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效课堂 共赴新课标之旅

文摘   2024-10-13 09:39   四川  


基于课标的教材使用 

立足学情的高效课堂


成都市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李艾璘老师莅临我校开展专题讲座

      2024年10月9日上午,成都市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李艾璘老师莅临我校,开展以“基于课标的教材使用 立足学情的高效课堂”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李艾璘老师强调,高效课堂不仅要关注新教材的变化,还要立足本校具体学情,思考语文课堂的未来方向。本次讲座接力新教材培训,进一步指明了如何立足学情,改进教学模式,充分运用新教材,创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水平。成都芯谷实验学校初中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讲座,并认真学习讲座内容,活动由初中语文教研组长邬志英老师主持。

迭代发展的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前世今生

    早期高效课堂是民间认识,如杜郎口的“10+35”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特点是严控老师讲课时间,聚焦知识量化和利益,知识立意过时,现在是素养立意。后出现质疑,有人认为高效课堂过于功利,于是出现追求有效课堂、多元课堂、卓越课堂等说法。

对高效课堂的新认识

      高效课堂不是学生掌握的知识量,而是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以多元的学习方式为中介,以积极的课堂氛围为依托。

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的理念应从聚焦结果向关注过程进阶,由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进阶,从追求外在形式向关注内涵本质进阶,李艾璘老师用八个字高度凝练地概括了高效课堂的本质要求:欲达高效,先修内功。

新课标的主要变化

及对语文课堂的影响

课标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

      义务段课程标准强调强化课程育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和组织形式(学习任务群),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李艾璘老师深入浅出地总结了新课标要求的特点:明确教什么、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强化怎么教的具体指导。

对语文课堂的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有四点:立足核心素养、整体规划学习内容(单元整体教学)、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文学体验情境、学科专业探索情境、生活化情境、跨学科情境)、注重综合实践和信息化。

      在教学实践中,李艾璘老师建议教师们思考如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来调整和优化教学实践,以实现“教—学—评”一致性任务。李艾璘老师还提到,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器,课程标准是道,教学实践是术,如何运用正确的术走上正确的道,是当下语文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

新课标理念下的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要素

      1.目标明确恰切,符合学情和课标要求。

      2.教与学的方法变革。

      3.有效评价学生学习。

     李艾璘老师指出,课标不仅是教材编写工作的灯塔,也是一线教师教学的灯塔。李艾璘老师立足新课标要求,从教材编写角度出发,深入解读新教材内容变化,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

新教材的变化及教学方法

     讲座介绍了新教材中识字与写字部分的变化,详细解读了阅读与鉴赏部分的框架,强调了双线组元和语文要素的连续性,以及单元导语中人文主题和核心任务的变化。同时,强调了阅读综合实践的重要性。通过知识树对比新旧教材,李艾璘老师和本校老师展示了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包括句式修辞格的教学以及过程性评价的融合,展示了课程纲要的重要性,强调了在教学设计前对单元内容的整体规划。并且,通过分析教材中具体案例,指出了创设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了专题学习活动的独立性,强调了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与实施策略

     李艾璘老师强调了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强调教师应根据学生表现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及课堂应是动态生成的。回顾了多种教学模式,包括翻转课堂、少教多学、智慧课堂等,并强调教学内容和模式内核需要符合课标要求和关注学生发展。最后,李艾璘老师总结了高效课堂的设计思路:制定课程纲要—明确单元目标—明确课时目标—设计核心评价活动—设计次要活动—现场课堂呈现。

课堂主线与教学评价

      在课堂呈现上,李艾璘老师分别以文学体验情境课(读《与朱元思书》)、学科探究情境课(虚实结合教学)、生活化情境课(依循合理交友之道发布征友启事)为例,得出一堂课只能有一条明线,即一副主心骨的结论。强调评价包含课堂活动中对学生的及时评价、当天的作业设计、单元练习等,最重要的是课堂上及时评估学生,给每个学生成长的机会,达成自己的最佳发展。

会议总结

     讲座最后,由我校初中语文教研组长邬志英老师做总结,并进行后续工作安排。邬老师感谢李艾璘老师的讲座分享,并要求语文各备课组要将讲座核心内容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去,如研读课标、把握课堂、研究新教材、关注命题、试题变化等,在日常备课、研讨课、公开课等方面做出尝试和改进。

     教学行为方式是教学思维方式的外在表现,要改进行为需先转变思维。李艾璘老师以其专业的视角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思想理论的盛宴,内容涵盖高效课堂的发展、新课标的变化及对语文课堂的影响、高效课堂的要素和课堂呈现等方面,从概念到实践,为我校语文教师开展高质量的教学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教学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


图片:李晓丹

编辑:吴奇梅

一审:杨必容

二审:徐    茂

终审:曾令勇




成都芯谷实验学校
本公众号由成都芯谷实验学校创建,主要用于发布学校动态,教育教学信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