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日推出一篇自然来搞,作者是新津人,一位年轻的文学爱好者。作者从城市公交和桥梁切入,展示了新津这些年来的发展成长。文章角度新细,读后令人点赞。当下世事浮躁,作者能够静下心来爱好文学,算得上是有追求的年轻人。希望作者坚持下去,攀登文学高峰。
晨光下的新津廊桥 摄影 红苇
黄巴儿和彩虹桥
魏思吉
城市之光,照亮前程;岁月如歌,见证成长。
——题记
走,南河边上去钓会鱼,喝会茶,顺便等哈再去爬会老君山;三缺一,来打会斗十四……每当听到这个质朴的声音时,想必你已经知道这里是哪里了?这里就是成都的南大门,我的家乡山水公园城——新津。
时光倒退回到1999年的秋天,呱呱坠地,我出生在了新津,直到至今,我们彼此陪伴成长了二十五年,我见证了新津的变迁, 新津见证了我的长大。让我们一起拨动记忆的时钟,一起回到那个二十一世纪初期,回顾新津成长史。
走遍天下路,难把新津渡。我的家乡新津在二十一世纪初期的时候,是一个交通并不是很发达的小县城,人们交通出行买菜赶集除了自行车以外,就是新津最原始的交通工具——人力三轮车。他们不论风雨无阻,还是酷暑炎热,总是等在那里,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把人们送到目的地。那个时候我记忆中第一次坐三轮车回家是在读小学放学时,车夫成群结队排在校门口,为了生活,只要他们一听到:三轮儿,过来,他们就会争先恐后地骑到你的面前来。夏天酷暑炎热,他们的背上被太阳晒得发黑,却依然减不了他们对于服务和生活的热情;冬天天寒地冻,他们穿着厚重的棉服,雨雪落在他们沧桑的脸上和手上,让人看了不经鼻子一酸……。
时光来到了1997年,新津人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城市公交车——柳州五菱牌7座黄色小型客车。它穿梭于新津的多个城镇、乡村,串联起了人们往来的交通和热情,让人们的出行变得便捷。它的车身也被新津人戏称为“黄巴儿”公交车,票价一块五。我每天按时坐车去上学,放学坐车回家……。在黄巴儿运行的十三年的时间里,它承载了独属于新津人民的太多回忆。直到2010年,新津拥有了第一批南骏牌客车,黄巴儿也就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新能源汽车已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新津的城市之舟也在加快运行和完善。
路与路之间的连接是什么?想必大家都有一致的回答:桥。现如今,在位于新津的南河之上有一座被新津人交口称赞的大桥,提到这座大桥,新津人民赞不绝口。因为它不仅便利了人民的来往,也是绝美的打卡地——五津廊桥。时光回到2000年左右,新津的彩虹桥应运而生,它就是现如今五津廊桥的前身。据说这座桥是由当时的南河新城开发商修建的,目的是便于南河两岸的人们往来。在没有桥的年代,南河南岸的商贩们只能坐船从河对岸进城贩卖商品。彩虹桥的建成,为南河南岸的人们带来了便利,进城卖菜的商贩每天都会挑着扁担沿着桥头一路叫卖直到摊位……
从以前的县级班车到如今的地铁十号线通向新津;从黄巴儿到如今的新能源汽车;从彩虹桥到如今的五津廊桥。从二十一世纪初期到至今,新津的城市走过了二十四年的风雨,新津也见证了我二十五年的成长。我的家乡新津也正在昂首走向未来!
欢迎赐稿,邮箱8199425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