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既是冰雪之城、音乐之城,也是教堂之城

旅行   2024-07-15 21:02   北京  


之前写过一篇《哈尔滨,既是冰雪之城,也是音乐之都》,今天这篇为上一篇再增加一项内容:哈尔滨还是一座“教堂之城”。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和城市规模的拓展,哈尔滨一度吸纳了大量的外国侨民。据有关资料记载,1922年,来自俄罗斯、波兰、 德国、英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的侨民数量占哈尔滨人口总量的一半。随之而来,教堂建筑蓬勃兴起。鼎盛时期,哈尔滨拥有70多座教堂,其宗教种类之多,建筑风格之繁,放眼全国城市都属罕见。教堂,构成了哈尔滨与众不同的城市景观,也是这座城市开放包容的历史见证。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哈尔滨几座代表性教堂的前世今生。

圣索菲亚教堂(东正教)

地址:道里区透笼街88号

老照片

始建于1907年,最初是驻哈沙俄军队的随军教堂。1922年,东正教哈尔滨大主教区的教徒人数达近三十万人,原索菲亚教堂已不能满足需要,遂另辟新址再建。1923年9月27日,新的索菲亚教堂在现在地址上举行奠基典礼,历时九年于1932年1月25日建成。至此,索菲亚教堂成为哈尔滨及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成为彼时哈尔滨的地标建筑。

教堂通高53.25米,建筑面积721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人。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要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才能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教堂建筑平面呈希腊十字方式布置,既受拜占庭建筑风格影响,主穹顶、钟楼又是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造型。

每当黄昏来临,夕阳辉映在高耸的教堂穹顶上,鸽群盘旋,悠扬的音乐飘荡,漫步在索菲亚教堂广场上,颇有心旷神怡之感。

近年来,圣索菲亚教堂开始在内部举办音乐活动,为哈尔滨这座“音乐之城、教堂之城”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线。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天主教)

地址:南岗区士课街47号

原为设在公主岭的随军教堂,屡次易址后迁至哈尔滨,现有的教堂建于1931年。

圣阿列克耶夫教堂原为东正教堂, 1980年修复后改为天主教堂。教堂是经典的巴洛克式建筑,整体呈砖红色,少量白色线条装饰,色彩鲜艳又和谐。建筑结构复杂,有巴洛克式塔楼、洋葱头式钟楼和天主堂,底层窗户上还有精美金色十字架点缀。整个建筑高低错落有致,充满着韵律美。

虽然没有索菲亚教堂那么大的体量,但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的精致与美观度毫不逊色于前者,目前在哈尔滨众多教堂类景点中的人气仅次于圣索菲亚教堂。

圣伊维尔教堂(东正教)

地址:道里区霁虹街工厂胡同,近哈尔滨火车站。

圣伊维尔教堂也是在当年沙俄随军教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建于1908年,砖木结构的折衷主义建筑。

老照片

红色砖墙与白色石膏镶边,配以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墨绿色“洋葱头”,色调颇为梦幻 — 从不同的角度欣赏,能获得不同的视觉印象,可惜教堂内部不对普通游客开放。

这也是哈尔滨唯一有附属建筑的教堂,1924年建造的教堂附属育婴院就在马路对面。

圣母守护教堂(东正教)

地址:南岗区东大直街268号

老照片

又称圣母帡幪教堂、乌克兰教堂,帡幪(píng méng)是庇护的意思。相传,东正教圣徒曾在祈祷中看到圣母玛利亚在空中为人类祈祷,并用自己光耀的披肩罩在祈祷者上方。

圣母守护教堂的建筑风格为典型的拜占庭式,拥有标志性的穹顶和钟楼。钟楼高耸,顶部装饰着金色的十字架,与穹顶相映成趣。教堂的主体部分采用红砖砌筑,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

1984 年 10 月14日圣母帡幪节,圣母守护教堂正式恢复宗教活动,当时是全国唯一恢复宗教活动的东正教堂。

2024年5月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在哈尔滨停留一天,专程去参观了圣母守护教堂。

尼埃拉依教堂(基督教)

地址:南岗区东大直街252号

建成于1916年,又称哈尔滨基督教堂、德国路德会基督教堂、南岗礼拜堂。德国哥特式砖木结构建筑,朴实无华、小巧简洁。橙红色的墙面、白色的线脚与翠绿色的尖顶形成对比强烈的色彩组合。

南岗天主堂(天主教)

地址:南岗区东大直街211号

又称耶稣圣心主教座堂、波兰天主堂、圣斯坦尼斯拉夫教堂。1907年落成,为波兰侨民建造的哥特式天主教堂。

两座高耸的尖塔,最能代表哥特式风格。钟楼和屋顶的四周竖有多个带小型十字架的尖塔,连四周围栏的立柱柱头也是尖塔状的,透着教徒对上帝和天堂的诚挚向往。

也许细心的读者已经注意到了,上述三座教堂都位于东大直街上,门牌号数字也很接近。是的,它们三者大致呈三角形分布,相互之间距离不过百米,形成了东正教、基督教、天主教三大教派三足鼎立、和睦共存的有趣现象。

这里夹带点“私货”:笔者的出生地就在这三座教堂附近的一座俄式小楼里。不过,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所有的教堂都被关闭了,有的甚至被捣。我是在长大成人后才惊讶地发现,哈尔滨原来有这么多的教堂啊。

犹太总会堂(犹太教)

地址:道里区通江街82号

也称老会堂,1909年建成,是哈尔滨第一座犹太会堂,当年哈尔滨犹太人社区的地标建筑。

马蹄形窗户与六角星

室内乐

整体为二层砖石结构建筑,建筑的黄绿配色在阳光下明艳轻快,分外动人。马蹄形窗、镌刻在门柱上的希伯来文、巨大的绿色穹顶、顶部大卫之盾六角圣星,无一不演绎着犹太民族和宗教的神韵。

2014年大修后,教堂的一部分成为音乐厅,定期举办音乐会。

新犹太会堂(犹太教)

地址:道里区经纬街162号

大穹顶

犹太历史文化展览

建成于1921年,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犹太会堂。建筑为砖混结构,外墙红白相间,带有阿拉伯建筑风格,与老会堂的风格截然不同。正殿呈正方形,屋顶覆盖了一个巨大的鼓座双圆心式穹顶,顶上耸立一个六角星。造型新颖,气势不凡。

2014年大修以后,作为犹太历史文化纪念馆对外开放。

哈尔滨土耳其清真寺(鞑靼教堂)

地址:道里区通江街108号

始建于1901年,1906年竣工。 1922年为纪念鞑靼人祖先信奉伊斯兰教1000周年,由居住在中国、日本、朝鲜的鞑靼人捐款重建。该建筑兼具拜占庭式和阿拉伯传统风格。入口处门厅顶部有细而高、近似于圆锥体的光塔,源于阿拉伯风格;正殿之上有一个拜占庭风格的中央穹顶。

旧时,俄国人把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和俄国的依特尔人统称为鞑靼人,所以这座清真寺也被称为鞑靼教堂。


陪你游
陪你游-分享美景、美食、美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