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M分享 | 『广义策展操盘手记』怎么让海上城市焕然一新?

文摘   2024-07-03 11:05   北京  





2023年8月21日,陵水黎族自治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陵水黎族自治县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携手AIM国际设计竞赛SMART度假产业智慧平台启动陵水疍家海上渔排国际建筑设计竞赛,诚邀全球设计机构参与,围绕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港潟湖水上渔排村落展开建筑设想,共同畅想陵水疍家·海上游牧之歌。



活动持续3个月,11月21日截稿、12月5日公布获奖成果10份获奖作品,36份入围作品,100+份优质建筑设计作品,500+人参与,168小时线上持续投票,59074大众投票数。竞赛期间AIM携手参赛者一同寻找海上疍家渔排的破题方向、并参与线下工作营对现场进行实地踏勘活动。与各位建筑大师深入交流,找寻独特的疍家文化和现代文明建筑之间的契合之处,灵魂深处的灵感碰撞,每一个优秀作品的流露着对疍家文化的尊重以及对未来海上城市的向往。


▲竞赛先导片


▲竞赛理念篇






陵水疍家渔排设计竞赛的参赛作品和团队,让我们看到了年轻设计师们对这一传统生活方式活化石的关注与畅想,既体现了对在地文化的深度调研和尊重,又体现了年轻一代对传统空间及生活方式的有机更新与活力创新。在单体建筑改造赛道,设计师们给出了非常实用又尊重成本限制,在有限的条件内,创造了更好的居住体验,让海上旅居成为可能。在公共空间设计赛道,也让我看到了非常多元化的创新体验方式,引发了大家对这一海上奇观从生活到文旅的无限遐想空间。此次竞赛让我们看到了在有敬畏心有美好愿景的前提下,群体智慧创新为传统空间与传统文化带来的化学反应,让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年轻设计师加入我们,不仅关注形式创意,更把设计思维应用在从文化到运营更广泛的体验维度中去,从狭义设计走向广义设计!

——王旭

AIM国际设计竞赛组委会主席

陵水疍家渔排国际建筑设计竞赛出品人




陵水新村港的最美海湾孕育着疍家文化,是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疍民以海为生,以舟为家,每日靠着大海的馈赠生活,以渔业和海上运输业为生。新村港潟湖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东南部,港口窄内宽,避风条件好,是国家中心渔港。这里拥有独特的疍家民俗文化和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但是疍民也面临着生存和生活的危机,海边漂泊的生活受自然影响较大,而且生活便利性也受限,出行靠“渔船”,海面上也缺少娱乐休闲空间。因此为延续和保护陵水潟湖文化场景记忆,陵水竞赛的使命便显现了。






设计团队三次走访陵水新村港,并调研水上渔排、环潟湖12个驿站点位。为赛制和位置进行初步的调研,并结合当地的政策,找出适合陵水潟湖的设计切入点。



陵水政府潟湖“113”项目将环湖驿站作为重点打造项目之一,建设疍家文化旅游区,该项目把新村镇全域作为一个整体社区来打造,新村镇作为“主门户”、新村镇南湾村作为“南门户”,新村镇桐海村作为“北门户”。



根据《落实“六保”任务》中潟湖生态修护113工程的内容,致力于为新村镇潟湖渔排海上居民营造生态人文居住空间和可持续的新公共建筑场景。同时并下达“海洋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赋予陵水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主要示范任务。



同时我们调研时发现,疍民主要的出行依靠“海上出租车”,在渔船上,无论是买菜、工作、上学、甚至拿快递都要靠坐船。在海上还有固定民居、餐厅、加油站甚至还有派出所,这无疑是另一种维度的海上社区。目前,新村镇有渔排456户、船舶1475艘,有5000余人常年生活、生产在海上。



经过几轮踏勘之后,AIM组委会发现了陵水具备成为新一代国际度假产业城市的潜力,因此开始针对陵水环潟湖区域,展开了初步设想。


首先可以结合本地疍家文化特色,打造疍家文化国际建筑设计竞赛,对人文旅游资源及特色产业开发利用和保护,输出国际旅游形象,形成文化竞争力。


第二,从得天独厚的地理IP升级为国际声誉的文化IP后,通过系列竞赛,从建筑空间改造到产业内容激活,彰显疍家区域特色产业优势,实现客源市场向国际跃升。


第三,从传统观光转向乡村民宿旅游、策展型商业消费、疍家部落生态旅游等货源支撑的产业格局。




AIM组委会为了将海上浮城打造成优秀的“理想居住之地”和“艺术空间”,找到国内外优秀的案例进行拆分解析,找到陵水竞赛的破题点和切入点。将竞赛的意义最大化,找寻陵水疍家渔排的更多可能性。


