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速递 | JAC:BNT基高熵无铅储能陶瓷的设计及储能应用

文摘   2024-06-29 13:03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导读>>


全文已在线发表于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先进陶瓷(英文)》(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期刊,免费下载。欢迎阅读、分享!请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Cite this article:

Yang K, Luo G, Ma L, et al. Excellent energy storage performance in Bi0.5Na0.5TiO3-based lead-free high-entropy relaxor ferroelectrics via B-site modification.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2024.

DOI:

https://doi.org/10.26599/JAC.2024.9220859

文章二维码 | 请扫码阅读




2、研究背景>>


下一代先进的高功率电容器的发展迫切需要具有优异储能性能的电介质材料。钛酸铋纳基(BNT)无铅陶瓷具有较高的极化强度,但较高的剩余极化强度和较大的极化滞后限制了其在介电电容器中的应用。因为BNT材料优秀的组元兼容性及其本征弛豫特性,使得离子掺杂成为其主流改性及调控性能的手段。离子掺杂引起的局部成分不均匀打破原本长程有序的铁电畴,生成极性纳米微畴(PNRs),进而获得细长的电滞回线及更高的储能密度和储能效率。然而,由于吉布斯相律规则的限制,难以通过离子掺杂进一步改善成分不均匀性,导致材料的弛豫特性 和储能性能进一步提升。本文将高熵理念和BNT材料结合起来,一方面设计了新的弛豫体(Na0.2Bi0.2Ba0.2Sr0.2Ca0.2)(Ti1-x%Zrx%)O3(NBBSCT-xZ)并获得了细长的电滞回线,另一方面在弛豫的基础上探讨了延迟饱和极化对于储能的作用和意义





3、文章亮点>>


本文在BNT中通过A位掺杂构建了BNT基高熵弛豫铁电体NBBSCT,并在A位混乱的基础上,引入其他B位离子Zr4+,进一步减小PNRs的尺寸,并削弱PNRs之间的耦合。高度破碎和弱耦合的PNR使得其在高电场下生长到微畴的过程受到限制,从而导致更细的电滞回线和进一步延长的极化饱和,进而获得优异的储能性能,如下图所示




4、研究结果及结论>>


本文设计并成功合成了BNT基高熵陶瓷(Na0.2Bi0.2Ba0.2Sr0.2Ca0.2)(Ti1-x%Zrx%)O3,如图1所示。该系列陶瓷为弛豫铁电体(图2),并且随着Zr4+的增加,弛豫性能有一定的增强,PNRs的尺寸有明显的减小(图3)







图1. (a) NBBSCT-xZ系列陶瓷的XRD图谱;(b)XRD数据的Rietveld精修结果;(c) 精修得到的晶格参数( abc)和晶格体积( V )





图2. NBBSCT-xZ系列陶瓷的介电性能。陶瓷的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与温度的关系( a ) x = 0,( b ) x = 2,( c ) x = 4,( d ) x = 6,x = 8,x = 10,实心线为介电常数,点线为介电损耗。( g ) 10 kHz下各组分介电常数的对比图。( h ) 10 kHz下各组分介电损耗对比图。( i ) Tmεm随组分的变化图





图3.((a)10 kHz下不同组分的ln (1/εr - 1/εm)随ln ( T - Tm)的变化曲线;(b) γΔT随组分的变化图。(c) 10 kHz下不同组分的εr/εm随( T -Tm)的变化曲线;及( d )相应参数TR-L和TR-H ( R = 1/2 , 2/3)随组分的变化图。(e)NBBSCT陶瓷和(f)NBBSCT-6Z陶瓷的TEM形貌图


由于电介质材料的绝缘性能与其储能性能息息相关,所以下图分析了NBBSCT-xZ系列陶瓷的绝缘性能,并由此分析其击穿性能,得出Zr4+的加利于陶瓷击穿强度提升的结论







图4. (a)各组分击穿场强的Weibull分布图;及其(b)由Weibull分布拟合出来的击穿场强。(c)各组分在室温下的电阻率ρ;(d) 650℃下测试得到的阻抗;(e)对阻抗进行阿伦尼乌兹拟合得到的结果( lnfmax vs.1000 / T);以及(f)拟合所得到的活化能Ea


最后可以得出结论,随着Zr4+掺杂量的增加,铁电体的弛豫特性得到改善,极化饱和明显延迟。并最终在x = 6时,在550 kV/cm的高电场下实现了6.6 J/cm3的高可循环储能密度和93.5 %的超高能量效率,如下图所示







