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芯谷实验学校初中部语文组新教师亮相课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区域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研究”,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促进教师队伍梯队建设,学校开展了新入职教师亮相课活动。
愁心随君往,明月总关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伴随着同学们整齐地背诵,吴奇梅老师缓缓展开今日语文课堂这幅关于诗意与远方的画卷,带领大家走进《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吴老师的课堂如春风化雨,带领同学们浸润诗句之中。当她吟诵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时,教室里更仿佛凝固了一般,同学们都被那穿越时空的情谊所打动,眼中闪烁着对古诗词新的憧憬。
春日徐行影,小路漫步情
当悠扬的上课铃声响起,胡雨菲老师如约而至,如同携带着春天的气息,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散步》这篇作品在胡老师的解读下,仿佛化作了流淌在心田的小溪,润泽着每一颗年轻的心灵。
胡老师的声音柔和而富有感染力,她缓缓地讲述着:“走在这样的小路上,谁还会想着快点走呢?”同学们仿佛随着文字的步伐,置身于那片绿意盎然的田野之中,感受着春风吹拂脸颊的温柔,耳边回响着家人间亲切的话语。那一刻,课堂内外似乎融为一体,每个人都沉浸在那份平淡而又珍贵的家庭温暖之中,心中涌动着难以言表的感动。
百草童年梦,书屋启蒙阶
干雨露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了鲁迅先生的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循着鲁迅先生的脚步,离开了充满虫鸣鸟叫的百草园,走向了他文学启蒙的三味书屋。
在干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仿佛亲身经历了从无忧无虑的童年游戏到求知若渴的学生时代这一转变。从百草园的欢乐嬉戏,到三味书屋的勤奋苦读,每一段文字都承载着成长的足迹。这堂课不仅让学生们领略了三味书屋之“趣”,更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向往与追求。在课堂结束之际,不少学生纷纷表示,仿佛自己的心灵也经历了一次美丽蜕变。
秋日思母情,菊花念亲恩
秋日多情,总让人心生怀念。随着胡春利老师温柔的声音,同学们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充满温情的世界。窗外,秋风轻拂,落叶飘零,教室里却因《秋天的怀念》而温情脉脉流过暖意。胡老师一字一句地解读,仿佛在用声音织就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那北海的朵朵菊花,不仅映衬着秋天的美景,更承载着作者对母亲绵长的思念。
胡老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寻找答案,由表层进入里层,由低处走向高处,于平淡处见真情、悟深意。同时基于散文教学的核心关注作者的独特情感认知,最后引导学生从作者的“好好儿活”中感悟到自身成长中的“好好儿活”主旨。
移山愚公志,坚韧动人心
“愚公移山”,一个古老的寓言。
张景怡老师用一封邀请函,将同学们重新带入了那个被两座大山阻隔的遥远而神秘的世界。这堂以《愚公移山》为主题的公开课,不仅是一次对古文经典的重温,更是师生间心与心的交流,一场灵魂深处的共鸣。
随着同学们对海报设计探讨的深入,一张张图片,一句句带入人物视角的评论,仿佛让那古老的故事跃然眼前,愚公的形象也变得鲜活起来。
最后,老师带领学生们将视线投向历史长河,与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过无数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愚公相逢。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份敢于挑战、矢志不渝的精神永远闪耀着光芒。当今社会,我们仍然需要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去做想做之事,去逐想逐之梦,不忘初心,无所畏惧,大道如砥,行者无疆。
偏见冤无辜,亡失悼猫伤
“我”自诩爱猫人士,养猫的结局却总是失踪或死亡。“我”真的爱猫吗?修绪婕老师带领同学们一步步从《猫》中找寻蛛丝马迹。
修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潜心研读,细心品味。通过学生的自由发言和自谈经历,她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能让学生在研读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树立“关爱弱小,尊重生命”的观念。
秋日承指引,清风寄厚望
讲台下坐着的,除了求知若渴的学生,还有带着鼓励目光的校长与经验丰富的教师们。
前辈们的到来,犹如秋日里的清风,不仅为新教师的职业生涯带来了希望与力量,更激励着每一个人在教育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新老教师共同书写着教育的美好未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份薪火相传的精神必将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END
编辑:张景怡
初审:杨必容
终审:曾令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