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千古风流人物:李白》,中小学生必看纪录片!

文摘   2024-12-05 22:18   陕西  



《千古风流人物:李白》






千古风流人物》是由海金星执导的系列纪录片,该纪录片全程采用全4K拍摄,跟随主人公生活工作轨迹,围绕发生在他们身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前往他们人生经历的重要地点进行拍摄,同时结合情景再现,手绘动画,三维特效等多种形式,真实再现这些文化名人的人生历程以及他们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因母亲梦见太白金星入怀,父亲给这个孩子取名李白,字太白。

大约十五岁时,李白就能写出典故丰富的文章了。

在家乡的匡山大明寺,他读书习剑,寻访山野仙踪。20多岁时,离开匡山,穿梭巴蜀,拜访名人志士。

24岁时,李白沿着长江东行,开始了人生的游历与漂泊。据说,他一生到过206个州县,在80多座山、60多条江河川溪、20多个湖潭留下过诗文。

当时大城市里流行的写诗、醉酒、游侠、求仙,他紧跟潮流,一样也没落下。在扬州的一年里,他散金三十万。

钱财散尽,大病袭来,酒肉朋友散去。他抬头看着月亮,想起了故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离开扬州,李白来到安州(今安陆),入赘许家,娶了故相的孙女。

像所有文学青年一样,李白仰慕孟浩然的感情真挚而热烈。在送别之时,他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他一生都希望能够走上仕途,但因为家族经商,无法参加科举,只能依靠被人举荐。他给地方官递送洋洋洒洒的自荐信,却都石沉大海。

三十而立之年,李白决定到长安(今西安)的终南山隐居。

长安西南的终南山是汉代以来供奉老子的道教圣地,各路道士、才子、侠客来此,以隐居为名,期望有朝一日,功成名就。

但是,客居长安的这几年,他一直四处碰壁。没有见到那个一直想要见到的玉真公主,想要找人举荐也未能成功。

37岁那年,李白返回安州,随后前往东鲁泰安。在这里,他寄情于山水,结识了5个文人墨客,与他们一起合称“竹溪六逸”。

公元742年,四十二岁的李白终于迎来了他梦寐以求的机会。据说,当时唐玄宗三下诏令,召李白前往长安,觐见面圣。

面见帝王、入朝为官、治理天下,李白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因此,他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词句之间,扬眉吐气、得意洋洋溢于言表。

李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参加科举,仅凭诗人身份成为皇帝座上宾的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朝廷三品大员贺知章,年长李白四十二岁,却与他相见恨晚。二人喝光酒钱,贺知章竟要解下御赐金龟,抵酒钱。

他拜倒在那首《蜀道难》下,高度评价李白为谪仙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大明宫中,李白留下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佳句。

但是,好景不长,皇帝的“宠爱”仅仅维持了三年的光阴。

公元744年暮春,唐玄宗赏赐李白丰厚的金银,让他还乡了。也许是李白喝酒误事,也许是被人进了谗言,总之,李白建功立业的梦想,破灭了。

自此,李白又开始了他的山川游历。

他离开长安路过洛阳时,三十三岁的杜甫慕名而来。两个沦落天涯的绝代诗人,一见如故,相约一起游历。

公元744年的晚秋,被赐金还乡的李白、科举落榜的杜甫,遇到了两次求仕失败的高适,三个失意的大诗人相遇于陈留,漫游于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

当时的李白并不知道,若干年后,当自己身陷囹圄,身边的二人有着截然不同的选择。

从四十六岁到五十五岁,李白以宋州和汴州(今河南开封、商丘)为中心,畅游天下,用诗句记录一路所观所感。

登上金陵的凤凰台,他写下:“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一个叫汪伦的人给他送行,他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呆坐在安徽宣城的敬亭山,他写下:“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在宣州谢朓楼,他写下:“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公元755年,国泰民安之时,大唐风云突变,安史之乱爆发。

唐玄宗逃亡西蜀,路上颁布诏令,让各地皇子起兵对抗叛军。而太子李亨在此之前已经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史称唐肃宗。

永王李璘盛邀李白,请逃难到庐山的诗仙出山,担任幕僚。李白欣然前往,期待有一天,可以直捣安史叛军的老巢。他还以为自己的事业迎来了第二春,为永王写录簿、檄文,甚至把永王比作唐太宗。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后来永王李璘被判定为叛臣。他也因此锒铛入狱。

面对李白的求助,曾经同游的高适,时任讨伐永王的主帅,没有任何回应。而杜甫四处打探消息,得知李白深陷狱中,愤然写诗。

公元757年,朝廷宣布,将李白流放至夜郎(今贵州一带)。走到三峡白帝城附近,朝廷大赦天下,流罪放免。劫后余生、欣喜若狂的李白写下《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雀跃之情,跃然纸上。

公元762年,靠朋友接济度日的李白,疾病缠身,只好投奔在当涂(今安徽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不久之后,就病逝仙去。

在生命的尾声,他写下了一生中最悲壮的绝笔--《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人们更愿意相信,诗仙李白醉酒泛舟,入水抱月,骑鲸遨游而去。“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千古风流人物》是一部难得一见的历史人物传记佳作。与很多古诗类纪录片更喜欢聚焦于解读诗歌本身不同,而这部片子聚焦于诗人们的一生。以影视再现+名师解说的形式,通过实景体验、人物演绎、专家解读、诗词赏析四个环节,带孩子们沉浸式体验他们创作时的欣喜与悲情。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诗人们的一生,还能深刻理解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关注微信公众号:西安博物文化。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转发、分享、点赞、评论。







特别声明:以上素材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争议需要交涉,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消息。


相关阅读:
👉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英音中字)
👉周末好去处|鲜为人知的西安杜甫纪念馆(附公共交通)
👉央视纪录片《千古风流人物:杜甫》,中小学生必看纪录片!

西安博物文化
博物馆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