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图片新闻的编辑技巧

科技   2025-02-01 14:23   广东  


导读


本文从视觉冲击效果、细节展现信息、报纸版面的协调性、后期制作以及新闻组图五个角度,探讨了全媒体时代图片新闻的编辑技巧。

对于报社新闻工作者而言,在全媒体时代应当深刻认识到图片对于新闻报道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于报社维护读者市场、迎接挑战的重要价值。读者对新闻图片的各方面需求都在提升,包括图片的信息量、视觉冲击力和审美效果等,报社编辑在策划图片新闻时必须注意这些方面的细节问题,完善图片新闻,使制作出来的新闻能够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提高新闻的传播价值和社会影响,在读图时代下成功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推动报社和新闻行业的发展。
图片来源丨微信公共图片库(Pexels提供)

新闻中图片的重要价值
首先,图片相对于文字具有更直接的信息传递作用。当读者还没有聚焦视线,而只是匆匆扫过报纸版面时,图片能够向其传递一定的信息量,但文字符号却不能。所以,图片能够率先为读者传递新闻内容,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相应的新闻板块上。其次,图片相对于文字而言更加形象化、具象化,能够把现场的实际情况直接复刻给读者,但通过文字,读者只能够进行想象和推理。所以,图片与文字的结合能够使读者同时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去阅读新闻,这继而可以增强新闻的总体张力。第三,图片具有一定的娱乐性,相比于文字在形式上没有那么严肃,从而更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报纸的阅读趣味。最后,图片还能起到情感导向的作用,使读者在阅读新闻时被激荡起情感共鸣,以更沉浸的状态去阅读新闻,从而有利于提高新闻的共情作用和人文价值。
全媒体时代图片新闻对编辑模式的影响
全媒体时代对报社新闻编辑模式带来了不容小觑的重要影响,要求报社在编辑新闻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首先,在全媒体时代,大众对纯文字类的新闻报道阅读兴趣不浓,尤其是对于由大段文字所组成的报道。多数读者更偏好于“阅读”图片,以满足自身对趣味性和简洁性的阅读需求。因此,报社编辑在策划新闻时就需要对图片多加利用,提高图片在版面上的比例。其次,读者对图片信息量的要求明显提升。编辑在选择新闻图片时,不能把图片定位成意义不大的配图,而要让图片本身成为表现新闻内容的主体成分。此外,在全媒体时代下公众对图片的总体要求也在提升,报社编辑应当对图片编辑软件有充分的了解,能运用软件对图片进行多样化处理。
全媒体时代编辑图片新闻的基本原则
(一)内容真实可靠
对于报社新闻工作者而言,编辑新闻时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就是确保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对于图片新闻,编辑在选择图片时必须确保图片上的所有内容真实可靠,不能为了博眼球而选择与新闻内容不符的图片,不能利用图片编辑软件故意篡改和歪曲原图所包含的信息,也不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虚构的事件类图片。图片上的人物、动作、场景、地点和建筑等都必须是真实的,与客观事物相符合,是对事实的复刻。唯有如此,图片新闻才能保持公信力,读者才能维持对报社发布新闻的信任。
(二)信息含量丰富
全媒体时代,读者对新闻图片的要求明显提高,报社编辑也要提高图片在新闻版面上的地位。在选择图片时,不宜把图片仅仅用作衬托新闻文字的配图,把图片当作只起辅助作用的工具,而是应当精心挑选图片,确保图片本身就含有丰富的信息。新闻图片中的主体、构图和背景要协调一致,以整体的形式传达出尽量清晰的信息,直观地表现出新闻主题以及大体内容,要突出新闻的核心要素,使读者第一眼看到图片后就能解读出大致的新闻内容。这样,读者通过对配文进行阅读,就能更深刻、更清晰地掌握新闻的全部信息。
(三)价值形象鲜明
报社编辑在制作新闻图片时,应当突出图片的形象价值,确保图片与新闻内容之间有极强的关联性,使读者在阅读完全部新闻内容后,能够感受到图片的象征意义,从而在日后只要回想起图片就能记起相应的新闻内容。拥有鲜明的价值形象是对图片作为摄影艺术产品的内在要求,报社编辑在选择图片时必须注重图片的视觉要素,要筛选出让自己产生深刻印象的图片,再从细节入手,解构图片中的形象元素,联系具体的新闻内容来选择具有鲜明价值形象的图片。
(四)观点表达突出
新闻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向读者描述客观事实,复刻已经发生的事件,还在于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对读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挥引导作用,在社会范围内产生积极的影响。基于此,报社编辑在编排图片新闻时,不能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图片上,还要根据新闻的具体内容来输出观点。新闻报道所表达的观点首先要与新闻内容相符,不能为了输出某种价值观而削足适履,生硬地将观点嵌入新闻内容中;其次,观点要清晰简明,使读者一目了然,不要以说教的方式传达价值观;最后,观点要具有特色,避免滥用陈旧辞藻,要能通过观点来强化报社的品牌形象。
(五)标题吸引力强
