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滨海城市新地标 | 2023陵水环潟湖驿站设计邀请赛获奖公布及作品展

文摘   2023-10-20 12:38   北京  


陵水环潟湖驿站设计邀请赛汇集各地的建筑师、设计师,带着独特的建筑思维和设计理念来见证陵水的多样性未来,通过竞赛的形式将陵水的另一面展露出来。

想了解更多陵水环潟湖驿站设计邀请赛详情请点击:竞赛首发 |「潟说陵水」2023陵水环潟湖驿站设计邀请赛正式启动
为了打好产业转型升级翻身仗、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肩负起传承、保护、发展疍家文化的重任,聚焦疍家民族特色,打造高水平旅游吸引物形成旅游新业态,陵水政府开展潟湖生态修复工程,将通过沿新村潟湖建设驿站、观景平台,打造高品质环湖旅游带等。
同时陵水环潟湖驿站设计邀请赛也是为了改造潟湖环境生态景观,为新村镇潟湖周边营造生态人文驿站空间打造可持续的新公共建筑场景;挖掘新的业态入驻潟湖,与在地人群、空间、文化产生共鸣,吸引更多业态入驻;文化存续,保护潟湖人文历史场景记忆。
新村港潟湖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东南部,港口窄内宽,避风条件好,是国家中心渔港,这里拥有独特的疍家民俗文化和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主办方前期多次走访陵水新村港,并调研环潟湖12个驿站点位,最后选取了5个符合本次竞赛点位筛选原则的亮点驿站,作为竞赛一期建筑设计竞赛内容。竞赛启动后携五组设计团队在2023年6月17日一同前往驿站点位踏勘。
踏勘现场

点位分布图


一号点位:渔港码头

点位特点:位于新村渔港交通重要枢纽丁字路口处,场地空旷四周无遮挡,且面对潟湖,观赏性高。


二号点位:废弃老盐场

点位特点:陵水老盐场作为目前场地保护区域,有历史保护性,老盐场周边是独特的留存许久的珊瑚地,观赏性强。


三号点位:桐海村地块

点位特点:此地块为桐海村一商业用地,面积较大,场地视野开阔,沿线骑行环线可直接看到此处,场地位置也可眺望海景。


四号定位:走客村地块

点位特点:位于走客村一路口处,附近无建筑遮挡,视野开阔、地形平坦,田园风光资源禀赋较好,场地周边有庙宇类人文景观,可在此了解当地文化。



五号点位:南湾村地块

点位特点:位于自然景观红树林保护区人行栈道旁,场地周边设有庙宇类人文景观和民宿,活动范围扩大。


从陵水出发,邀约TAB太不建筑、三文建筑、巳己建筑、犬摇建筑、反正建筑5支优秀团队参与,共计七周时间(自建筑师踏勘日起计算)进行驿站空间的提升与营造。从建筑的空间创意、材料的合理运用、文化的创意传播、多元业态的完整规划等各个角度入手,打造集在地属性和功能适用性为一体的多元活动空间。



2023年8月4日组织线上方案汇报答疑会和评选会,五组优秀建筑团队进行了精彩汇报,并对陵水主办单位代表团提出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答疑。

线上方案汇报答疑会

五组设计团队经过七周的踏勘、调研、走访以及设计,走入竞赛的最后评审阶段,在活动截稿后由Terrence Curry、孟凡浩、王求安、王旭四位评委及陵水在地专家对作品进行了专业评审,统一对入围赛团队进行评分,经过综合的分析和评比,TAB太不建筑的设计符合在地性、整体性、落地性的评审标准,最终确认获得驿站整体设计奖的团队为——TAB太不建筑。

