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收藏!央视纪录片《四季中国》(9—16集),参观博物馆和英语学习的好素材!

文摘   2024-12-22 22:29   陕西  
最近很多朋友留言说希望我们能够推荐一些与博物馆及文化相关的纪录片。今天博物文化君就带领大家在走进博物馆之前,读一读、看一看那些与文博资源相融的书籍、纪录片,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和古人的勤劳与智慧,了解世界其他文明,为去博物馆学习和精神享受做足“功课”。
还有很多朋友给我们留言说,孩子的作业很多内容都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二十四节气有关,希望我们能够推荐一些书籍或记录片,下面就是免费的视频资源,大家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学习啦!
👉建议收藏!央视纪录片《四季中国》,参观博物馆和寒暑假作业的好素材!

以下是《四季中国》9-16集👇

第9集 芒种‍‍






芒种,又名“忙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
斗指巳,太阳黄经达75°,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芒种,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
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
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第10集 夏至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
古人说:“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夏至交节点,一般在公历6月21 ~ 22日交节。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第11集 小暑




小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


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


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第12集 大暑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最后一个节气。


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


“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

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


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


第13集 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
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第14集 处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
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为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
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暑气渐渐消退,由炎热向凉爽过渡。
由于受短期回热天气(俗称“秋老虎”)影响,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第15集 白露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斗指癸,太阳达黄经165度,于公历9月7—9日交节。
白露是一个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是秋季由闷热转向凉爽的转折点。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

第16集 秋分




秋分(Autumnal equinox),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
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2019年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免责声明:该纪录片为央视免费资源,仅供学习,谢绝商用!(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素材(含图片),源于网络下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争议需要交涉,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消息。


西安博物文化
博物馆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