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亞州各地近年對木刻版畫實踐的關注,是展以「解/拆邊界:亞際木刻版畫實踐」(Debordering: Woodcut Printmaking Practice in Inter-Asian Context) 為題,展出12組來自東亞各地藝術家/藝術群集(art collective)的作品。展覽提出「解/拆邊界」(debordering)此一問題意識,旨在勾勒藝術實踐之於解構(de-construct)或拆除(dis-mantle)邊界的潛能,並期望與實踐者們共同開拓一種「亞際互聯」的批判視野,探討深化對話和合作的可能。
「劃界」(bordering),是指一種系統性地將民眾或地域劃分為不同陣營的政治操作;在此,「邊界」(border)可以是「有形」(tangible) 或「無形」(intangible);前者見如國與國之間的邊境線,後者則常見於排外的民族主義/種族主義話語與及針對個別群體的不平等政策與歧視標籤。
從「邊界研究」(Border Studies)的觀點,「邊界」的構成往往涉及多重因素,或來自統治權力由上而下的操作,或涉及在地的社會文化及至其地緣政治上的獨特定位。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中的「邊界」也在不自覺中構成一定的分化效應,比如「新自由主義–資本主義」透過推動個人化的功積追求與競爭意識,讓人們更難集體地看見彼此,合作共存的空間亦因而漸漸被壓縮,構成個人層面的「邊界」。
於此,我們認為,無論是在人與人、地域與地域之間,由「邊界」所產生的矛盾正愈趨尖銳,所以應「如何『解/拆邊界』?」成了一個重要問題。不過,「邊界」的構成始終有其複雜性,需透過人們耐心的分析考察,在此,假如藝術具有探討多重矛盾以達至對話和理解的能力,它對於「解/拆邊界」的可能性又會是什麼?
對於這問題,我們不妨將視線置於近年出現在亞洲各地的木刻版畫實踐,並審視這些跨越不同地域的實踐呈現了怎樣的共通性?例如各地實踐者為何透過這媒介連結他人?部分又為何以小組/集體而非個人的方式進行創作?他們如何思考藝術與社會的關係?背後投射一種怎樣的想像?他們的作品背後又反映了那些普遍的社會問題?
另一方面,借台灣學者陳光興提出的「亞洲作為方法」,這些實踐示範了一個「亞際互聯」的可能方案,如他們的創作並不單只聚焦於個別的地域,同時致力連結不同地方的邊緣社群 。透過持續的交流與網絡建立,藝術家和行動者們正在創造一種嶄新的感性空間,這空間開啟平等的理念交流之餘,也讓不同地區的社會問題連結起來,導向我們進一步認識彼此。
我們期望這展覽能延續與各地實踐者和觀眾們的「亞際互聯」經驗,進而加強彼此對話,讓「邊界」在未來不再成為人們平等交流的桎梏。最後,是展得以順利舉行,有賴各地實踐者們的協力,我們特別感謝他們無私地分享寶貴的實踐經驗,使它成為人們的學習資源。祝願各地實踐者在未來繼續紮根社區,堅韌蔓延。
策展團隊
李俊峰、吳君儀、江上賢一郎
2023 春
注脚
