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国金融》记者 张黎黎
近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助理总裁(银行监理)朱立翘在北京与内地媒体就香港与内地互联互通、香港绿色金融发展,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内容进行了交流。
深化合作,加强香港与内地互联互通
谈及十年来香港与内地互联互通的发展情况,余伟文指出,继2014年开通沪港通后,互联互通“家族成员”越来越多,包括深港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ETF通、互换通,这一系列的互联互通计划为国际和内地投资者提供了更多便利的投资渠道。十年间,境外投资者投资在岸股票余额增加超过5倍,数额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自开通以来,北向债券通的日均交易额增长超过18倍。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资产配置正慢慢增加,投资内地资本市场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互联互通将对国家推动金融市场高质量开放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未来香港金管局会继续通过完善各种配套工具,例如,离岸国债期货、回购、抵押品管理等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通过互联互通机制投资在岸资产,同时持续完善债券通机制,包括研究扩大债券通南向通合格境内投资者范围,纳入证券、保险、资产管理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支持内地机构开展多元化的境外投资,借此吸引更多国际发行人在香港发债。在个人投资者方面,香港金管局也会探索进一步优化跨境理财通,便利大湾区个人投资者进行跨境投资。
发挥优势,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对于如何发挥香港在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方面的既有优势,推动转型金融发展,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余伟文强调了标准制定工作在其中的重要性。他指出,在全球积极推动可持续金融发展的同时,不同地区对“可持续”的定义不尽相同。一套清晰、透明并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分类目录(Taxonomy)可以为业界提供一套工具,以此分辨何谓可持续经济活动,从而应对“漂绿”风险,并协助引导资金流向可持续的项目。香港金管局于2024年5月发布香港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以下简称香港分类目录),旨在为业界提供稳健、科学为本并适当反映香港情况的分类指引和技术标准,从而促进支持绿色和转型的资金融通。
据悉,香港金管局已展开下一阶段工作,扩大香港分类目录所涵盖的行业和经济活动,包括增加绿色经济活动(如绿色运输和清洁能源)并加入转型活动(如化学品、水泥制造等重工业),以使分类目录更加完整和可用,并借此促进区内的绿色转型。余伟文表示,在制定下一阶段分类目录时,香港金管局会继续与相关利益方和市场参与者保持紧密联系并收集意见,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就下一阶段分类目录向公众征求意见。
除了介绍在推动标准制定方面的工作,余伟文还分享了香港金管局在推进转型规划和相关激励政策制定、可持续信息披露方面的进展。
多措并举,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在交流中,香港金管局助理总裁(银行监理)朱立翘表示,为了有效防范电信诈骗、强化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香港金管局推出了多项举措。一是推出“智安存”(Money Safe)。“智安存”让银行客户可以指定部分银行存款受到保护,即要动用这笔受保护的存款需要实施额外核实程序,让客户多一个机会停一停、想一想,从而减少骗案发生。“智安存”的涵盖范围主要包括零售银行个人客户,并适用于支票、储蓄及定期账户的港元及主要外币存款(包括联名账户)。二是扩展可疑账号警示机制适用范围。可疑账号警示机制适用范围于2024年12月8日起扩展至涵盖自动柜员机(包括存钞机)的交易,22家参与银行将逐步在自动柜员机实施警示机制。客户在自动柜员机进行转账或通过存钞机存款时,一旦收款人的账户号码与警方的“诈骗陷阱搜寻器”内标记为高危的资料吻合,客户将在确认交易前收到警示,提醒他们相关诈骗风险。三是推出网上银行和信用卡的保护措施。香港金管局于2024年10月发出指引,要求发卡银行于2024年底前让客户通过银行的手机应用程序更安全地认证网上信用卡交易,取代一次性短信密码。目前已有接近三成发卡银行推出有关措施。四是利用反数码诈骗工作坊及侦测深度伪造(Deepfake)。例如,利用专门侦测深度伪造的软件检查影像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