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真实而片面的“角色扮演”

学术   2024-10-20 20:03   美国  

 

在朋友圈这个虚拟而又真实的网络中,人们通过在朋友圈发布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向好友们展示自己的近况、状态,以此进行自我呈现。但是,朋友圈究竟是否全面完整得呈现了个人的状态?还是如传统的社会交往一般只是我们想表现给他人的一面?如果你也感兴趣,请和小编一起阅读本文吧!


代华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东南传播》2017年第7期

朋友圈的自我呈现:真实而片面的“角色扮演”

以15名青年的访谈为例

摘 要

本文主要采用深度访谈法,根据对15名青年的访谈结果,结合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对朋友圈的自我呈现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对朋友圈进行管理,使自己的“表演”符合预期。从朋友圈自我呈现类型上说,主要有分享体验型、能力显示型和示弱求助型;呈现的策略有观看权限设置、有选择的自我呈现和呈现内容的真实性;影响自我呈现的因素有朋友圈本身的性质、与微信好友的关系、个人性格以及关于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想象。大部分人认为朋友圈中呈现的是真实的、部分的、想表现给他人的形象,认可自己在朋友圈的自我呈现。

关键词

朋友圈 自我呈现 深度访谈法


问题的提出


自我呈现,现在也称“印象管理”,它最初的理论起源可以追溯到符号互动理论,主要代表是米德的“主我”、“客我”和库利的“镜中我”等理论。符号互动论认为人们通过符号这个媒介进行互动和角色的扮演,从而达到自我呈现的目的。在符号互动论的基础上,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了首次提及“自我呈现”(Presentation of Self)和“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他借用对戏剧表演的观察而获得的灵感而提出,意指为了使他人按照我们的愿望看待自己而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的努力。[1]他认为,日常生活就像是一个大舞台,人们就是舞台上的演员。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人们会根据舞台情景,有策略的通过印象处理来控制自己表现出来的姿态,从而使自己所呈现的角色形象符合剧目的要求,实现自己欲达的目的。[2]


在戈夫曼之后的一段时期,自我呈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读:1.情境角度,Arkin认为印象管理是人们采取的一系列的传达自我形象的方式以和他人进行以好的有效的互动;2.从社会认同角度,Baumeister认为印象管理是为了建立或维持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而利用行为去传递关于自己和他人间的一些信息;3.从动机角度,Jones等人认为印象管理是人们因为受自我增强动机的影响从而操控一定的表现行为使得目标观众对自己的形象特征进行趋向好的方向归因的一种行为策略。[3]


20世纪末期,媒介的发展使得自我呈现理论在传播学发展起来。传统的社会交往,最重要的特征是身体在场(一般是面对面的),如亲戚朋友之间的聊天、工作上和同事的交流等。人们一般根据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服饰穿着、言谈举止等特征来对一个人的形象做出判断;同样的,人们也通过对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服饰穿着、言谈举止的管理来展现自己的形象。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交往方式。网络的匿名性能帮助人们建构全新的自我形象,即自我形象在网络场域的理想化呈现。


Culter在研究虚拟社群时归纳出网络成员自我呈现的七种类型,分别为:承认自己的无知或假装无知以获得各种信息;较少透露个人信息,却常以讽刺化的言语、文字游戏等途径来维持同对方的距离;以表露个人信息方式或自愿的行为来“诱使”对方的信息表露;通过个人经验的展示树立个体权威;共享行为目的以取得相互间的信任;共享隐私情况;采用较为强烈的风格化言语来表达个人态度。[4]


近几年国内对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研究也较多。王君玲在《试析个人博客中的自我呈现》从戈夫曼的“戏剧理论”视角分析了个人微博中的自我呈现过程。[5]靖鸣在其研究中通过分析微博表演现象的特性、过程和成因,认为微博中的自我呈现旨在塑造一个理想化自我的形象,含有表演的成分。[6]李魏华在其对QQ空间的研究中发现QQ空间一方面约束着人们的角色扮演,一方面对行动者与访问者的互动起着关键作用。[7]童慧发现微信通过强关系的人际传播,在熟人社区中既联系他人,又呈现自我;微信朋友圈留言具有性别和年龄差异,并且日志类留言多于非日志类留言。[8]罗威通过对天津12所高校学生会主席的朋友圈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朋友圈的呈现与个人的社会身份有密切关系。[9]凌彬对朋友圈相册进行研究发现朋友圈相册一方面是自我审美需求,另一方面是自我呈现的需要。[10]