1.近年東亞各地相繼出現對木刻實踐的討論,如在2018年「福崗亞洲美術館」策劃了「刻在黑暗中的光:亞洲木刻版畫運動1930s-2010s」(Blaze Carved in Darkness: Woodcut Movements in Asia 1930s–2010s),2022年6月台北藝術空間「立方」舉辦的「群體深鑿—集體創作作為形式」(Communal Work— Collective Carving As Form)及同年7月由吳君儀於香港策劃的「普遍與特殊:亞洲木刻群像」(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Woodcut Portraits in Asia) 。
2.例子見如印尼的「稻米獠牙」(Taring Padi)、馬來西亞的「龐克搖滾舍 」(Pangrok Sulap)、東京的「A3BC」、台灣的「印刻部」、香港的「點印社」、上海的「木刻波流」、韓國的「East Asia Ecotopia」、菲律賓的「版畫為民眾」(Printmaking for the People)等。
3.這裡,「亞洲」並不是一個劃地自限的身分概念,而是一個用以動態審視問題的分析框架,借亞洲本身在其社會、歷史發展的糾結狀況,探討彼此參照對話的可能性。
4.此一網絡的建立,可參見:狩野愛〈從東南亞傳播到東亞DIY文化圈的當代版畫藝術群集〉[東南アジアから東アジアに伝播するDIY文化圏の木版画アート・コレクティヴの現在],《RELATIONS》Vol. 9 May.2022。https://relations-tokyo.com/2022/05/06/ai-kano/
A3BC
成立於2014年,A3BC(反戰、反核的版畫藝術集體)以新宿無政府主義資訊站「不規則節奏避難所」為基地,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和行動者交流。A3BC的實踐以DIY(自己動手做)和DIT(一起幹)為理念,並受到「龐克搖滾舍」和「稻米獠牙」的影響。他們希望通過製作木刻,突破資本主義和軍事化的桎梏,開拓和平與自由的空間。
《分解》
2023 / 布本木刻 / 400 x 131cm
印刻部
成立於2019年,由一群對版畫有興趣並關注社會的朋友組成。成立初衷是以社會議題為主要命題,在共同創作與摸索的過程中,共同實驗集體創作與探索社會政治圖像的可能性。
《泊異非公民》
2020 / 布本木刻 / 90.5 x 64.5cm
製作:印刻部 × 境外生權益小組
刺紙
《刺紙》最初是一本如廁讀物,主編是陳逸飛和歐飛鴻,每期封面由不同的藝術家用木刻版畫印製,內頁則用家庭打印機完成,以粗糲的手工風格呈現內容,稿件徵集和形式會因主題而改變,同時也在廁所之中設立了投稿箱。《刺紙》通過少量售賣來維持日常運轉,以做期刊的方式作為連結朋友的一個途徑。
《刺紙》希望將木刻 + 做刊物這套工作方法帶到更廣泛和多元的群體中,迄今為止已經到過十六個城市/地區,舉辦的場地包括大學、藝術機構、社區站、獨立書店、自組織空間等。 2021年3月起刺紙編輯部同高壓俱樂部一起在廣州租下空間,客廳是開放的工作室,同時有閱覽室和住宿空間。
《刺纸古仔.第一回》
2022 / 錄象 / 2分16秒
製作:陳逸飛、歐飛鴻
話說一本名為《刺紙》的手工書仔飛呀飛,它的兩位編輯又與友人一起搗鼓空間搞事情,眨眼間,已過兩年,真係勵志。
點印社
點印社成立於2017年,受到A3BC和印刻部實踐的啟發。點印社由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共同踏上集體藝術創作之旅。 點印社希望通過版畫與DIY精神的結合,讓藝術家和公眾共同面對和應對社會現象。他們的一些主要活動包括與香港的外籍家庭傭工合作,以及支持「酷兒無國界」、「億萬人起動」和其他遊行等項目。