获奖作品展示
A. 3号点位—潟湖绿堤
太不建筑对三号点位进行设计并命名为“绿堤计划”,计划主打的是从灰堤到绿堤,通过单体建筑在关键点位的示范,带动潟湖沿线的整体环境提升,营造“潟湖绿堤”这一新名胜,促进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
“绿堤计划”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生态化改造路径,政府带头,村民参与,通过点状针灸实现全域推广。
潟湖绿堤是潟湖旅游的中转站及集散地,以服务周边的游客为主,同时可以服务周边几个村落。以日常休憩为主,兼顾节日市集活动。“家”与“客”的共生,日常与节庆的交融,打造的是游客驿站+村民客厅日常休憩+节庆市集相结合的商业模式。

在商业运营上,营收主要来自:陵水传统特色小吃售卖;旅游租赁服务;活动包场。
建筑平面图
功能流线

街景设置

竞赛专家精选评语

A proposal where its modesty is its strength.When built is has the possibility (depending on how the design is developed) to look as if it truly belongs there.

——Terrence Curry

潟湖绿堤以通透的界面朝向湖面,与场地特征相契合,具备高度的完整性和出色的落地性。

——孟凡浩

绿堤让驿站消隐于环境之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与样板作用。

——王求安

潟湖绿堤的构思巧妙,设计亲民,落地实施性强,未来可以有多种延展可能性。

——王旭

潟湖绿堤设计思路亲民,整体设计与周边环境融合,氛围感强,可落地性较强。
——政府评委

B. 5号点位—潟湖舞台

太不建筑在自然与人文风景之间,建立一个展示的聚点——潟湖舞台。观山、观潮、观演,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在此汇聚。

立体游览路径道路与村落、潟湖等主要景点串联,流线迂回、逐步登高。创造多样的观看点位,让风景逐步在游人面前展开,错动平台与林间空地容纳观众,为村民和游客提供公共性的表演活动场所与舞台,将分离的景观要素编织成一个整体,在此点聚集,共时呈现。

设计理念
总平面图
平面图

建构理念

竞赛专家精选评语

A modest and simple solution, it responds to most of the cometition criteria.The proposed use, location and conceptual design is both practical and feasible.

——Terrence Curry

设计巧妙地融合了周边红树林和椰林的自然环境,形成一种对于地域特色的示范。方案完成度高,具有出色的实施可行性。

——孟凡浩

潟湖舞台是一个很好的景观建筑,充分考虑了看与被看的关系。有很好的聚集感让游客停下观演。

——王求安

潟湖舞台的设计方案亲民,落地性强,造价经济,可延展、空间大。

——王旭

设计亲民,室外平台融入周边环境,人群聚集氛围感强,能体会当地的风情文化。
——政府评委
恭喜TAB太不建筑获奖,同时也感谢评委和其他参与比赛的优秀团队。经过五个团队精心的设计与规划,将为陵水带来无限的可能。接下来让我们欣赏其他优秀团队的比赛作品。(团队及作品展示不分前后)
#01 三文建筑
以草绿、山青、天蓝、碧水为绿道建设奠定优越生态基底为支撑,以疍家独特海洋人文为核心驱动,结合国际潮流、艺术活力与智慧新颖为核心抓手,打造主题特色鲜明、功能布局完善、公共服务健全、治理机制科学、区域边界合理、带动区域经济特色发展。

A. 2号点位—Alice盐屋
打造集观景、休憩为一体的环湖驿站,潟湖文旅打卡地。
在“Alice盐屋”的设计中,以“游廊”为线索,开放与独处、自然与人工,构成相互环绕的空间体验。人们短暂逃离城市的喧嚣,休憩之余穿行于建筑之中,看到不断变化的林地景观,感受到一种被自然与记忆拥抱的游戏空间。
平面图
总平面图
剖面图
一层平面图
效果图
B. 3号点位—“一叶舟”
三文建筑围绕陵水疍家的核心“以舟为家,以渔为业”展开设计。
一叶叶小小的渔船停靠在湖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桐海村沿湖而建,生产生活与水密切相关, 舟代表桐海村这种生活方式的传承。
平面图
精神地标、水岸市集、骑行公社、“海边捞”酒馆,以轻投入的方式迅速激活,运营前置,低维护。
效果图
形体演变
一层平面
二层平面
轴测图
正面图
背面图
侧立面图
剖面图
效果图

竞赛专家评语精选

An engaging form.the overall form, and resulting spaces feel appropriate to the location and reference traditional forms.