本文试图研究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微信朋友圈是基于熟人关系而建立起来的,是一种强连接的圈子。在朋友圈这个虚拟而又真实的网络中,人们通过在朋友圈发布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向好友们展示自己的近况、状态,以此进行自我呈现。但是,朋友圈究竟是否全面完整得呈现了个人的状态?还是如传统的社会交往一般只是我们想表现给他人的一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关于朋友圈自我呈现的研究,试图通过深度访谈法和观察法来探究在朋友圈中,人们是如何进行自我呈现的,这些呈现有什么特点,以及个人对自己朋友圈呈现的看法等问题。


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本文采用深度访谈法和观察法对朋友圈进行研究。在确定的样本中,仔细观察他们发朋友圈的频次、内容等,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访谈。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为深度访谈法。根据访谈提纲,在访谈过程中笔者根据受访者的回答调整访谈的顺序和部分内容,获得相关资料。每位受访者的平均访谈时长约为45分钟。后期对访谈录音等进行整理,获得本研究所需的文本资料,并对文本进行分析。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综合中国共青团和青年联合会对青年的定义,本研究把青年定义为18-28岁的人,因此,研究以笔者微信好友中18-28岁的人为研究对象。选择笔者自己的微信好友是因为便于提前观察受访者的朋友圈,且对受访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选择青年群体是因为青年是用社交软件较多的人群,且笔者自己为青年,熟人中青年较多,资料获取相对容易。


在笔者的好友中,首先对好友的朋友圈进行观察,对好友发朋友圈的频次有一个初步了解。接着观察这些好友发朋友圈的内容,看是否符合本研究的需要,尽量使所选受访者的朋友圈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同时,考虑到学生和职场人士的差别,在选择样本时也注意包含这两个方面。最后确定的样本,以发朋友圈频次高(每周一次及以上)的好友为主,同时选择两个发朋友圈频次较低(每周一次及以下)的好友,同时兼顾发朋友圈内容的多样性和受访者的身份问题,以保证样本的多样性。


研究发现


根据对15名青年的访谈,笔者发现所有的受访者在发朋友圈时都会或多或少地考虑到他人的看法,会根据他人的反应或自己关于他人反应的想象来选择性地呈现自己的朋友圈,并采用某些策略使自己的朋友圈更符合预期。


(一)在朋友圈中,人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朋友圈时的想法动机不一样,想在朋友圈呈现的类型也就不同


Jones(1990)总结了人们在网络空间中自我呈现的五种策略,分别是:逢迎讨好、能力显示、威逼强迫、榜样示范和示弱求助。Dominick和Denise.Bortree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逢迎讨好、能力显示、示弱求助这三种策略更多的被人们用于博客个人主页等网络应用的角色扮演中。”[11]结合前人的研究以及本次访谈结果,本文把朋友圈自我呈现的类型分为三种:分享体验、示弱求助、能力显示。根据研究得出,分享体验型的自我呈现占大多数,其次是能力显示,示弱求助相对而言较少。


1.分享体验


人们在发布自己的状态,把自己的经历、心情、观点等表达出来的时候,往往带着和其他人分享和记录生活的目的,以此来呈现自我角色。受访者9表示,发朋友圈的“一个大原则就是有什么东西想和大家分享。对于我的话就是,一些好玩的文章,或者主要是自己的一些经历,去哪儿玩了,参加什么活动,这样子的。”“我和同学,我在北京,她在武汉或者其他地方。我们有时候可能不打电话不聊天,但我发朋友圈她会知道我在做什么,我刷朋友圈同样我也知道别人在做什么。”(受访者5)


