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分享会专刊 | 刘家云:查俊华散文的“真”“性”“情”一一查俊华散文集《鸟语》读后

文摘   2024-10-21 10:58   湖北  

☞作者简介☜     

      刘家云,笔名劝仁,19643月生,湖北省鄂州市人,湖北省作协会员、杂文学会会员,黄石市作协理事。主要从事杂文、散文写作,已出版个人杂文、随笔、纪实文学集4本,杂文散见于《杂文月刊》《杂文选刊》《喜剧世界》《意林》《读者》《检察日报》等媒体,多篇作品收录于《杂文百家代表作》《2017年中国杂文精品选》等文本,是首届鲁迅杂文奖银奖获得者。 



查俊华散文的“真”“性”“情”

——查俊华散文集《鸟语》读后


◎刘家云

读完查俊华的散文集《鸟语》,我最大的感受是三个字:“真”“性”“情”。
   “真”,表现为作者的率真与执着、情感的真挚和作品的接地气。
   作者是“农民的儿子”。可儿时的他却生活在农村的“书香门第”和“官宦之家”。父亲读过6年私塾,是“农民知识分子”;当过20年生产队长,是生产队的“领导”。耳濡目染中,他和哥哥从小就爱读书,且因读书双双跳出“农门”,有了令伙伴们羡慕的工作。业余时间,还一个“弄墨”,将自己“弄”成了一幅画可卖到几十万元钱的知名画家;一个“舞文”,使自己的作品堂而皇之地“舞”进了《长江文艺》《延河》《散文选刊》,并被《美文》连载。   
这样的成就,不说在查和泗、在果城里,就是在大冶、在黄石,也足以让人仰慕。
本埠知名作家吕永超在分享自己的散文创作体会时说:“你的经历就是你的创作素材。”查俊华经历丰富。他从农村走向城市,扎根城市后,又时刻牵挂着令他魂牵梦绕的乡村,牵挂着他的父老乡亲和服务对象,经常回到他深爱着的那片土地;他当过农民、工人,更多时间是在仕途上摸爬滚打。他不仅爱好文学,还喜欢乒乓、旅游、垂钓。这么多丰富的经历,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他的作品集,无疑是这些丰富人生经历的艺术再现。
 “性”,是作品的文学属性。文集共收录有他近几年创作、且发表过的51篇散文,有不少我曾在《散文选刊》《黄石日报》《散花洲》等媒体拜读过,并不陌生。这些作品,除部分随笔外,其余绝大多数是叙事散文。
他的散文,饱含深情,讴歌真善美,充满正能量。如文集开篇《忆父亲》。作者在回忆父亲平凡又不凡的一生后,结尾写父亲去世后安葬前,乡亲们络绎不绝地前往他家还钱、还粮票、还粮食。而这些钱粮是儿女们逢年过节孝敬给父亲的,父亲居然舍不得用,居然“一分一分、一两一两地撙节下来,去帮助穷困到极限的乡亲渡过难关”。这段细节描写,让父亲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
他的散文,是对生活、对人生、对渐渐消失的乡愁的反思。“思维篇”中的一组文章就属这种类型。作者在《乡村寻根》中,发出这样的诘问:“是我忘却了乡村,还是乡村抛弃了我?”并感慨:“老家我认识的人更加苍老,老掉了牙,白了发,弓了腰,老得身体像晒干的萝卜条,皱皱巴巴,没有一块平整的地方。老人脑子里记的那些事儿也跟着老了,跟屋檐上面那些年久失修的彩绘图案一样,模糊不清。
他的散文,有的像小说,情节迭宕起伏,令人震撼。如《月牙馒头》。5岁的月牙儿因为饿极,偷吃了一口连长送往前线战士吃的馒头,将剩下的月牙型馒头还给连长。鬼子进村扫荡时,她偷偷将鬼子搜刮的粮食推一袋至水塘,后托乡亲们捞起还连长,以补偿自己吃过一口的馒头,因舍不得吃粮食,结果活活饿死。连长后听说此事,感慨不已。连长也在部队转移时牺牲。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让人落泪,并感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又如,《三兄弟打赌》中的三兄弟并非兄弟,而是一舅舅两外甥,且舅舅的年龄介于两外甥之间。“少年叔侄如弟兄”,年龄相仿的舅甥三人也因此成了三兄弟。作者先写外婆家穷,一个鸡腿不够分,三兄弟打赌,谁赢谁享受;生活条件好了,外婆让三兄弟放开肚皮吃,三兄弟又打赌,谁输了谁吃鸡腿、喝酒。作者用对比法,写出了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且语言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他的散文,有的像杂文,幽默风趣,耐人寻味。如《风传》一文,用拟人手法,对风言风语进行一番调侃,指出其危害和遏制风言风语的方法,即不接招,让其变成耳边风。这就是一篇上好杂文。《乡村小事》中的四件小事,亦是四则小杂文,分别借牛、狗、枸骨、傻子打人,来讽喻“站的菩萨站一生,坐的菩萨坐一生”“好死不如赖活着”“木秀于林必先划之,带刺枸骨反而活了30年,且最终卖得好价钱”“昏慵干部连傻子都不容”。
