上的乐园。乐园本身已经被游乐设备塞得满满当当,到处都是过山车轨道和固定式游乐设备,新车的轨道在其中必然需要来回穿梭于各个设备之间。说实话,能把它造出来落地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过,现实显然是大大超过了预期,Taiga成为了整个欧洲,甚至世界范围内的金牌牛车。
Taiga过山车第一视角视频▼
2019年,在受到高人指点加上机票令人心动的价格,我决定把Linnanmaki乐园作为欧洲的第一站。其实Linnanmaki并不偏远,从赫尔辛基机场,坐地铁+大巴也就花个40分钟能够到达乐园,如果赶路,打优步20分钟就能到。初访时,Taiga艳压群芳,直接导致后面坐的大部分车黯然失色,这次其实也有隐隐的这种担忧,足以窥见Taiga的牛X之处。二访Taiga,一来是重温一下疫情前神车带来的震撼,二来也弥补一下当时没有夜车的遗憾。下午抵达乐园时,Linnanmaki显然已经进入了万圣百鬼夜行模式,乐园中人头攒动,时不时有色彩诡异的烟雾飘过,走在园道上,一回头,一个哥特风格的鬼朝你叽叽咕咕说着听不懂的语言。路上路过一个广告牌,乐园在2024年还将建造一个INTAMIN公司的摆锤,Liseberg乐园同款。好吧,就是要喊我再回来。虽然乐园里已经有了手动驾驶的传奇木质过山车,还有欧洲的招牌Fun House,但红色的Taiga牌子,还是指引我执着的往那个方向走过去。
夜幕降临,Taiga的两列车——分别对应红色和黄色的两种不同车体灯带,在蓝色轨道上滑行而过,宛若闪耀的流星。
Linnanmaki在一众欧洲的乐园中,不算是花大精力做主题包装的,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包装。排队区精致的小木屋,站台的鸟巢布置和梦幻的顶灯,车体的鸟头设计以及夜晚的车载灯带,可以说乐园还是花了点小心思的。最棒的当属Taiga的背景音乐了,依然还是老牌团队IMA Score出手,记忆度也很高,站台上循环播放,可惜的就是未配置车载音响。
Taiga最令人兴奋的部分,当然就是车体了。首先,它沿用了德国梦幻乐园Taron过山车同款的新式车体,全程4个翻滚,只采用压腿,且没有安全带。座椅的设计,同样沿用了Taron的加高设计,只要不是超级长腿欧巴,乘坐过程中基本可以保持双腿悬空。这自由度可以说是拉满了。
(上文提到的Taron过山车与中国成都融创乐园的“极速狂飙”为同型过山车,详情可见:成都融创乐园重磅过山车)
那么大家最关心的乘坐体验,待我慢慢为大家梳理。
Taiga在缓行出站后立刻弹射,弹射区段短小精悍但不失力度,然后会进入一个零G风翼(Zero-G Winder)的翻滚元素。这也是INTAMIN公司近几年非常惯用的一种出站设计。接下来,是一段相对来说比较过渡性的连续盘旋,期间会有比较持续的超重。其实不管是这种翻滚还是长时间盘旋(Helix)的用法,Taiga之前,在大过山车上用得并不是那么普遍。那么第一弹射并未有太多陈述性的内容,且都压制在低空的范围内,其实也是为二弹射做足了铺垫。
二弹射后的Taiga,可以说是一个轨道走向上的极致巅峰之作。
首先,二弹射无论在弹射距离和弹射力度上,还是最终达到的高度上,都迅速地拉起,可以说是一个新的篇章启幕。二次弹射冲到礼帽坡(Top Hat)顶部,可以俯瞰赫尔辛基市区风景,也能吃到不错的失重。一弹射是鸟儿在蓄力盘旋,而二弹射就比较像是鸟儿迸发力量,冲出森林的遮蔽,终得以在蓝天翱翔。礼帽坡之后,紧接着的是一个俯冲回环(Dive Loop)和殷麦曼翻滚(Immelman)两个半翻滚元素,可以说和开头的零G风翼有一个呼应和发展。速度带来的冲击感还是非常明显的。
俯冲回环顺理成章地承接了礼帽坡之后需要展现出来的富有张力且有节奏的飞驰感受。冲上殷麦曼翻滚之前,在速度依然还是高位的情况下,INTAMIN公司做了个小坡的过渡设计。这个小坡存在感很强,如果坐在后排,此处的猛烈一拽,绝对是点睛之笔。而这个坡又设计得恰到好处,完全不会像中国大陆某部三弹射过山车出隧道后的那个坡,过于小又过于急促导致没有什么失重且还容易在冲上下个元素时,头被超重压下去。这一段设计,单独拿任何一个元素出来看,都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务,但是它们被放在100km/h左右的时速之下,再加上座椅加高的设计加持,可以说塑造出了完美的节奏韵律,元素之间既呼应统一,又变化发展。其实光品味这一段,已经足够跻身国际好车的队伍中了。但精彩的还在后面。
在陈述完完整元素的内容之后,是两段比较短小的左右转弯,为整个车最大的高潮做一定的冲刺准备。
