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枱底产生的背景
在澳门贵宾博彩业务中,赌客们越来越滑头,脸皮越来越厚,赖账的越来越多,死账坏账率越来越高,资金周转越来越艰难。
博彩客源结构也在变化,中介人(贵宾厅)与赌客们之间不认识,不信任,不在乎,文化排异性发生了。
原本那种靠一张嘴和一张脸就能做生意的信用氛围,已经被另外一种相反的氛围所替代。
新的文化与老的制度结合,形成了新的商业原则,越来越多的客人品出了这一商业原则的核心味道,债借了白借,还了白还,不还白不还。
随着借贷生意的扩大和死坏账的积累,贵宾厅中介人生意的商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服务业变成了金融业。
贵宾厅生意慢慢演变成主要是讨债的生意,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讨债的效率,讨得回来就赚,讨不回来就赔。
因此,即使在基本面的意义上,中介人仍然是商人,但从金融面的意义,他们已经变成了赌徒。
放债就是下注,赌的是每一单生意中的每一位客人的信用条件,是客人的输赢结果,以及如果输了客人能不能还钱。
的确,中介人在基本面上从码佣上涨中得到了好处,但是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了金融面上损坏账的侵蚀。
以赌商的身份所赚取的利益,越来越多又通过赌徒的身份而流失掉了。
从市面上看,肥的可怕的超过4成的博彩毛收入分配比重,其实并没有多少真正落入中介人的腰包。
下坡路引发的危机感,于是一个为了反危机的制度创新被中介人们发明了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赌枱底。
什么是赌枱底?
赌枱底,依托赌枱台面上的输赢盘口,中介人与赌客之间私下另开一局赌局。
从赌客的角度看,是一注两赌,赌客在台面上下了一注,等同于同时在枱底下也下了一注。
一般情况下,台底这一注的实际下注的是事先约定好的,是成倍增加的。
大家经常听到的行话中一托三、一托五、一托十指的便是台上下注金额的3倍、5倍、10倍。
赌枱底这个制度创新在打什么算盘?
为了解决之前所说的金融面借贷的损失大于基本面转码业务所得的问题,有两种办法:
一是通过提高讨债效率,使得死账坏账缩小。
二是通过提高赌收分配中,中介人份额的比重而使得基本面的收益提高。
但是第一种方法一般比较难,所以只能在第二种方法上想办法,这个办法便是通过赌台底实现442通吃。
大家应该也有听说过叠码仔通过赌枱底实现一夜暴富,摇身一变变成了厅主。
这听起来是一个快速致富的办法。
赌枱底为何会得不偿失?
比如一位VIP赌客,平常每次来贵宾厅玩一般都会出100万的码,如果正常流程就是以实打实的出100万的泥码给他玩。
如果他最终赢了钱,那么不仅他可以当场还掉所出的码,还能为你赚到码佣,甚至高兴了还赏你一大笔小费。
那这种情况下当然是皆大欢喜。
那假设VIP赌客把100万的码都输掉了,那么他就需要在一定的期限内,将100万还给你。
如果赌客逾期没还上,或者他直接赖账不还,那么这单生意你可能就白忙活了。
不仅码佣没了,你还需要想办法把这个钱填回给博企或厅里,这便是借贷的风险。
而近期你手上的现金流吃紧,又听闻这个VIP赌客的生意出了一些问题,VIP赌客在找你出码的时候,你又不好拒绝,于是你和VIP赌客私底下商量,偷偷打托底,比如一托十。
因此你只需要出10万的泥码给VIP赌客,那么后期即使VIP赌客出现逾期还款,或者甚至不还的情况下,那么你需要填回账上的钱,也就是实际所出的10万。
虽然转码额和码佣都对应少了很多,但这个客户的关系你维系住了。
而且另外一方面,如果VIP赌客输了10万的泥码,他实际欠的是100万,因此你可能会想,哪怕全部的100万收不回来,打个折给VIP,也多多少少能还超过10万吧,多出来的部分都是净赚。
这个听起来真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但事实上,这个得不偿失的制度创新的谬误在什么地方呢?
赌枱底的谬论
第一,在赌枱底中,你赢是虚赢,输是实输,赢了赢来的只是债权,只是在小本子上记了应收款的数字。
那输了,则马上需要付钱给VIP赌客。
第二,在账面交易上,VIP赌客借的泥码是实实在在的从你手里借过来的,债务关系是从真实的借贷活动中产生。
借债还钱天经地义,借债不还于心不忍。
人类道德天性中的这些因素心理上是起作用,但是赌枱底所欠下的债,感觉上是空对空形成的。
VIP赌客会觉得即使不还你,你也不失去什么。
这个心理因素将大大增加讨债的难度。结果这个得不偿失的制度创新,不但没能缓解贵宾厅赌业的困境,反而推它向下坡路滑得更快。
可以说,在导致贵宾厅赌业最终崩盘的诸多因素中,赌枱底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往期故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