在很重要的时刻和我取得成功的时候,我很希望和大家分享我的感受。我希望大家能看到我生活中一些比较有意义的东西,当然,也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记录,把这些事情和当时的心情记录下来,以后可以回忆。”(受访者10)“我会分享一些法律或者投资的知识,觉得可能对大家很有用。”(受访者15)分享体验型的自我呈现大多都是以事实内容为基础的,主要包括去了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这一类的状态,很少是关于心情好坏的文字。通过呈现的这些事实,来描述当时的地点、行为等,还原当时的场景,直接或间接地塑造自我形象。


2.能力显示


这种类型的自我呈现会把自己最好或者最牛的方面呈现给他人。他们通过发图片或者定位的方式向他人展示自己很棒。从15名受访者来看,男女都会有这样的心态,也希望通过这种展示得到他人的认可。“我的朋友圈会发显示我有档次、有水平、逼格很高的东西。比如说过几天我要吃200多块钱一碗的鳗鱼饭,我就会发一个。听了演唱会发一个。或者是那天特别high,跟同学聚餐发一个。我有一段时间特别想让我前男友看到我过得特别好,那我可能会发一个高级的。”(受访者6)


“有时候我会发一些现实自己逼格很高或者很棒的东西。比如又一次去某大学参会,很高级的一个会,我就发在了朋友圈,还定位了。虽然发的字和图片不多,还是会有一种逼格很高的感觉。然后大家会给我点赞,我觉得很有满足感。”(受访者4)“我有时候去某个地方玩,就会发一个定位,发一些图片,有点炫耀的意思。”(受访者13)通过在朋友圈发布这样“高大上”的东西,显示个人有丰富的经验或者去过很多档次很高的地方,呈现出一种很有能力的形象。


3.示弱求助


朋友圈作为一个较私人的场地,也是个人抒发情感的地方。在遇到不开心、不顺利的事情时,会在朋友圈呈现出来。这一类型的出现与人的某个阶段的经历或心情有关。这类朋友圈以消极的状态为主,但是又并不是完全消极的,是消极中带有积极。“我的朋友圈应该是不开心的事情比较多。因为想表达自己的情绪,想宣泄一下。平时这些事情都不会跟家里人说,也不会跟同事说,想说些事情的时候就在朋友圈上说。但是表达的方式会比较搞笑。”(受访者14)


“之前一段时间我很喜欢把情绪发在朋友圈,因为我是一个真正能说话的朋友很少的人,喜欢了这个状态的话我是很愿意去忍受孤独的,但是情绪化的时候我又做不到去忍受孤独,所以会把朋友圈作为一个方式。我想告诉一个人,但是我找不到谁去说,然后我就发在朋友圈,自己看。当我经历了很挫折的事情,我会以调侃的方式把它发出来。”(受访者8)通过这样情绪化的表达,一方面发泄了个人情绪,一方面也用调侃的方式化解了悲伤情绪,让自己重拾信心。


(二)要想达到自我呈现的目的,人们在微信朋友圈会有一系列的的呈现策略


人们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由于前台和后台的差别,“表演者”在前台隐藏了不想呈现出来的内容,而展现出某个特定的形象。网络更是强化了这一特质。在社交媒体中,因为双方“不在场”,“表演者”可以更随意地进行表演。当然,为了呈现出的形象真实并获得他人认可以,人们会采取一定的方式来进行自我展示,管理自己的形象。


1.观看权限设置


朋友圈具有“不让他(她)看我的朋友圈”和分组功能,能够通过这样的功能设置权限,规定谁能查看朋友圈及谁能看哪些状态、不能看哪些状态。通过这种设置观看权限的方式,在不同的人面前展示不同的形象,以及保护自己的隐私。在15名受访者中,大部分受访者设置了“不让他(她)看我的朋友圈”,所有人都对好友进行了分组。受访者13表示会直接屏蔽一些人,不让看朋友圈。“不让别人看我的朋友圈有这么两类。第一类,我觉得这个人很讨厌,但是我想跟他保持朋友关系;第二类,我跟这个人根本就不熟悉,我也不想让他看我的朋友圈,就相当于是陌生人那样子的。”