AIM组委会在案例中以濑户内国际艺术祭建筑群、阿那亚社区、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为对标案例,找寻如何将地域文化的魅力放大,发掘出本身蕴含的价值。


濑户内分析出海诸岛旅游业的兴起其实是由于传统产业的衰落,年轻人口的外迁造成劳动力资源的空洞,而特色艺术与建筑的进驻让其实现了复兴。通过兴建美术馆、将艺术元素渗透至普通民宅,为濑户内海的诸岛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一案例体现了濑户内以不破坏岛上美景为前提,让建筑物与周围自然美景融为一体,因此便有了陵水的“保护在地文化”的竞赛原则。



阿那亚案例解析出网红社区配套设施建设,从中感受中国目前最成功的以“社区”为主题的地产海边乌托邦的魅力,并为陵水的公共社区营造提供了借鉴。




越后妻有艺术节将艺术作为桥梁,农田作为舞台,连系人与自然,并探讨地域文化的承传与发展,发掘地方蕴含的价值,发挥地方潜在的魅力。并利用原有的废弃空间,赋予土地新的生命。这一案例让AIM组委会明白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因此保护疍家非遗文化,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成为了竞赛的关键之一。





随着考察的结束,以及对国内外经典案例的分析,竞赛初步建议书出炉,初步设想将陵水疍家部落从具象化的精神公共建筑走向国际型理想社区。共设计出三个阶段达成目标。




第一阶段,构筑疍家文化,公共场景建筑,一个地方建筑就是一个IP,塑造一个新的疍家文化新场景精神建筑;第二阶段,赋予建筑空间,商业消费意义,结合海上浮城植入内容,创新场景培育未来消费业态,吸引民宿业态或生活品牌;第三阶段,发掘消费业态,营造理想社区,通过全域策展导入,公共艺术装置及展览活动串联全域文旅产业发展。



AIM组委会分析出的疍家文化具有稀缺性、独特性、国际性,因此竞需延续和保护持续了500年非物质文化场景记忆,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输出;利用疍家的特性吸引大量客群体验新生活方式,带动多元产业体系转而实现产品变现;并把疍家文化带出国门,发展国际性,利用文化产业体系优势,由地理IP转化为文化IP,打造国际旅游形象,形成核心竞争力,达成市场从国内到国际的跃升。




竞赛的初步设想以及赛制的雏形被建构出,AIM组委会围绕竞赛背景、对标案例、主题演绎、竞赛组织等框架制作出建议书并向政府端进行了汇报,根据政府政策同步进行细节的打磨和修改,从而制作出具有意义且多重收益的竞赛方案。







AIM组委会以代表性、观赏性、保护性为关键点位筛选原则,挑选出一村一点,风景代表性、建筑文化保护作用的点位作为亮点驿站,通过邀请赛和公开赛对潟湖沿线选点展开设计,走进潟湖居民的日常生活,将提升潟湖人居环境生活质量,打造可持续的生态居所为主旨,一同寻找陵水疍家文化的更多业态可能性。



PART1 

2023陵水环潟湖驿站设计邀请赛‍‍


从陵水出发 潟说环湖生活

集合国内外优质设计作品

打造理想中的空间和部落


邀请赛邀约了国内外5家具有丰富建筑设计经验的优秀设计团队根据潟湖的点位定向设计,包括:Tab太不建筑、巳己建筑事务所、犬摇建筑事务所、三文建筑何崴工作室、反正建筑事务所。通过建设自行车道,串联起环潟湖的自然生态、风景、运动场、村庄、校园等资源,形成满足本地居民、学生、教职工、游客等人群的休闲空间、漫游空间和运动赛事活动的场所,提高游览交通便利性、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流互动,汇聚人气。 


lineup

阵容

参赛团队


向左滑查看更多


环湖旅游带建设工程项目是为了让周边居民创造更加优美的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打造运动绿色开放空间,建设时尚且简洁的环湖景观,全面展现陵水的独特风情。


本次竞赛释放出环湖5个更加符合点位筛选原则的亮点驿站,作为竞赛一期建筑设计内容。分别位于:新村港码头、桐海村、南湾村、走客村。


环潟湖驿站设计邀请赛要求参赛团队围绕驿站新建类、改造升级类进行设计。即在规定的场地红线内进行驿站新建,需有基础驿站功能,并充分考虑驿站建筑内部空间对后续业态运营的功能辅助性,在保留原有建筑外立面的基础上内部可做结构的提升改造。


每个设计团队都根据设计要求提交了两份驿站设计成果。并组织了线上方案评选会,五组建筑团队依次分享设计理念和建筑方案,评审团进行线上评选和打分,驿站整体设计奖团队的获得者也就此产生。


