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D | 杨上峰/张文华/蔡冰等研究论文:二甲基吖啶的自组装单分子层作为高效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空穴传输层

文摘   2024-06-28 10:25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导读>>


自组装单分子层(SAM)因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寄生吸收、调节能级排列和钝化钙钛矿缺陷,近期成为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中极佳的空穴传输材料。在此,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二甲基吖啶基SAM-[2-(9,10-二氢-9,9-二甲基吖啶-10-基)乙基]膦酸(2PADmA),并将其用作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空穴传输层。实验结果表明,2PADmA SAM可以调节钙钛矿结晶、促进载流子传输、钝化钙钛矿缺陷并减少非辐射重组。因此,与通常报道的基于[2-(9H-咔唑-9-基)乙基]膦酸(2PACz)的参比器件相比,基于2PADmA的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均得到提升。

全文已在线发表于本刊2024年第2期,开放获取(Open Access),免费下载。欢迎阅读、分享!请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Cite this article:

Li L, Lv R, Zhang G, et al. Dimethyl acridine-based self-assembled monolayer as a hole transport layer for highly efficient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2024, 2(2): 9370038.

DOI:

https://doi.org/10.26599/EMD.2024.9370038

扫码免费阅读




2、背景介绍>>


在反式PSC中,空穴传输层(HTLs)对器件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太阳光的透过率、钙钛矿结晶、界面载流子提取、电荷传输和重组行为。传统的空穴传输层包括聚(三芳胺)(PTAA)、氧化镍(NiOx)和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然而,疏水性的PTAA、易与的钙钛矿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NiOx[92]以及酸性的PEDOT:PSS都会降低PSC的效率和稳定性。目前,自组装单分子层(SAMs)是替代传统空穴传输层最具潜力的候选者,因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寄生吸收,调整能级排列并对钙钛矿层有一定地缺陷钝化的作用,此外,SAMs还能调控钙钛矿层的结晶,调节衬底的功函数





3、图文介绍>>


2PADmA是经过取代、还原、艾伯佐夫反应以及水解四步得到最终产物。首先,二甲基吖啶(DmA)中的氢原子被过量的溴乙酰溴取代得到2ABrDmA,之后将羰基还原形成烷基链得到2BrDmA。再通过艾伯佐夫反应将其转化为关键的中间产物2PDmA。最终将2PDmA与溴三甲基硅烷水解制备2PADmA。UV-Vis光谱对应的Tauc图获得2PACz与2PADmA分子的带隙,2PADmA分子的带隙稍宽,SAM的超薄特性与更宽的带隙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光的透射率。并通过XPS光谱证实了2PACz和2PADmA都成功地键合到了ITO基底上。







图1.(a)2PADmA 的合成路线。(b)和(c)2PACz和2PADmA的Tauc图。(d)ITO和旋涂有2PACz和2PADmA的ITO的3d XPS光谱。


接下来,我们探讨了2PADmA SAM对钙钛矿薄膜的形态和结晶的影响。2PADmA SAM的疏水性高于2PACz SAM,相对疏水的SAM表面有利于调控钙钛矿薄膜的生长。生长在2PADmA上的钙钛矿具有较大的晶粒,晶粒尺寸从310 nm增加到370 nm。截面SEM图像也表现出较少的晶界。XRD进一步探讨了2PADmA对钙钛矿薄膜结晶度的影响。与2PACz相比,2PADmA的(100)主峰增强,而半高宽减小,这表明2PADmA SAM更有利于钙钛矿薄膜的结晶。GIXRD研究2PADmA对钙钛矿晶体取向的影响与2PACz/PVK 相比,2PADmA/PVK表现出更明亮的衍射环,表明晶体的结晶度提高。(100)方位角极图可以看出,2PADmA/PVK中的(100)在接近90度的强度明显高于2PACz/PVK,这表明(100)相的堆积更垂直。取向的变化和结晶度的增强有助于载流子提取和抑制非辐射复合