受访者11也表示“会屏蔽领导上级,还有一些不喜欢的人,加他们是碍于面子,而且还不能删,于是就直接屏蔽了”。受访者7的朋友圈设置了客户、同学、同事、朋友等4个组,还有一个专门为男朋友设置的分组;受访者3设置了亲人组、同学组和男朋友组;受访者14设置了家人组、同事组、领导组、同学组、朋友组。研究发现,大多数受访者有对家人分组的情况,并在发布负面信息时不让家人看到,不想让家人担心。“大学的时候,发‘生病了’这样的朋友圈被我爸妈看见会问我,后来会屏蔽爸妈。”(受访者3)


“家长组里一些不想让家长知道或者担心、不必要让家长看到的信息会屏蔽他们,比如喝酒了、代购信息。”(受访者12)大部分学生会设置老师组,不让老师看到某些信息。“某一段时间的吃喝玩乐会屏蔽老师,比如期末的时候。其实平时每天都在写作业,但是偶然出去了两次,吃饭一次、玩一次,状态一发,给老师的感觉是出去玩了,怎么还在玩。”(受访者9)实习过的人或职场人士会专门设置有关工作相关的组,访谈者13甚至申请了两个微信号,一个工作用,一个日常生活用。


受访者5最近在实习,她设置了一个工作组,转发的关于工作的信息仅工作组可见,其他人不可见。受访者7是职场人士,她专设了一个客户组,“关于投资的信息就会对客户可见,其他人看不到”。“对工作组就发跟工作学习相关的,一些法律相关一些新闻,或是一些工具类的文章。朋友间可能就是随性一点自由一点,感情类的或者是自己喜欢的东西,觉得可以分享的。跟生活相关的就会把同事给屏蔽掉,跟工作相关会把朋友屏蔽掉。”(受访者15)


2.有选择的自我呈现


每个人都期望他人能够以自己想象中的方式来看待自己,因此,要展示什么,不展示什么就变得非常重要。在现实生活中,他人看到的我们是经过选择后呈现的,在朋友圈中也是如此。哪些内容是可以公开的,哪些内容是不能公开的,以及如何把要呈现的内容以更适合的方式呈现出来,都是经过仔细选择的。


根据访谈,可知在朋友圈发布出来让他人看到的内容都是可以公开的内容。“既然发出来的,就是我愿意公开的内容,太私密的不会发在朋友圈。”(受访者10)“我经常发一些私密状态,以只对自己可见的形式发出来,不会让任何人看到。等觉得可以公开的时候再解锁,把状态放出来。”


(受访者8)在内容的表达方式上,主要有对所发文字的斟酌和照片的修饰。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表示在发状态之前,会考虑文字的组织方式;发照片之前,会挑选“美”的照片,有的还会P图以及考虑照片的排序。“文字简直了,删了又打,打了又删,斟酌。你看我发的那组照片,一二三是一组衣服,四到六一组,七到九一组,都是来回挑。”(受访者6)


“逢年过节发庆祝性的状态,就会把语言组织得好一点,符合这个节日的氛围。有时候‘元旦快乐’什么的太low了,就会想想怎么说好玩一点。照片会选择好看的或者p图,让照片好看一点,希望照片更符合想表达的那个意思。”(受访者9)


受访者2更是提到自己有严重的自我省查,放出来的东西一定要维护自己的形象,“我会尽量让我发的文字和图片看起来不那么low,如果low的话,我就不会那样发了”。还有受访者会定期删除朋友圈,使朋友圈呈现当前想呈现的形象。通过控制呈现的内容以及呈现的方式,来达到塑造自我形象的目的。