PART2
2023陵水疍家海上渔排国际建筑设计竞赛

围绕疍家文化,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收集各界想法齐聚一堂 ,传咏在地文化

2023陵水疍家海上渔排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为公开赛,以“陵水疍家·海上游牧畅想”为竞赛主题,面向全球进行作品征集,集结全世界最具创意的艺术设计方案邀请国内外建筑设计师,深度挖掘陵水疍家文化底蕴,以疍家渔排为载体,围绕渔排民居及渔排业态等功能设计,为这座百年历史文化聚落打造全新的文化输出口,为顺应政府需求的同时为新村镇潟湖周边及渔排居民提升生活质量,建造可持续发展的多样化公共空间,最终与在地人群、空间、文化产生共鸣。


陵水疍家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竞赛要以延续和保护陵水潟湖文化场景记忆,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输出为出发点,打造可持续的生态住所,在保护潟湖在地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同时,吸引更多的业态可能性。


活动开启之前,AIM组委会进行反复踏勘,与专家团队进行多次沟通,不断修订、打磨竞赛规则和议程,保证竞赛赛道设置、点位选择合情合理,符合建筑竞赛标准,不会引发争议和歧义。


竞赛规则经过了专家组缜密的沟通和调整,确认了评分标准、设计要求、奖金设立、赛程的时间以及线下踏勘的点位等信息。保证建筑设计是对整体空间进行系统性设计优化,打造匹配陵水新村潟湖的特色新空间形象,设计赋能,对空间及业态进行统筹谋划,提供可支撑陵水新港村乡村振兴的新品质内涵。


并邀请国内知名艺术家设计大咖担任评委,包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路、重庆尚壹扬空间设计创始人谢柯、国内知名建筑师高鲁东、AIM国际设计竞赛组委会主席王旭、以及陵水政府评委。竞赛“智囊团”成立,不断激发参赛者创造力,并在专业角度对竞赛的作品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共同为陵水打造艺术文化集散地。

lineup

阵容

专家评委


向左滑查看更多


竞赛的评分标准主要分为,在地性、整体性、落地性三大标准。确保建筑设计方案能与在地文化资源高度结合,与陵水新村潟湖本身规划及设计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设计后续的落地可操作性,从而提高后续进驻的空间业态闭环能力。


赛道设置分为渔排民居改造和公共空间营两个赛道,均是把疍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为落脚点,在现有基础上对水上渔排民居进行升级改造设计以及公共空间营造。但是考虑生态环境,我们也要求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环境保护污水排放、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等因素。


随着竞赛内容的敲定,竞赛正式上线AIM国际设计竞赛官网,并向全球范围“广撒网”,利用权威、业内、大众媒介资源进行全波段的邀约,并定向邀请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系导师及学生参与此次建筑竞赛,为之后的建筑生涯背书。


2023年9月16-17日,AIM竞赛组委会在报名选手中进行招募,将国内外优秀建筑师、学生汇聚于海南陵水,并邀请了新村镇政府、旅文局、环保局、发控集团公司、文旅产业联合会、疍家渔排协会、苏州数智科技公司等组织代表,开展了一场深入疍家民俗文化,实地踏勘新村港潟湖渔排的建筑设计Workshop。


同时为了给参赛者们更多优质的建议和灵感,组委会邀请到了建筑专家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薛名辉,国内知名建筑师高鲁东,康奈尔大学建筑学硕士、美国注册建筑师汪丹惟,AIM国际设计竞赛组委会主席王旭,携手参赛者走进疍家文化,深入竞赛场景,提出关键意见。


WORKSHOP工作营旨在深入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新村港,考察当地地形特点、建筑形态与疍家民俗文化。并由导师分享案例、提供设计思路,同时指导成员进行头脑风暴,次日根据成员踏勘的成果方案进行针对性指导。

此次线下训练营以共创形式快速破解难点找到合适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参营人员深入疍民日常生活场景,密切接触传统历史文化,挖掘公共空间构成现状。真正走入疍家的所处环境,设计作品才会足够贴切疍民的需求,产出具有温度的方案。

lineup

头脑风暴

工作营环节


向左滑查看更多





AIM组委会邀请专家导师为各位选手提供有效建议,不仅提出当地气候面临的挑战,还分析了陵水目前商业化形态同质化现象,为参营人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要点。