《頭文字P》
2022 / 凸版:膠版 / 每張 6.5 x 14.5cm,共9張
2022年點印社的展覽,由版畫印刷(printing)的P開頭,延伸成不同圖像,拼配展覽作品以作解說,文字或敘述或想像,又生成新的意義。
《邊食邊印圍爐聚》
2023 / 鋁盒直刻 / 84.1 x 118.9cm
搬到黑窗里角樓後,在飯桌上雕版、邊食邊印邊閒聊,成為了我們聚會的日常。一枱飯菜像是敞開的大門,讓人寬心坐下,搭枱搭嗲,圍爐取暖。是次邀請遠近朋友來,共構飯桌上的美食和回憶。
《想念的人和風景》
2023 / 膠版 / 每張10.5 x 14.8cm,共18張
離散是我們眼下的共同經歷,面對失去和改變的感受可能無以名狀。這次受亞洲藝術文獻庫邀請辦工作坊,以明信片為框架,透過圖像盛載思念,希望寄送給想念的人和地方,同時亦可互相交換,藉著創作感受彼此。
金億
金億(1956- ),畢業於弘益大學美術學院,是韓國繪畫與木刻版畫領域的資深藝術家。是次展出的作品《非軍事區》以兩韓交界的廣闊風景展現該地的空間氣質,回應分裂的現實與民眾強大的生命力。
《非軍事區系列》
《汶山都羅山和平世界》
2019 / 布本木版畫 / 150 x 57cm
《20180417板門店》
2019 / 布本木版畫 / 150 x 57cm
《鐵原白馬高地》
2019 / 布本木版畫 / 150 x 47.5cm
《鐵原鏃高地》
2019 / 布本木版畫 / 150 x 47.5cm
《鐵原站溪流》
2019 / 布本木版畫 / 150 x 55cm
《楊口亥安盆地》
2019 / 布本木版畫 / 150 x 52cm
《楊口頭陀淵》
2019 / 布本木版畫 / 150 x 56cm
《高城統一瞭望臺》
2019 / 布本木版畫 / 150 x 56cm
劉家俊
2019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目前為該系研究生。以版畫作為主要創作媒介,擅長描繪人物肖像的神態,在動盪的時代建構另類的視覺語言。近期創作嘗試深入研究木刻的特性,巧妙運用色塊對比與線條的表現來描繪影像。他於2019年獲頒香港版畫工作室「Hong Kong Fine Print」獎項。
《線的兩側是邊界系列》
《盧亭的骸骨與中英街》
2023 / 鐳射切割木版水泥倒模 / 38 x 27 x 2cm
「盧亭傳說」是一則香港本土神話,相傳盧亭是一種游走於海洋和陸地間的半人半魚生物,是生活於水陸之間的蜑家人祖先。盧亭被認為是香港本土文化中港人身份的隱喻,不論其亦人亦魚的形態或是水陸兩棲的生活環境,都隱喻著港人非此非彼、游走於不同空間拼搏生存的命運。
《邊界的形成》
2023 / 木版雕刻 / 46 x 38 x 6cm
在雕刻一條線時,我們刻走線的兩側而得到一條凸出來的線;
在製造一段邊境禁區時,我們失去了甚麼而又得到了甚麼?
《再見,香港》
2023 / 木刻油印、牛油紙、單頻循環播放錄像 / 尺寸可變
林樂新
林樂新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作品曾入選《第二十屆全國版畫作品展》(黑龍江省美術館,2013)並獲收藏,亦曾於《2015觀瀾國際版畫雙年展》(中國版畫博物館,2015)展出。林氏現為香港版畫工作室助理版畫師,協助印藝項目、合作計劃和教育項目。希望透過教育及推廣活動讓更多人了解版畫藝術。他的創作主要以木刻為媒介,圍繞自身面對的處境,刻畫疫症期間對異地家庭帶來挑戰和難題。
