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高发期!儿童感染甲流怎么办?这些知识要牢记!

健康   2025-01-15 06:00   山东  

最近天气转凉,感冒流感也跟着来了。病区爆满,患儿到处都是。根据中疾控的最新数据,目前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是甲型流感,通常简称为甲流,是一种让家长们颇为担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流感类型最强的一种病毒。尤其在儿童群体中高发,对孩子们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了解甲流的相关知识,是守护孩子健康的关键一步。


【图片来源:网络】

1


什么是甲型流感


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具有极强的变异性,不断衍生出新的亚型。这些亚型在全球范围内周期性流行,时不时就会掀起一波感染高峰。它主要侵袭人体的呼吸道,从鼻腔、咽喉一路波及气管、支气管乃至肺部,引发一系列症状。

图片来源网络】

2


传播途径

1、飞沫传播

这是甲流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甚至只是近距离说话时,会喷出大量携带病毒的飞沫,周围的人一旦吸入这些飞沫,就有可能被感染。

2、接触传播

病毒还能附着在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玩具、文具等。孩子用手触摸这些被污染的物品后,不经意间揉眼睛、摸嘴巴或鼻子,病毒就找到了入侵人体的 “通道”。

3


儿童感染后的症状表现


儿童感染甲流后,症状通常来得较为迅猛。起初,多表现为高热,体温常常在短时间内飙升至 39℃甚至更高,而且退烧药效果可能不太理想,高热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同时,伴有剧烈咳嗽,从干咳逐渐可能发展为有痰的咳嗽。流鼻涕、鼻塞让孩子呼吸不畅,频繁打喷嚏。全身症状也十分明显,孩子会喊头痛、肌肉酸痛,小一点的宝宝可能表现为哭闹不止、精神萎靡,大一些的孩子则会自述乏力、没胃口,活动耐力明显下降。

图片来源网络】

4


孩子高热抽搐怎么办?


孩子感染甲流后,很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的现象,这种情况是大人最为担心的,也经常会病急乱投医。一些错误的做法反而会加剧孩子的病情,比如给抽搐的孩子强行喂退烧药或者物理降温,把手指或者物品放在孩子口中,强行按住四肢身体、用掐人中、放血、按揉等方法刺激孩子身体等,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图片来源网络】

正确的做法是将孩子放在平坦的床上或者沙发上,解开衣领,让孩子侧卧避免窒息,记录孩子的抽搐发作时间,一般80%的孩子会在5分钟之内停止,如果超过5分钟症状没有缓解,应及时拨打120急救或者自驾送孩子去医院,让孩子平躺在车后座,实现及时救治。

图片来源网络】

5


预防措施

1、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每年世界卫生组织都会根据全球流感监测情况,预测当年流行的甲流病毒株,流感疫苗便针对这些毒株研制。建议家长在每年流感季来临前,带孩子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接种疫苗,一般接种后 2 - 4 周,身体就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来抵御病毒侵袭。

2、日常防护

教导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 “七步洗手法”,认真揉搓双手的每一个部位,持续 20 秒以上,确保手上的病菌被彻底清除,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置换室内的污浊空气,降低病毒在室内积聚的风险。在寒冷季节通风时,可注意给孩子适当保暖,避免着凉。


图片来源网络】

勤洗手,多通风

不到人多的地方去,正确应对甲流

是家长们保护孩子免受其害的有力武器

让我们携手

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牢坚实的防线

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我们日夜坚守

精心守护!



走进娃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托育中心 


惠带娃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托育中心,是目前首家公建国营普惠示范托育机构,由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携手日照城投集团国济医疗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项目。中心位于日照市东港区山海天四路与太公岛二路交汇处,项目面积1600㎡。设置亲子班、乳儿班、托小班、托大班共六个班级,能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0-3岁混龄托管等多种托育便民服务。
0-3岁是宝宝大脑飞速发展的黄金期,1岁宝宝的脑重量已经相当于成人的60%,3岁已经可以达到成人的80%。所以在这个年龄段,应该给予丰富的感官刺激和良好的教育环境。惠带娃采用双成长培育体系,通过EDUCARE测评系统、MIE 菁英多元探索课程、EDUCARE教保护三位一体适性成长培育体系,帮助宝宝感统、乐动、建构、艺术、科学全方位提升。让每个幼儿都能有全方位的呵护,每个孩子在享受最大限度自由的同时又给予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和成长策略。



惠带娃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托育中心


联系方式

17663391467 17663366253


日照健康
日照健康是由国济医疗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运营的服务平台,聚焦医疗与健康,重点关注健康与慢病管理、母婴与养老照护、健康服务技能提升、医院后勤一体化运营、医学科研成果转化等,致力于推动健康日照建设,传播健康生活方式,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