3.所呈现内容的真实性


通过访谈得知,朋友圈所呈现出来的状态都是真实的自己,虽然可能并不全面。但是,很多受访者都谈到,朋友圈越来越让人变得很无奈,很多时候都不想呈现出真实的自己。当问及是否有想发朋友圈最后没发的情况,所有受访者都表示有。“现在基本很少发朋友圈。经常都是想发朋友圈,后来想算了,都自己消化了。”(受访者7)“有的时候很郁闷,有的时候超级想吐槽。但是在朋友圈吐槽的话会被别人看到,QQ空间也是。朋友圈呈现的是积极向上的生活。不高兴的时候、想吐槽的时候,就可能在微信群里面和朋友说。不仅是我不发,大家都不发。”(受访者5)“朋友圈变质了,现在不是朋友圈,反而成了一个广告圈、宣传圈,或是工作展示平台。有时候包括加班,发一个照片,就是为了让自己领导看到辛苦的状态。公司搞了个聚餐或者是某个活动,要发出来说,感谢领导啊,或者类似这种。不是真情实感,只是一种职场需要。感性的东西不想发给同事看到。”(受访者15)受访者4表示“经常想发,文字都编好了,结果最后又删了不发了。真正情绪波动的时候,是不会把它表现在朋友圈的。”


(三)人们发朋友圈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有很多因素在影响着朋友圈的自我呈现


从访谈中可以看出,在朋友圈内发不发、发什么、怎么发都是使用者经过思考后决定的。根据访谈结果,笔者把影响朋友圈自我呈现的因素分为四个部分:朋友圈本身的性质、与微信好友的关系、个人性格以及关于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想象。


1.朋友圈本身的性质


微信是一个以熟人关系为基础的社交媒体,朋友圈的信息除了极少数的广告外,都是微信好友的状态,他人能轻易地看到自己所发的朋友圈。但是,正是朋友圈的这种熟人间的强关系,使得人们更容易产生心理负担,影响了人们在朋友圈的呈现。一些人更愿意把私密的状态发到微博上,因为不容易被“熟人”看到。


“我觉得很好看的照片,我不会发朋友圈,但是我会发微博,因为微博上大部分都是不认识的人了,然后朋友圈都是认识的人了。微博因为性质不一样,虽然是陌生人,但陌生人如果没关注我,他应该看不到我的状态,就像观众,他也不认识我,我觉得对我来说还是陌生人,有没有影响也没有任何压力,他也不会给我点赞,也会给我评论,我就自己发自己的,我也不需要别人来点赞和评论。”(受访者1)“我有很想要发的时候,就是会发在微博,微博可能更有一点喜怒哀乐的感觉。朋友圈是一个圈,里面的东西很容易被看到,但是微博是开放式的,信息很多,不容易被注意到。”(受访者4)


2.与微信好友的关系


不少受访者都提到,与微信中好友的关系会影响到发朋友圈。不少人表示,因微信中好友太杂而不发朋友圈。“很多时候都想发朋友圈,但是都是抑制自己不发。因为朋友圈的人太杂了,朋友圈有老师,有同学,还有工作的人,还有实习单位的。自己要扮演多重身份,有时候也不想去分组、去屏蔽,所以就没有发。”(受访者5)“现在基本很少想发朋友圈,想发的时候也不会发。因为觉得朋友圈已经不单纯了,联系人太多,彼此都不了解。”(受访者7)


3.个人的性格


朋友圈的呈现也和个人性格有关。有的人喜欢呈现自己的生活事件,有的人则喜欢展示自己的喜怒哀乐。受访者5认为,“我觉得发朋友圈有时候和自己的性格有关,像我基本就都不会发悲伤的那一面。而且我觉得发了也没用,因为情绪这种东西只能靠自己来调节。”受访者8和14喜欢在朋友圈表现自己比较弱的一面,而受访者2、6和9则喜欢在朋友圈展示比较好的一面。


4.关于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想象


人们发朋友圈很大程度上有自我呈现或者说印象管理的因素,会根据他人的看法来调整自己的形象,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根据访谈,每个人在发出某条朋友圈状态时都会在意他人的点赞和评论,有受访者会根据他人的反映来调整朋友圈。“我发出来,如果没有人评论或点赞,就会删掉了。因为我感觉可能我发的东西太无聊了,太没意思了,大家都不关注。然后我就会删掉。我的朋友圈里面不能出现这种无聊的,没有意思的东西。不想让大家觉得我无聊。”(受访者14)