图5.(a)同电场下各组分的单极电滞回线;(b)各组分在单位电场下储能密度的增量(Wrec/E与电场的关系);(c)电滞回线充放电过程中正切介电常数与外电场的关系图。( d )各组分击穿电场前的单极电滞回线;及(e) Wrecη随组分的变化图。NBBSCT-6Z的(f)单极电滞回线及电流随电场的变化,(g)击穿强度下的储能性能;(h)及其与其他无铅钙钛矿块体陶瓷的储能性能比较图。


这项工作不仅为储能应用设计了一种有潜力的钙钛矿电介质材料,而且为获得具有超高综合储能性能的介电陶瓷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策略,以满足先进储能应用的苛刻要求;同时也对延迟饱和极化现象进行了解释和论证




5、作者及研究团队简介>>


罗能能教授是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教授。2015年获清华大学化学博士学位。2013年至2014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联合培养)。他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新型高性能无铅(反)铁电材料的设计及其在储能/压电传感器中的应用,以及微观结构(如晶体结构、畴壁、缺陷等)与物理性能之间的关系


杨凯华同学为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她的研究重点是新型无铅储能铁电材料的开发、设计及应用,同时她也是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先进陶瓷)期刊简介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先进陶瓷)期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出版社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2023年期刊影响因子为18.6,在SCI“材料科学:陶瓷”分类期刊中排名第1。本刊就此成为SCI“材料科学:陶瓷”分类中首个影响因子突破15.0的期刊

期刊主页:

https://www.sciopen.com/journal/2226-4108

往期回顾
伊廷锋教授等: 构建源自金属有机框架的铝掺杂Na3V2(PO4)3正极材料,实现高性能可充电钠离子电池

深圳大学黄妍斐等: 最新辐照固态电解质论文,电池循环超3000小时

黄镇东教授和Jang-Kyo Kim教授等: 强配位相互作用稳定非晶态Sn-Ti-乙二醇化合物的储锂性能

西北工业大学王建淦教授等: 普鲁士蓝类似物高效析氧反应的电化学重构秘密

康飞宇/杨全红/李峰/吴丁财等综述: 超结构碳材料的设计与能源应用

苏州大学李亮教授等: 效率超过25%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综述

中国石油大学臧晓蓓等: 钴、镍共掺杂二硫化钼助力全pH条件下高效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黄岗等:异原子掺杂调控石墨烯/硅烯异质结负极材料的界面储锂性能力,实现高性能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华科大张五星/薛丽红等: 面向锂离子电池的低膨胀高性能硅酸钙复合纳米硅负极

北理工白莹/吴川/李雨等: 电解液最新策略,增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

中南大学方国赵等综述:面向锌基电子器件的锌负极新结构研究进展

中科大陈涛、合工大罗派峰等:以硒化锑为底电池的钙钛矿/硒化锑新型叠层太阳能电池

李炫华/曹琦/尹剑波/蒋龙等研究论文:聚离子液体体相修饰使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提高到24.62%

苏州大学王照奎/娄艳辉等综述:钙钛矿层的沉积技术实现大面积光伏模组

西北工业大学陈睿豪/王洪强等综述:适配叠层光伏的倒置宽带隙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界面工程

张旭宁/张弘/周惠琼/张渊:非富勒烯太阳电池界面材料的稳定性研究

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

第1卷第1期

第1卷第2期

第2卷第1期



Call for papers


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是清华大学主办的全英文开放获取(Open Access)期刊,2023年9月创刊,清华大学康飞宇教授担任主编。作为一本瞄准能源材料前沿领域、国际化的多学科交叉期刊,聚焦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链条创新研究成果,面向全球发表原创性、引领性、前瞻性研究进展,推动能源科学和产业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诚邀与具有引领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先进能源材料与器件相关的文章投稿!2025年前免APC费用!

包括但不限于:二次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液流电池、安全评估、 电池回收、材料表征和结构解析、 碳足迹和碳税负等主题。

文章类型: 研究论文、综述、快报、专家观点和研究亮点。

期刊网址

https://www.sciopen.com/journal/3005-3315

投稿平台

https://mc03.manuscriptcentral.com/emd

邮箱

energymaterdev@tup.tsinghua.edu.cn



Energy Mater Devices
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 聚焦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链条创新研究成果,发表原创性、引领性、前瞻性研究进展,推动能源科学和产业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