成果分享会是为了让参营团队根据实地踏勘的所见所感综合导师们的意见建议进行初步的汇报,不仅能避免设计思路的偏颇,还能了解到设计中容易忽略的信息,这不仅提高了作品的质量,也为作品的落地性打了坚实的基础。



lineup

成果分享

工作营环节


向左滑查看更多


工作营活动期间组委会安排了全时段的直播,从踏勘到成果分享,总共进行了11小时的全程直播,让线上的参赛人员也参与到工作营的活动中,也为接下来的设计作品提供灵感影像留存。并为参与此次工作营的选手和嘉宾们准备了“陵水疍家”的专属文创礼包,为WORKSHOP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两天的时间里,参营成员从感官体验出发、沿着陵水文化内核深入、展现出快速设计表达的能力,与领导专家和团队一起探讨碰撞,为陵水疍家渔排带来更多设计上的可能性。



竞赛持续三月,从盛夏行至秋冬,优秀设计师及团队经过了线下踏勘工作营以及持续答疑等阶段,在截稿日期之前将作品提交至官网。AIM组委会在截稿之前以倒计时的形式提醒每位参赛人员,保证每位参赛者都在规定时间之内提交作品,这不仅对作品负责也对公平负责。


竞赛截稿后,共征集百余份作品,AIM组委会在第一阶段专业评审中评出三十六强入围作品。并给参赛作品一周的时间进行大众投票,评选出“大众人气奖”,并保证竞赛的公平性,持续在后台监控数据,以防“刷票”行为。


经过持续两周的专业评审以及大众投票,终审评委针对两个赛道共评出十组获奖作品

赛道一评出:渔排居民建筑整体提升奖1名,渔排科技低碳设计奖1名,渔排模块系统组合奖3名;


赛道二评出:渔排社区整体营造设计奖1名,渔排生态可持续设计奖1名,渔排公共空间设计奖1名;另外通过官网投票诞生大众人气奖1名


陵水是富于内容与活力之地,在这里,AIM组委会携手参赛者经历了天马行空的超现实主义情景、直达心灵的奇旅仙境、感受乐观热情的风土人情,将珍贵回忆与收获植根于陵水潟湖的美丽之处,创造自然世界与建构世界和谐融合的家园。

▲工作营回顾视频


自竞赛发布以来,全网收录 350+ 专题报道。受到权威媒体官方媒体大众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持续报道,汇聚全国范围媒体矩阵,报道层面多,地区覆盖广,影响力大,累计触达人群 1000万+



报道形式涵盖原创深度稿件、资讯新闻、创意视频、专题直播、图文报道等,传播形式丰富,在精准进行行业与口碑传播的同时,兼顾大众跨圈传播,扩大陵水疍家海上渔排国际建筑设计竞赛的知名度,吸引更多建筑设计师参与竞赛。大赛社群及微信朋友圈推广动作 450次,直接辐射高频人群30万人次


邀请美国一级注册建筑师、常青藤高校毕业建筑师(汪丹惟)进行全程竞赛指导与传播联动小红书建筑社群与设计人才,进行口碑营销。全球知识雷锋建筑设计社群30+社群渠道,精准化传播。设计行业35+社群,竞赛回顾声量传播。


疍家人世代以耕海为生,定居于漂泊大海,过着以天为帐,以海为床的生活,漂泊的生活如“蛋壳”般脆弱。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陵水疍家的海上村落也被人所发现,凭借着独特的场景和历史文化,让更多的游客对这里心存敬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疍家人离海上岸,疍家文化也面临着消亡。因此为了适应发展的趋势,陵水疍家海上渔排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从疍家民居改造升级和公共空间营造两方面进行了公共开招募并评选出了优秀且具有落地性的作品。为陵水未来业态带来了多样可能。


竞赛第一周期结束之后,即将开展陵水潟湖渔排改造项目概念方案设计落地策划,以“轻介入、大叙事”为要点,对疍家民居和公共空间营造的成果进行初步的筛选,打造既能体验疍家文化风貌又能休闲娱乐的水上街区。通过优秀作品的征集改造一方天地,AIM的使命便是如此了。





AIM征集
AIM正在进行“建筑+”跨界话题讨论,
诚邀您扫码填写下方问卷,

并分享、传播给更多人。
此次问卷调查希望收集

您对建筑师跨界、转行,
以及AIM竞赛平台的宝贵建议。
将您的想法告诉我们
也许下一个与跨行业大咖
直接对话的机会就属于你

添加小A,加入AIM社群
一天分享一个设计小知识

- END -
撰文 / 赵思禹
编辑 / 李楚薇
版式 / 赵思禹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删除




AIM competition
AIM始于 2010 年的中国北京,是由一群拥有激情和活力的中外建筑师发起的年度国际性设计竞赛,致力于为文旅文创乡创行业提供拥有兼容性、持续性、生产性、生长力的内容产业及创新人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