作者行文干净,文本干净,不拖泥带水,不人为雕饰,语言鲜活,生动形象,用他刚才的话说,是低语、微语、善语、心语,都意韵无穷。如写父亲遭遇翻车事故:“司机操作失误,将车上的人当石料倒了”;写保姆代替不了亲人、亲情:就像没有奶水的母亲给孩子找的奶妈,奶妈不是亲妈,奶妈只是一个鲜活的奶瓶;写风与季节的关系:季节总是被风送来送去,风是季节的搬运工。这些比喻无不耐人寻味。在《大哥的水墨人生》中,作者更是用诗意语言,将画家大哥寄情于山水刻画得淋漓尽致:“他坚持读山、读水,亲云、亲月,与风雨雷电对白。一辈子沉迷于山水园林,沉醉于鸟兽虫鱼,游移于水墨之间,乐此不疲”。
“情”,表现为亲情、山水情、异国风情和家国情怀。
情是散文之魂,也是作品能吸引人、感动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记的重要抓手。作者无论是写亲人,还是写耕牛、写阿猫阿狗,抑或是写山水、写境外风情、写自己的兴趣爱好,都饱含深情,充分彰显了作者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把控能力。
如写母亲的一组文章,共5篇。其中,《母亲的个性》,从7个不同方面,全景式写出了母亲的不同个性和对“我”的影响。《为母亲做九十大寿》《姐妹情》《没有母亲的年》《365个思念》,则是从不同时间节点、不同侧面,写出了母子情、母亲与姨妈的姊妹情和作者对母亲的无尽思念。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如《为母亲做九十大寿》中,寿毕,母亲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要支付寿庆费用,作者的大姐说:“娘,这钱,这次就不用了,我们给您存着,留着给您做一百岁大寿。”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子女对母亲的孝道,更令“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文集中,有6篇写乒乓的文章,足见作者对乒乓球的爱和与球友关系之“铁”。另有4篇“寻”字文化散文,即《培田寻古》《内乡寻廉》《泸沽湖寻思》《乡村寻根》,无疑是对培田古村落的文脉、内乡廉政文化、吏治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对泸沽湖走婚习俗和家乡乡愁记忆逐渐消亡的深刻反思,彰显了作者浓郁的家国情怀。
作者当过大冶市常务副市长、黄石市水产局局长,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感情甚笃。他用《鸟语》作文集名,且在文集中专设“生态篇”,写他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足见其生态文明意识已深入骨髓。


END



········

《大冶文学》微刊投稿邮箱

dayewenxue@163.com

来稿请附简介、照片、联系方式

推介纯文学作品,面向全国文友征稿!


本期组稿:张海青


 大冶文学 DA YE WEN XUE


大冶文学
大冶市作家协会主管,推介纯文学作品。大冶作协1985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发现您,并对外推荐您的作品,主办有《大冶文学》杂志、《青山场院》文学年选,大冶文学公众号平台长期面向全国文友征稿,约稿邮箱:dayewenxue@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