在编辑图片新闻时,编辑要注重新闻标题。如果标题没有新意,平淡乏味,那么即使读者被新闻中的图片所吸引,也不会花费额外的精力去阅读文字,或利用标题制造导读效果;另一方面则要增强标题的吸引力,从新闻学、心理学的角度使标题具备吸引读者的功效。比如,2023年3月3日,新安晚报头版刊发了一张题为《撑起“半边天”》的图片新闻,生动体现了合肥地铁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个标题不仅准确地概括了合肥地铁在公共交通领域的作用,还通过撑起“半边天“这一比喻,强调了合肥地铁在提升城市交通效率、服务市民出行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再比如,2024年初,雨雪侵袭安徽,新安晚报在2月23日的头版刊发了一组题为《以动治冻》的图片新闻, “动”和“冻”两个字,生动体现了全省各地“以雪为令”多措并举应对严寒天气,保畅通、保供应、保供电、保供水。由此可见,在“快阅读”的形势下,形象比拟或简洁干练的标题,不仅为新闻图片锦上添花,吸引受众眼球,更是达到“一眼入心”的宣传效果,实现了新闻图片的传播价值。
(六)情感导向性强
在许多报道中,新闻事件都具备一定的情感基调,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众多读者的情感共鸣和情绪反应。在情感导向的作用下,读者对新闻内容会产生更深刻的印象,也会在情感的激发下对新闻事件进行认真思考,这有利于提高新闻传播的价值。图片新闻是形象性新闻,往往能够更强烈地激发出读者的情绪和情感。因此,报社编辑在编排图片新闻时要利用图片的这一优势,遴选情感导向性强的图片,从而奠定读者阅读新闻的情感基调,使新闻的表现力更强,主题更突出,同时也使读者对新闻的印象更深刻。
全媒体时代图片新闻的编辑技巧
(一)注重图片的视觉冲击效果
报社新闻工作者在编辑图片新闻时,必须注重图片的视觉冲击效果,要让读者在第一眼看到图片后就能被吸引住,把目光停留在图片上,进而吸引读者继续阅读新闻,并加深读者对图片新闻的印象。编辑在挑选摄影师所拍摄的图片时要注意多方面的细节,比如图片的拍摄角度要能突出新闻的主体内涵,背景和主题要分明;构图不能主次颠倒,灵活选择平面构图、对角线构图或对称构图;光影要和谐,光线方向和光比大小要能够把主体映衬出来等。在突出图片视觉冲击效果的同时,编辑不能让新闻失真,不能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不要在后期制作上滥用修图技术,导致图片的视觉冲击效果虽强,但却不适用于新闻报道。此外,编辑也要参考大众对新闻图片的阅读喜好,认真学习新闻摄影获奖作品,借鉴经验。
(二)通过细节展现丰富的信息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读者普遍要求通过阅览图片就能掌握大部分的新闻内容,而不需要一字一句地读完全部文字后才能对新闻内容有所了解。为此,报社新闻工作者在编辑图片新闻时,必须通过图片上的细节来反映出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在一幅图片上,行为主体的动作往往可以映射出一个主要信息,比如某几个人在操作一台先进的机器,一群人在欢迎某个重要人物等;抑或是全景式图片,但也要有突出的主体,比如火灾后的一片大楼废墟,被废水污染后的河湾及其岸边生态等。图片上的主体要能反映出最主要的新闻内容,但主体之外的细节也要能披露出新闻里的其他信息,比如几个人所操作的机器上刻有“铸膜机”的字样,人群的一侧露出某地的鲜明标志等,从而使读者在读图时能解析出丰富的信息,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三)根据报纸版面挑选合适的图片
报社新闻工作者在编辑图片新闻时应当注意报纸版面,挑选与报纸版面相配的新闻图片。一般而言,读者在一张图片上的目光只会停留两三秒,有些情况下甚至只是一扫而过。在报纸的一个版面上,视觉要素有很多,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是图片和标题。一方面,一个版面上有多幅图片,图片之间的位置关系要恰当,否则会使报纸的版面显得凌乱,使读者丧失阅读兴趣,比如把所有图片全都挤在一起,就会使版面的整体视觉效果很不和谐。另一方面,标题往往要加上艺术字效果,不能像正文一样是简朴的黑色字体,而可以用鲜艳的颜色和加粗放大的文字效果来使其更具视觉冲击力,但标题之间的位置关系也要恰当,并且有的标题适宜采取横向编排,有的则适宜采取竖向编排。总之,要从整体效果上来编排版面上的图片和文字,优化报纸版面的观感。
(四)在后期制作上强化图片的效果
在编辑图片新闻时,报社编辑往往需要使用后期制作技术,完善新闻图片的细节,强化新闻图片的总体效果。首先,编辑可能需要对图片进行剪裁,剪切掉图片中与新闻的实质性内容毫无关系的部分,把有价值的画面保留下来,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捕捉到新闻图片的主体,获取新闻的主要信息。其次,编辑有必要对图片进行艺术加工,从摄影美学的角度提升图片的艺术审美性,对图片的构图、光影和色彩进行调控,使图片更具生动性、鲜明性和艺术性,能够带给读者耐人寻味的审美感受。最后,编辑还应当运用好文字,文字与图片之间要相互映衬,比如图片里是一处优美的生态环境,那么编辑就可以对文字进行散文化处理,映衬出图片里的自然美景,从而提升图片新闻的整体审美性。
(五)围绕新闻主题设计合适的组图
有的新闻所涵盖的不仅仅是一幅图片,而是一组图片。这类新闻的主题性强,在报纸上所占的篇幅也大,在核心主题的统领下有作为组成部分的多条新闻,以及相应的多幅图片。在策划这类图片新闻时,报社编辑应当紧紧围绕新闻主题,选择能够凸显新闻主题的组图,并且要注意其他方面的细节。首先,组图要有一定的叙事逻辑,从第一幅图片到最后一幅图片,应当能从某个逻辑角度被衔接起来,而不出现明显的断层感。其次,组图在主题、色彩和内容上应当有很强的整体性,要给读者以和谐的阅读感受,使读者感到这些图片仿佛是从一张图片上裁剪下来的。第三,组图里的图片之间还要有明确的呼应关系,比如有些图片是主图,有些图片是副图等。最后,组图还应当具备较强的时效性,不能为了整体的协调性而硬凑出时隔久远的图片,要确保图片是新近拍摄的。
结 语
在全媒体时代,报纸读者对新闻的表现形式有了新的要求,并集中表现在图片的形式与内容上。报社编辑在编排图片新闻时,应当利用好图片的各方面优势,在挑选和设置图片时注重图片的视觉效果,通过细节展现丰富的新闻信息,根据报纸版面挑选合适的图片,在后期制作上强化图片的效果,围绕新闻主题设计合适的组图,并且要遵循图片新闻编辑的基本原则,注重图片新闻的真实性、情感导向性等,从而提高图片新闻的质量及其传播价值。■

