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M分享 | 薛名辉:学科守正迎接机遇 教育创新面向未来

文摘   2024-05-31 18:17   北京  

编者按:


当建筑行业的增速在波动之中趋于下滑,当房地产进入下行市场,建筑学这门历久弥新的学科其内涵和价值是否需要被重新定义?当下设计教育的核心价值和基本方向如何把握?


AIM邀请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薛名辉,他坚持设计教育创新,致力设计理论研究,关注社会设计实践,立志在设计教育领域”破浪前行“。他将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的教育模式分享设计教育的守正创新之路。



点击查看演讲视频


在当今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设计教育一直处于演变之中,在适应、追随社会需求的同时,其本身也面临自我认知的危机。设计学科及其行业的边界一直在不断改变,我认为现在是需要重新定义其内涵和价值的时期。那么,当前设计教育的核心价值和基本方向到底应该如何把握?行业运转和专业教育的既有模式能否突破?这都是我们需要关心的问题。因此,我整合了报告的题目:设计教育的守正与创新,对该时期整个行业和设计教育产生思考。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我们经历了四次工业革命,现在是工业4.0时代。这个时代既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又是一个糟糕的时代。2022年,全国的建筑业规模持续扩大,创新驱动加强,结构调整加快,模式变革加速,行业竞争加剧。虽然建筑行业仍占据支柱产业地位,但仍面临增速在波动之中趋于下滑等问题。

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回到教育话题,教育模式发生了很多变化:风景园林的一级学科被取消,设计学领域增加交叉学科等。2023年,学科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乡村振兴学”首次出现并落户山东财经大学,学科需要定期编制学科发展清单。技术的进步给设计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教育的深层变革既是转型的需要,也为学科发展带来重大的调整。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先抛出我的观点:弘扬设计学科的优势,转变设计学科的劣势。即我们要保持自信,但是不能盲目自信。我们需要守正创新,用学科守正去迎接机遇,用教育创新去面向未来。

建筑教育的守正创新内涵

在守正方面,我希望在通识教育、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四方面去尝试守正。首先,对于专业来说,我们希望能够从通识、通智、通用这三个角度去做开放性的知识架构,因为单一学科专业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哈工大建筑与设计学院为例,学院在校内承担历史文化和艺术修养两大板块的通识教育内容,希望学生通过主修课程的学习能大力地加强学生的通智,同时,我们增加了10学分的跨专业通用辅修模块,用于增强学生的开放知识架构,这是我们在通识方面做的内容。

通识 \ 通智 \ 通用——开放知识结构
其次,在专业能力方面,我们一直在强调一句话:虽然建筑师未必是你今后的职业,但走出校门需要你具备一颗设计师的匠心。以哈工大建筑学专业毕业要求为例,包含37条标准,涉及到学生的分析能力、社会问题研究能力,也包含专精的复杂问题解决能力。这37条标准是学生走出校门应该具备的知识素养。

哈工大建筑学专业37条毕业标准
在职业素养方面,建筑师或者是建筑人才是一个简约而不简单的职业。我们希望同学既要有单兵作战的主体意识,也要注重团队协作中的沟通能力,我认为这一点对当今的人才培养来说非常重要。在社会责任方面,我们希望培养杰出人才的道德情操,通过思想引领、价值塑造、德才兼修、传承激励,从而打造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的一体。


除了内涵守正之外,我认为还需要再做很多创新。创新体现在学科交叉,体现在广义设计,体现在行业拓展和教育延伸。王建国院士曾说:“我们要以更全面和更具知识交叉融合的专业能力应对不确定的未来就业场景。”这话在当今非常的中肯,我们希望通过专业的交叉融合发展去应对社会和行业的变革。

哈工大建筑与设计学院现在除了建规景专业外,还包含环境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我们希望能够在科研上对标国之重器,心怀国之大者,面向国际民生。通过人居平台融合促进学科思考,通过设计融贯计划寻求共同发展,在教育共同体上做到同向,在行业共同体上做到同行。

校企共同体同行


END
编辑:路佳齐
排版:路佳齐
本文来源于AIM建筑师的使命:广义设计论坛分享
部分图片源自嘉宾分享文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灵感征集
你总有心分享 这里懂得欣赏


你可以添加「AIM国际设计竞赛 小A
微信号:AIMXMS
将关于设计的一切分享给我们
也许下一篇就来自于你的推荐


AIM competition
AIM始于 2010 年的中国北京,是由一群拥有激情和活力的中外建筑师发起的年度国际性设计竞赛,致力于为文旅文创乡创行业提供拥有兼容性、持续性、生产性、生长力的内容产业及创新人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