图2.(a)钙钛矿前驱体在2PACz和2PADmA上的接触角图像。(b)和(c)2PACz/PVK和2PADmA/PVK的截面SEM图像。(d)2PACz/PVK和2PADmA/PVK的XRD花样,#表示ITO。(e)和(f)2PACz/PVK和 2PADmA/PVK的GIXRD图,入射角为0.5°。


通过UV-Vis和UPS测量得到,2PADmA SAM的HOMO级与钙钛矿的VB可以更好的匹配,有利于电荷提取和传输。在不同的基底上沉积了钙钛矿薄膜,用于测量稳态光致发光(PL)和时间分辨光致发光(TRPL)。沉积在Glass/ITO/2PADmA基底上的钙钛矿具有较低的PL峰强度,并且TRPL拟合的平均载流子寿命较短,表明从钙钛矿到2PADmA SAM的空穴提取效率更高。τtτr的下降和提高分别说明载流子传输速度快和界面载流子复合慢。奈奎斯特图中基于2PADmA的器件具有较低的串联电阻和较高的并联电阻,以及暗态J-V中较低的漏电流都说明电荷重组被抑制。SCLC测量中发现,基于2PADmA器件具有较低的缺陷密度,缺陷密度的降低可能是由于分子中含有两个甲基,之前的报告表明,甲基对钙钛矿薄膜有一定的缺陷钝化作用并且有利于空穴的提取







图3.(a)钙钛矿、2PADmA和2PACz的能级图。(b)Glass/PVK、Glass/ITO/PVK、Glass/ITO/2PACmA/PVK和Glass/ITO/2PADmA/PVK的PL光谱。(c)Glass/PVK、Glass/ITO/PVK、Glass/ITO/2PACz/PVK和Glass/ITO/2PADmA/PVK的TRPL光谱。(d)以2PACz或2PADmA作为HTL的器件的TPC曲线。(e)奈奎斯特曲线。(f)采用ITO/SAM/Perovskite/MoO3/Ag结构的器件的SCLC测量结果。


最后制备的2PADmA基器件获得24.01%的效率,而2PACz基器件只有22.32%的效率。EQE测得的积分电流与J-V测得一致。光伏性能参数统计结果表明,基于2PADmA的PSCs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PCE的增加主要归功于基于2PADmA的器件能够在保持高VOC的同时提高FF。另外,2PADmA基器件表现出较好的暗态存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图4.(a)反式PSC的器件结构。(b)J-V曲线。(c)基于2PACz和2PADmA的PSC的FF统计分布图。(d)EQE光谱和积分电流。(e)未封装器件的暗态存储稳定性。(f)未封装器件在85°C手套箱中测量的热稳定性。


4、总结与展望>>


在此,我们合成了一种新型二甲基吖啶基SAM(2PADmA),并将其作为空穴传输层用于反式PSC。2PADmA SAM可调节钙钛矿结晶、促进载流子传输、钝化钙钛矿缺陷。此外,2PADmA SAM的HOMO能级与钙钛矿的VB更为匹配,从而协同促进了载流子传输并抑制了非辐射重组。最终,与2PACz SAM(22.32%)的器件相比,基于2PADmA的PSC器件实现了24.01%的较高PCE,这主要归功于FF从78.42%提高到83.92%。此外,2PADmA SAM还提高了PSC器件的暗态存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这项研究为设计新型自组装单层旨在提高PSCs的效率提供了机会。




5、通讯作者>>


杨上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03年在香港科技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2月至2007年12月获得洪堡基金会的资助在德国莱布尼兹固体材料研究所工作,后担任guest scientist,代理课题组组长。2007年12月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任教授,2014年10月起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执行主任,2015年10月起任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21年10月起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富勒烯功能材料的研究,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新型碳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在有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迄今为止已在包括Nature Commun.,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Chem. Rev., Chem. Soc. Rev., Acc. Chem. Res.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2010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2016 年、2017年)。