接下来那真的是这台车的精髓所在了,可以说是神来之笔。在第一视角视频中,可以看到右侧是Linnanmaki乐园的水族馆建筑物,轨道在这个建筑物的左侧先做一个左右的平地扭动,看似波澜不惊,扭完之后,毫不留情的一把将你往左下方猛的拽下去,不管坐多少次,这个地方总是能把我惊艳到。可以说这个下坠是做足铺垫,在全程几乎是黄金分割点的合适位置,做了合适的爆发。这种爆发的张力,只有你亲自坐上车才能感受到,看第一视角视频根本无法体会。
Taiga的结尾也是令人称绝的设计。通常过山车需要平衡左右两个方向,不能一直向左或者一直向右转。这里,Taiga先经过一个向左的施滕格下坠(Stengel Dive),这仿佛预示着什么,也比较像是神来之笔后的一个小小的回潮。接着就是一个向左的桶滚(Barrel Roll),从侧倾到完全翻滚,是递进式的设计,实际乘坐的时候,即使一直在向左行进,也并未觉得有丝毫不妥。出翻滚后,一个小坡将整个一气呵成的乘坐体验画上完美的句号。
Taiga是INTAMIN公司在Taron过山车之后,在目前主流使用的新式座椅车体上做得最极致纯粹、最无可挑剔的一部作品。不管是Taron,还是上海海昌海洋乐园的“海豚过山车”、合肥融创乐园的“白龙飞天”,都是在没有翻滚、或是翻滚不剧烈的情况下,去做一些尝试和初步的探索。但到了广州融创乐园“双龙飞舞”过山车和Taiga的年代,INTAMIN公司显然已经挣脱了束缚,开始在这种车体上,把轨道走向推到极致。在“双龙飞舞”上,其实也是可以感知到一部分Taiga的设计理念的。Taiga是众多过山车中,少有的完全没有“死点”,节奏快但不粗鲁的存在。
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还记得当时的访谈中,Taiga设计师提到,设计过山车和作曲是相通的。这种相通不仅仅是表面意义的音乐起伏,而是作曲中常提到的概念:动机发展。每个元素,不是孤立的存在在轨道的某个部分中,元素在过山车的行进过程中,以新的形式再现,一点点发展演变。有了动机,乐曲才有中心,这样的乐曲才是一个大的整体,而不是零散的音。过山车轨道元素亦是如此。而跳开元素层面,过山车轨迹的整体节奏,又如同音乐的节奏,何时快何时慢,何时松何时紧,将节奏打磨好,疏密得当,才是好过山车的制胜法宝。
当然,一件成功的作品问世,乐园的专业度、与供应商的信任度、双方的密切协作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此次二访Taiga,也十分有幸能和Linnanmaki的项目经理聊了聊。他直言道,Taiga的设计师,他愿称之为天才。他也说,在方案初期,园方为了得到最好的结果,把一些世界上风评不错的过山车全部坐了一遍,然后与INTAMIN公司说,我要甲过山车上的A元素,乙过山车上的B元素等等,你要全部帮我塞在这部车里面。对于设计师来说,同时要面对Linnanmaki的山地地形加上原有过山车错综复杂的轨迹,可以说是巨大的挑战。再给大家分享个小故事,INTAMIN公司当时给出了两个方案,二弹射和三弹射,当然,乐园也清楚自己的定位和预算,最终还是选择的省钱的二弹射。实际上,二弹射的方案(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Taiga)也是设计师心中的理想方案,也算是歪打正着了。除了方案阶段的磨合,乐园的维护也至关重要。Taiga这样运动轨迹比较剧烈的过山车,没有顺滑轨道的加持,基于这些轨迹的高潮迭起和爆发力,在车体震动的干扰之下,恐怕都是空谈。
说了这么多,也是希望给暂时没能坐上这部过山车的小伙伴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以及一些个人对过山车审美的分享。可以说,Taiga让我对过山车的审美又递进了一个层次。
最后也祝大家早日坐上自己心仪的好过山车。
本期素材来源
| Acid
Linnanmäki
Theme Park Review
若喜欢本期内容
请点个“在看”支持一下
过山车之梦
Roller Coaster Dream
公邮地址:rcd_china@sina.com
大小杂事可发到此邮箱
欢迎关注RCD公众平台
微博:过山车之梦_RCD
Bilibili: RCD过山车之梦
微信公众号:rcd_china
QQ8群:584172709
(新手入门解答群)
点击页面最上方链接
关注过山车公众号
获取最新最high的游乐资讯
关注后可回复"入会条件"、"入会"试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