——Terrence Curry

盐屋在原有基础上提升改造,增加了趣味性和空间体验,建筑整体色彩有冲击力,与周边的环境既独立又融合,“动与静”的结合。
——政府评委

#02 巳己建筑

A. 3号点位—桐海驿·阁
以环潟湖旅游风光带服务为基本依托,以点带面,最大限度发掘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特色,探讨各种可能性,将基地生态与文脉紧密结合。
巳己建筑根据桐海村的独特地理和区位条件,直接从自然环境出发赋予建筑最大的体验感和地标性。为突出建筑的地标性,设计将底层架空用作休憩和自行车服务功能的同时,观景平台的高度也提供了远眺海面的可能性。
体验感对于视野的要求客观上将建筑的朝向分为两部分:朝向外海的观赏休闲功能以及朝内海的休憩公共功能。白色混凝土的材料和玻璃的对比使得蓝天白云、碧海白沙、红树林等自然景观更加突出。

浪漫观景,通过海景自然的塑造光与风的形状。

观景区
最大限度朝向景观面打开视野,观景主题轻餐饮。

轻餐饮区
停车管理·问询服务,设置自行车停车点位,并提供相关的管理问询服务功能。

停车管理·问询服务区
休憩功能,底层架空在节地的同时,省出大量空间作为休憩庇护的场所。

休憩区
B. 4号点位—走客驿·亭
巳己建筑针对走客驿设立了经济与落地计划:除用地范围内的驿亭外,打造具有乡村多功能服务广场的费用,成立共建区域,包括中心广场,遮阳棚架、道路基建等,可通过出具乡村振兴基金申请文件,申请经费。
营造多功能广场业态和驿站业态,建立场地租赁、美食节、艺术节、海产展销、创意市集、宴会、寺庙活动、休闲茶铺、庆典广场、棋牌茶饮等旅游服务+社区服务,以及自动售卖和自行车租赁服务。
从田园看空间效果

中心广场空间效果
广场包括:节假日庆典 ·宴会· 美食节、休闲广场 ·音乐喷泉、创意市集·特色农产品展销、休闲·棋牌·茶饮、停车管理·问询服务、观景平台·售卖·卫生间功能。可以满足村民们的各种需求,非节假日以及旅游淡季可作为本地村民休闲娱乐的“社区活动中心”。
活动区域

