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档案|《流失海外的国宝》(7—12集)

文摘   2024-12-07 08:30   陕西  

中国文物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安阳殷墟虽在,看甲骨文却要去日本;

敦煌石窟虽在,敦煌学却在欧美日。

西夏王陵虽在,了解它却要到俄罗斯。”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击在每一个热爱中华文化的国人心上,激起了深深的反思与自省。然而,时代的浪潮不会因此停滞,反而在逆流中孕育出更加坚定的力量。

如今,当我们再次提及那句曾令人扼腕叹息的话语,它已不再是无奈与遗憾的代名词,而是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追求卓越的号角。在保护与传承的道路上,中国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让古老的文明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八国联军侵华起,列强通过烧杀抢掠、巧取豪夺、买办走私,偷走了我们无数珍贵的国宝文物。但大部分人对流失海外文物的数量有多庞大, 珍贵程度有多高,没有概念。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近17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而现在,它们成为海外近200多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国专家考察团曾对流失海外的文物做过一个统计:日本约藏中国文物360万件,法国260万件,美国230万件,英国130万件……数目之庞大、文物之精美、时间跨度之悠久,震惊世界

第7集:青铜兽形安足

在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的中国青铜器展厅里,两个呈站立姿势的青铜兽吸引着参观者们的注意。在法国吉美博物馆,也有两个和它们外形一模一样的青铜器。这四件青铜器属于一套国宝,同出土于河南金村,那么它们是怎么流落的国外的?

第8集:敦煌遗书

敦煌遗书,指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一大批古代书籍,包括宗教典籍和世俗典籍,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1900年初夏,道士王圆箓发现敦煌遗书,并在得不到政府支持的情况下只身保护这些珍宝。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从王圆箓手中骗走大批敦煌经书、画作。此后,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橘瑞超、俄国人奥登堡又陆陆续续带走大批文物,敦煌遗书遂散落世界各地。


第9集:智化寺藻井

站在北京东城区的禄米仓胡同东口往北看,就能看到一座有着独特的黑琉璃瓦顶装饰着清新素雅彩绘的寺院,这就是北京现存最大的明代建筑群之一智化寺。据说智化寺中的藻井是中国历代木质藻井中最为精美的,可是当踏入智化寺万佛阁和智化殿,却只能看到简单修补过的殿顶,藻井却不知所踪,原来这藻井尽然被带去了美国。

第10集:肃王府石狮

肃王府石狮,现藏于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在东交民巷烧杀抢掠。肃王府也难逃一劫,门口的石狮子被运到奥地利使馆。1922年,英国人乔治-克莱夫茨受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之托搜集文物,买下了这对石狮子,几经周折运到了加拿大。

第11集:追踪昭陵六骏

20世纪初,中国陕西省的礼泉县唐太宗李世民的墓葬被盗,原本放在陵墓祭坛两侧的六块石刻战马不见了两块。想复辟帝制的袁世凯为了在自己的园林中设有镇园之宝,次子袁克文勾结北洋军阀陆建章,将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騧分片盗走。后被卢芹斋以“中国艺术公司”的名义出价银元二十万,卖给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第12集:巧夺昭陵六骏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举世闻名的石刻战马昭陵六骏两骏被贩卖海外,四骏惨遭盗运。美国文物贩子毕士博与时任陕西督军陈树藩的父亲合谋盗走四骏后将其分为数块,欲装箱运往海外。西安的几位爱国义士得知此事,立即行动,成功保护了这批国宝。

特别声明:以上素材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争议需要交涉,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消息。

西安博物文化
博物馆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