這麼近,那麼遠 — 孕
2022 / woodcut & image transfer / 32 x 26cm
這麼近,那麼遠 — 八月大
2022 / woodcut & image transfer / 32 x 26cm
這麼近,那麼遠 — 團聚時刻
2023 / woodcut & image transfer / 32 x 26cm
自從疫症爆發後,世界各地實行嚴格的隔離措施為免疫情擴散。對於中國與香港家庭團聚的生活亦充滿了巨大挑戰,因此我想藉著木刻版畫的媒介去記錄在疫情期間對團聚的渴望。這次作品記錄了三年疫症期間三次回家的片段。每次回家都需隔離7-21天不等。隔離後得到那張解除隔離通知書才可以回家。這幾張隔離通知書代表著中港兩地之間無形的界。我利用這三張除隔離通知書作為作品的時代背景,並分別用點刻木刻手法記錄太太懷孕到兒子出世及成長時間的三個片段。透過木刻點鑿照片的過程,再次拉近了我對家庭的距離,而且把模糊又真實的瞬間定格,紓解對團聚的情緒。
陳韋綸
陳韋綸是一位台北的版畫創作者。他的版畫表達他對於社會不公義的不滿,有時候他也為小誌封面及音樂演出傳單製作版畫。陳韋綸也是《亞際自組織木刻實踐圖繪》的作者與編輯成員。
《罷工一定成功》
2021 / 木刻版畫、T恤 / 30 x 45cm
2021年5月11日,面對公司一再以解僱會員與幹部、缺席勞資協商以及分割企業的方式打擊工會,美麗華高爾夫球場工人們宣布罷工。
在台灣發起罷工並不容易,美麗華工會抗爭尤其艱難。工會宣布罷工後,台灣疫情進入第三級警戒,政府宣布禁止戶外 10 人以上集會與其他防疫措施。在無法舉辦大型集會的情況下,儘管工人用盡高空靜坐、落髮及苦行等其他抗爭手段,加上球場暫停營業、新聞媒體聚焦新冠肺炎等因素,美麗華罷工變成一場與資方的耐力賽。
抱持聲援工人的初衷,作者刻製了「美麗華工人一定成功」的版畫,畫面中的工會幹部攜手拉起罷工糾察線,面對資方、警察與保全的威嚇與阻撓。作者後來將版畫帶至罷工棚現場,並且舉辦印製工作坊,傳授工人踏印技術,工人們則將版畫印製成T恤販售籌募罷工基金。
美麗華工會罷工堅持了105天,最終贏得被解僱幹部復職的成果,並創下台灣最長罷工的紀錄。
《武漢加油》
2020 / 木刻版畫、T恤 / 30 x 45cm
2020年1月,中國武漢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而封城,之後台灣與全球也被大流行籠罩。在台灣,政治人物趁疫情期間煽動反中情緒,例如政府官員堅持使用「武漢肺炎」一詞,或是前外交官散播謠言,稱一位滯陸的血友病童與父母是中國人,不應返台使用健保資源云云。
擔憂反中歧視在疫情期間正常化的趨勢,作者刻製「武漢加油」版畫,底下一行文字「Scream for the City」改寫自武漢龐克樂隊生命之餅〈Scream for Life〉歌詞,背景則是當地龐克聚集的「武漢 Prison」酒吧。之後作者舉辦工作坊,參加民眾可以免費將「武漢加油」印製於T恤或提袋。活動現場也與生命之餅團員以及武漢朋友們「雲乾杯」,透過線上會議了解武漢封城的情況,以及聆聽他們的感受。
作者呼籲以團結及友好對抗歧視,期待有朝一日能在武漢魯磨路上乾杯!武漢加油!
