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 蛇年与蛇的一次亲密接触

百科   2025-02-10 15:00   北京  
↑点击“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关注更多科普内容!

2025年是中国传统农历蛇年。2月8日上午,来自北京动物园两栖爬行动物保育专家乔轶伦携带两位神秘嘉宾到北京科学中心,与现场观众一起探秘蛇类王国。

▲北京动物园两栖爬行动物保育专家乔轶伦做客首都科学讲堂

“谈到蛇,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神秘?恐惧?敬畏?还是喜欢?”讲座开始,乔轶伦首先请现场观众提出问题。得知大家对蛇都有敬畏和疑虑后,乔轶伦从蛇的进化和构造、蛇的习性与生态、蛇与人类和北京的蛇等四个角度,逐一向观众揭开蛇的真实面貌。

谈到蛇类的祖先,乔轶伦介绍说,蛇类是爬行动物中最后进化出来的一个分支,出现约在距今1亿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

乔轶伦还详细介绍了蛇的身体结构,并且澄清了一直以来人们对蛇的一些误解。“在印度有一种表演节目——舞蛇,当舞蛇人吹响笛子,笼中的眼镜蛇就会从暗筐里出来,还会随着笛声舞动起来,看起来像和舞蛇人一起跳舞。其实,由于特殊的耳朵结构,蛇只能听到很窄的频率范围,频率在100-700赫兹之间的声音,比较敏感的范围是200-500赫兹之间。而舞蛇人的笛声是高出这个频率的,蛇根本听不到舞蛇人的笛声,眼镜蛇只是看到跟随舞蛇人的动作,从而做出回应的。”乔轶伦说。

蛇类都有蜕皮的自然生理现象,幼年蛇几乎每个月蜕一次,大蛇一年3-4次。乔轶伦还特意带了蛇的“旧衣”——蛇蜕,让观众亲手触摸蛇蜕。

▲观众亲手触摸蛇蜕

人们对蛇的恐惧,其实大都是怕毒蛇咬到。“在野外你会辨别哪条蛇有毒吗?”乔轶伦详细介绍了毒蛇的特征。

▲小观众仔细观察毒蛇的牙齿标本

万一被毒蛇咬到如何紧急处理?乔轶伦以自己三次被蛇咬到的经历告诉观众,毒蛇咬伤相当危险,万一被毒蛇咬伤,千万不要惊慌,冷静地紧急处理。进行户外活动一定要准备急救药品与器具及临近医院的联络电话,以防万一。

乔轶伦还在讲座中主张、鼓励公众亲自接触、感知爬行动物,消除对它们的误解,传播保护动物理念。

蛇会被蛇毒毒死吗?蛇能入药吗?如何分辨毒蛇?蛇都需要冬眠吗?北京动物园给蛇投喂什么食物?观众听完讲座后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乔轶伦耐心地回答了观众的问题。

讲座最后,乔轶伦请上他带来的神秘的两位嘉宾——两条人工繁育的蛇与观众合影。

现场观众听完讲座,由之前对蛇的敬畏和疑虑,变得喜欢和爱护,纷纷上台与两位嘉宾合影留念。

▲观众争先恐后上台与两条人工繁育的蛇合影留念

首都科学讲堂由北京市科协主办,北京科学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北京青少年科学基金会、北京科学教育馆协会承办。2025年,首都科学讲堂继续高举首都科学文化旗帜,以北京科学中心为主阵地,广泛联动各方力量,结合前沿热点科技、重点展览展项,走进远郊区及大中小学校,走进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努力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大科学文化新格局,打造首都科普亮眼“名片”,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TIPS:

被蛇咬到如何紧急处理?

1、辨明是被哪种蛇咬伤,利于抗毒血清使用。尽量记住蛇的体型、体色、斑纹和其它特征。不得已情况下,捕捉或打死蛇类。

 2、立即停止剧烈活动,不要过于惊慌,保持安静,减缓血液循环速率。迅速除去受伤肢体上的束缚物如戒指、手表和手链等物品。

 3、不要用手挤压,也不要用嘴吸吮,或可用吸血器吸出伤口污血。

 4、使用弹性绷带包扎伤口,含伤口上下关节,包扎时应将弹性绷带拉紧。

 5、与医院联系,以最迅速的方式将伤者送医急救治疗。

弘扬科学家精神

播撒科学的种子
让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北京科学中心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建设的面向公众开放的大型科技场馆,是服务于公众的公益性社会科普教育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