音乐喷泉

竞赛专家评语精选

走客驿·亭整体以榕树枝条构筑的圆形生态广场,增强了该区域的功能性和目的地属性,设计风格亲民,同时具备出色的可实施性。

——孟凡浩

桐海驿·阁是一个很优雅的地标建筑,考虑各个方向的美感,底层架空遮阳等功能考虑完善。
——王求安

#03 犬摇建筑
犬摇建筑“以艺术之名”将潟湖驿站与环潟湖艺术节相结合,并分析出潟湖本身具有的体量小,展览地点维护成本相对较低,自行车环岛相较于渡轮和公交更加自由、环保,更方便游客深度游,有较强的线性线路引导性等优势。
并对驿站业态作出了分析,并分为休息与补给、艺术展陈、活动场地、网红打卡、区域性地标五个板块。
A. 1号点位—御风灯塔
码头,一个需要乘风御风的地方......
点位一位于环湖自行车路线的起始点,距离疍家渔排也仅几步之遥。在这里设置一座御风灯塔,可以成为渔排区域的地标性建筑装置,激活当地旅游经济。踏上灯塔也可将渔排一览无余。
意向图
B. 2号点位—追光博物馆
老盐场,无论是废弃的建筑还是海水早已褪去的珊瑚地都是时光的痕迹......
点位二是一座废弃的老盐场。这里是潟湖的过去、现在也会记录着将来。犬摇建筑将这里打造成一座博物馆,不仅是时光的记录者,也会将过去与未来的碰撞发挥得淋漓尽致。
意向图
C. 3号点位—踏浪礼堂
漫长的环湖,去哪里寻一座精神堡垒?
点位三位于环湖自行车道的三分之一处,在这里可以将潟湖的风光尽收眼底。犬摇建筑想在这里打造一座精神堡垒,鼓励人们歇下来再出发,无论是漫长的环湖道还是漫漫人生路。
平面图
效果图
D. 4号点位—想云瞭望台
这里离海很远却可以离云很近......
点位四是五个点位中唯一一个拥有纯粹的村庄农田景观的点位。这里离海岸相对较远却更拥抱自然,远离海却可以眺望海。在这个有田有树有牛有云有海的地方,架起一座瞭望台,可以亲近天空、亲近自然、看见海。
意向图
E. 5号点位—嬉沙咖啡厅
点位五是距离红树林浅滩最近的一个点位,漫长的海岸线加上不可缺少的沙子元素,这座以沙为主题的建筑会带来沙地上的全新体验。
分析图
效果图

竞赛专家评语摘选

踏浪礼堂大看台的设计具备独特的标识性,在户外提供了更多使用的可能性。同时嬉沙咖啡厅造型简洁,具有一定的标识性。

——孟凡浩
踏浪礼堂造型简洁但标志性强,空间设置巧妙,与地块结合紧密,材料选择恰当。

——王旭

咖啡馆方块外形与在地现有民居能有很好的呼应。螺旋楼梯屋顶让游客具有瞭望与打卡功能。

——王求安


#04 反正建筑
A. 3号点位—桐海村地块
三号点位居住区占比轻但集中,周边空阔,双向景观,自然景观极佳,超20种红树林树种在此扎根成林,宛如一片绿毯铺展开来。作为潟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中的重要一环,退塘还林还湿工作带来了看得见的生态成果。
效果图

建筑分析

剖面图

竞赛专家评语精选

建筑整体形态很好的适应三角形地块,流线与服务功能基本合理。

——王求安

桐海村地块建筑造型简洁流畅,色彩明亮,识别性强,室内外空间设计巧妙,体验感较好。
——政府评委



参赛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参赛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但大赛主办方及冠名企业可以行使除署名权外的其他版权权利,包括但不限于无偿对竞赛作品进行再设计、使用、复制、生产、展示、出版和宣传等,且对所有参赛作品拥有展示和宣传等权利。


此文件版权属于SMART度假产业智慧平台、AIM国际竞赛组委会所有,未经SMART度假产业智慧平台、AIM国际竞赛组委会书面授权,任何企业、网站、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镜像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文件方案内容。经公司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SMART度假产业智慧平台、AIM国际竞赛组委会”,同时不得将稿件提供给任何第三方,违者公司将保留依法处理的权利。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合作和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info@design-smart.net

2023陵水环潟湖驿站设计邀请赛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陵水黎族自治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
陵水县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SMART度假产业智慧平台

AIM国际设计竞赛


SMART出品团队 

出品人

王旭/刘昕

总统筹

高怡颖

商务统筹

史丹

项目经理

孙玉娇

媒体推广

潘冠、赵思禹

视觉设计

姜依萌

特别鸣谢 
AIMER青年建筑顾问:汪丹惟
影像素材提供:李国玉
渔排视频拍摄:张齐翔



以国际性设计竞赛 聚合创意能量
一键关注AIM 发现广义设计的无限可能



灵感征集
你总有心分享 这里懂得欣赏

你可以添加「AIM国际设计竞赛 小A
微信号:AIMXMS
将关于设计的一切分享给我们
也许下一篇就来自于你的推荐

AIM competition
AIM始于 2010 年的中国北京,是由一群拥有激情和活力的中外建筑师发起的年度国际性设计竞赛,致力于为文旅文创乡创行业提供拥有兼容性、持续性、生产性、生长力的内容产业及创新人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