《黑白格象徵團結不是分裂》
2020 / 木刻版畫、T恤 / 21 x 29cm
2020年5月,臺灣鐵路局以疫情為由,研擬禁止民眾於台北車站大廳席地而坐。台北車站大廳是移工休假與朋友見面、遊憩的聚會場所,因此台鐵此舉引發移工團體批評是對移工的制度性歧視。
大廳地板是交錯的黑白格,前交通部長曾說:「淨空才能看清楚黑白交錯的美麗設計。」但是作者認為黑白真正美麗之處在於它在未納入移工需求的城市空間規劃中,給予異鄉人們暫時的歇腳處。
作者喜歡的龐克音樂中,黑白格恰好象徵團結而不是排除,例如英國樂隊「The Specials」融合了源自牙買加的ska與本地的龐克搖滾,他們在種族衝突激烈的當時呼籲族群團結,在唱片封面上,也使用黑白格象徵融合的精神。
作者以龐克音樂文化為靈感,刻製數個方形版畫,參加民眾發起的「坐爆北車大廳」行動,現場提供民眾選擇黑或白、印尼語、英語或中文標語的方形版畫,拼湊印製在自己帶來的紙張或衣物上。
木刻波流
「木刻波流」是一個流動的木刻版畫工作小組/一種流動的木刻版畫工作組織方式。小組成員通過攜帶部分必需的木刻版畫器材,結合不同地區社群的具體工作議題和在地物料/人力情況,以互助/互酬的方式與各地社群聯合開展木刻版畫工作坊。「波流」一詞為魯迅先生所編輯的一冊木刻版畫作品集序言中論及版畫風格承續時的用語,以此為名意在希望接續由魯迅先生開創的現代木刻版畫創作中聯合、實踐、普眾取向的波流。通過在國內與不同的朋友們一起舉辦「木刻波流」版畫工作坊,它期望能夠用木刻版畫創造更多的聯結與發聲的時刻。
《跨越圍欄的合作》
2020 / 紙本木刻、布本木刻 / 95 × 85cm
製作:木刻波流 × 西烏旗的牧民朋友們
自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隨著牧區私有化(「雙權一制」)政策的推進,牧區草原逐漸被鐵絲網圍欄分割成破碎的地塊,導致了蒙古族牧民游牧生活傳統的消失、草原生態環境的劇烈惡化、畜牧生產所面對的市場風險的提高等諸多問題。時至今日,已有越來越多的牧區牧民意識到了草原私有化和網圍欄建設所帶來的一系列嚴重的社會、生態、經濟問題,並且正在努力嘗試通過以發起和加入合作社的方式,在合作社的合法框架下實現「拆掉網圍欄」的目標,從而擴大放牧生產過程中牲畜輪牧範圍,恢復「五畜平衡」的傳統畜牧結構,增強草場恢復能力,提高草場載畜能力,減緩草原生態惡化進程,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恢復傳統合作互助的生產方式,降低畜牧生產成本,共同抵禦市場風險。
2020 年 7 月 22 日至 24 日,由內蒙古西烏珠穆沁旗牧區信息服務中心主辦的「牧區合作社牧民骨幹能力建設培訓」活動在內蒙古游牧人自然學堂舉辦,旨在為有志於參與和推動牧區合作社實踐的西烏旗牧民骨幹提供能力培訓,同時共同探討近年來牧區合作社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及相應對策。在此次培訓活動期間,「木刻波流」版畫工作坊於 7 月 23 日下午開展,與參與此次培訓的將近 20 名牧民夥伴共同以「合作」為主題創作了十餘幅版畫作品。當天晚上,大家繼續圍繞著各自的作品對合作社實踐展開討論,並且有不少牧民夥伴在自己的作品上寫下了對合作社實踐的感受或展望,使得這些作品成為凝結友誼和共識的載體。
《我們所經歷的與我們所害怕的》
2021 / 紙本及布本木刻版畫、年曆 / 85 × 45 cm
製作:木刻波流 × Belonging Space
此幅作品來自於「木刻波流」與「Belonging Space」合作舉辦的其中一場木刻版畫工作坊,「Belonging Space」是一個關注性別議題與精神健康的草根團體,曾在上海運營實體空間。通過以《我們所經歷的與我們所害怕的》為創作主題,我們希望能藉木刻版畫創作為契機,創造交流和表達女性生活和成長經歷的平台,以回應今天社會性別的結構性問題。
版畫為民眾
成立於2020年,「版畫為民眾」主要由城市貧民、婦女團體、學術界、藝術家界、社運組織等成員構成,小組主要專注不同的版畫形式製作印刷品。由於對版畫及其歷史感興趣,並被該媒介的民主性所吸引,因此成員們便開始討論成立小組並以膠版作為創作媒介。
IRA
喃多咖吧
aai.geidai.ac.jp/debod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