张文华,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中科院百人计划学者,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太阳能材料专委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无机功能材料与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曾解决了介孔材料原位纳米组装的难题,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获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是国际上最早从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的团队之一,开拓了无掺杂高稳定钙钛矿电池体系的研究,2013年初发表了Energy Environ. Science (EES)杂志第一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论文;构建无机空穴导体梯度结构,大幅度提高了钙钛矿电池的热稳定性(Adv. Mater. 2018),是最早解决同时兼顾热稳定性和高效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工作之一;调控器件电场和光场分布,一度创造了一维结构钙钛矿电池的最高效率(Angew Chem. Int. Ed. 2020)。


蔡冰,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教授。2016年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曾在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培养;2016年6月加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的研究工作,成功获得了首届“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新计划)”的资助,2018年6月出站后留所工作;2023年12月加入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入选“东陆青年学者”。长期从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相关研究,是国内该领域最早的研究者之一,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为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Energy Environ. Sci.Nano EnergyChem. Eng. J.J. Energy Chem.Chem. Sci.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

第1卷第1期

第1卷第2期

第2卷第1期



Call for papers


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是清华大学主办的全英文开放获取(Open Access)期刊,2023年9月创刊,清华大学康飞宇教授担任主编。作为一本瞄准能源材料前沿领域、国际化的多学科交叉期刊,聚焦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链条创新研究成果,面向全球发表原创性、引领性、前瞻性研究进展,推动能源科学和产业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诚邀与具有引领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先进能源材料与器件相关的文章投稿!2025年前免APC费用!

包括但不限于:二次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液流电池、安全评估、 电池回收、材料表征和结构解析、 碳足迹和碳税负等主题。

文章类型: 研究论文、综述、快报、专家观点和研究亮点。

期刊网址

https://www.sciopen.com/journal/3005-3315

投稿平台

https://mc03.manuscriptcentral.com/emd

邮箱

energymaterdev@tup.tsinghua.edu.cn

往期回顾
伊廷锋教授等: 构建源自金属有机框架的铝掺杂Na3V2(PO4)3正极材料,实现高性能可充电钠离子电池

深圳大学黄妍斐等: 最新辐照固态电解质论文,电池循环超3000小时

黄镇东教授和Jang-Kyo Kim教授等: 强配位相互作用稳定非晶态Sn-Ti-乙二醇化合物的储锂性能

西北工业大学王建淦教授等: 普鲁士蓝类似物高效析氧反应的电化学重构秘密

康飞宇/杨全红/李峰/吴丁财等综述: 超结构碳材料的设计与能源应用

苏州大学李亮教授等: 效率超过25%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综述

中国石油大学臧晓蓓等: 钴、镍共掺杂二硫化钼助力全pH条件下高效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黄岗等:异原子掺杂调控石墨烯/硅烯异质结负极材料的界面储锂性能力,实现高性能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华科大张五星/薛丽红等: 面向锂离子电池的低膨胀高性能硅酸钙复合纳米硅负极

北理工白莹/吴川/李雨等: 电解液最新策略,增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

中南大学方国赵等综述:面向锌基电子器件的锌负极新结构研究进展

中科大陈涛、合工大罗派峰等:以硒化锑为底电池的钙钛矿/硒化锑新型叠层太阳能电池

李炫华/曹琦/尹剑波/蒋龙等研究论文:聚离子液体体相修饰使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提高到24.62%

苏州大学王照奎/娄艳辉等综述:钙钛矿层的沉积技术实现大面积光伏模组

西北工业大学陈睿豪/王洪强等综述:适配叠层光伏的倒置宽带隙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界面工程

张旭宁/张弘/周惠琼/张渊:非富勒烯太阳电池界面材料的稳定性研究

Energy Mater Devices
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 聚焦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链条创新研究成果,发表原创性、引领性、前瞻性研究进展,推动能源科学和产业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