作者单位:新安晚报社

本文刊登于《新闻世界》2024年第9期

源丨新闻世界公众号

作者丨杨晓玲

联系我们


转载 请在文章后面留言编采圈转载须知


投稿 请发y767593159@163.com编采圈投稿须知


市县媒体领导新闻业务交流群  加微信cfbjq3,注明姓名、职务、单位,核实后拉入群。新闻业务交流群群规


实用文章

全员提升式新闻业务培训   

评奖高手是如何找到获奖选题的(完整版)

一大波很可能获奖的新闻选题来了!

职称申报 ,你的评审材料准备好了吗?

新闻专业技术工作述职报告

新闻部副主任竞聘报告

新闻部主任竞聘报告(2份)

新闻频道总监竞聘报告

总编室主任竞聘报告


往期经典回顾

台包括台长,统一基础工资标准3500元
速收藏!国务院机构简称名单来了
新闻审校“四必看”“四必查”
主流媒体如何做好短视频
夜班小编92后,一年内得了7个省新闻奖
“宣传部长”还是“宣传部部长”?很多人分不清,唯一的区别在这,千万别写错
国家规定“作出”“做出”“和”“及”等词的规范用法
90后拿了5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就3个!


点击名片 关注星标我们





关注我们  点赞 转发 在看 留言

编采圈
新闻人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原采访编辑圈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