不少受访者会根据自己对他人的想象管理朋友圈。受访者1和7表示屏蔽陌生人是“担心对陌生人造成信息困扰”。“我现在转发都很少评论了。因为我怕。大家都有自己的思想,我评论得不对的话,要不然人家就说你浅薄,要不然你评论的跟人家的思想不一致的话,人家就说你这个人做作,所以说很多的时候,我评论转发这种东西的时候,就是纯转发一类的东西。”(受访者13)“朋友圈还是轻松一点比较好,说话太官方了不好,骂人什么的也不好,就得注意一点。会考虑到别人看我的朋友圈,考虑到他们的想法。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对文字进行组织。”(受访者9)


(四)朋友圈自我呈现对自我认同有影响,他人怎么看待自己能够影响到个人的自我认识


自我认同是指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在朋友圈中,通过发各种状态记录自己的生活、分享自己的心情,并通过点赞和评论与他人进行交流,能起到社会交往的目的。受访者5表示,发朋友圈后会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点赞和评论,“他们的点赞或留言可以说是一种肯定,或者说是在关注我。”“发朋友圈之后刷朋友圈的频率会有变化。因为我觉得每个人发朋友圈都是为了收获点赞和评论,要不然就不发朋友圈了。直接写日记本里,捂着就行了。展示就是为了收到反馈。”(受访者8)


在此过程中,通过他人的反馈了解自我,并调整自己在朋友圈中的行为。在15名受访者中,每个人对自己朋友圈的形象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大多数受访者都想呈现自己积极正面的形象。虽然有受访者认为朋友圈不自由,但是都比较认可自己所发的朋友圈,认为“朋友圈是自己生活的一个延伸”,“朋友圈里的自己都是真实的自己,但是因为一些原因,所呈现的是部分的自己,不是完整的自己”、“毕竟不能时时刻刻发状态,肯定是部分的”。通过有选择性的呈现自己的朋友圈,让他人看到一面或几面的形象。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不断对其角色进行认识、反思、重塑,从而实现对其角色的自我认同。


受访者6表示,“现实和朋友圈的重合度大概60%。现实生活中,我的性格大大咧咧的,有点逗逼。朋友圈里面就是高冷女神加文艺范,高冷和高逼格。但是并不是说朋友圈中的我就是不真实的。我觉得我自己塑造得挺成功的。有两个陌生人加了我之后,相信了我朋友圈的状态,相信我是那样的人。还在微信上跟我说我很文艺。我想让大家看到我好的一面。”“我有想发某种特定类型的朋友圈的意识。而且我并不是完完全全地把自己的生活呈现在朋友圈里面,但发在朋友圈里的东西都是自己真实的事情和想法。个人觉得朋友圈的形象基本成功,有很多人看了我的朋友圈之后来和我进行聊天或者开导我。然后我跟一些微信朋友聊天的时候,他们告诉过我我的朋友圈给他们呈现的是什么样的形象。工作一年以来发生了很多事情,对自己所发的朋友圈还是很认可的,有时候也确实是想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会经常发一些东西。”(受访者14)


结语

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认为,人们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会根据他人对自己的想象而管理自己的行为,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得到他人的认可。在现实生活中是这样,在朋友圈中也如此。人们在朋友圈中呈现的自我只是现实的一部分,是真实却片面的自我。朋友圈自我呈现的类型主要有分享体验、能力显示、示弱求助等三种类型,不同的人的呈现类型会有差别,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也会有差别。人们会采取一系列的行为,让陌生人看不到自己的朋友圈或特定的人看到某些特定的内容。影响朋友圈自我呈现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还是自己关于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想象。朋友圈用户根据他人对自己的反馈或者是想象中的他人会有的反应来管理朋友圈,发不发、发什么、怎么发,使朋友圈呈现中自己所期望呈现的形象。同时,根据研究可以看出,虽然是虚拟场所,朋友圈这个前台也并非随心所欲,甚至会出现朋友圈与个人初衷不一致的情况。


~详细了解请点击阅读原文~


公众号推荐

量化研究方法
用量化思想认识世界
这里提供
量化相关理论、案例、
课程、书籍等内容
点击关注可获取更多量化文章

质化研究
每天一篇质化研究文章,助您提升学术研究能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