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核心知识,而非惰性知识

文摘   2025-01-05 10:13   甘肃  
我是牧之,每天一个知识点,带你读完一本书。
 后台回复“666”领取65个思维模型地图🎁 )


为什么学了很多知识,却用不上呢?
你是不是每天在网上看各种干货、锦囊妙计、精华整理等等,但最后发现,看了那么多“明明很有用”的知识,怎么生活中一点儿都用不上。别人都是刷娱乐视频,我在苦逼看知识博主......(此处省略一百字)

这其实就是以前的我,装在脑子里的很多干货、知识,在工作和生活中没办法被加以利用。今天看到一个词,终于解决了我多年的疑惑,原来这种知识被称为——惰性知识

可能你心里会有疑问了:什么是惰性知识?

哈哈,你理解的没有错,就是一种比较"懒惰"的知识,虽然被学习者获得了,也已经保存在头脑中了,但在实际中没办法被「提取出来」或「灵活应用」。

想想平时被我们诟病的鸡汤文章,语言流畅、振振有词,好像还挺有道理,让我们无法辩驳。但看似很有道理的知识,却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发挥作用。用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光讲大道理了,不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鸡汤文被我们嫌弃的原因之一。

看着很中用,实际外强内干,不实用,这种就是惰性知识。但没有哪一个“知识”本身是懒性的,不愿意与其他事物发生联系或者产生化学反应,主要是这些知识虽然已经保存在我们的头脑中,但它们缺乏「生命力 」,没办法活跃起来。

举个例子,我们在网上看别人分享的读书干货会很窃喜,这样自己就不用辛苦去翻大部头的书了,但其实只是享受了别人的学习成果,我们并没有结合自己的知识、情感和实践亲自深入、理解,这些知识就没用「应用场景」,自然也就没办法活跃。

我们看到的,只是别人摘录、整理、分享出来的其中一个点,导致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实,每一句话、每一个点背后都有它的「逻辑与本质」,我们只有结合周围的语境、作者想传达的意思,我们才能真正理解透它,才能找到它的应用场景。

-

那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其实,就是要学核心知识,而非惰性知识。

核心知识是那些比较有条理、结构明确、实用、适用范围广、能迁移或自我生长的基础知识。
比如掌握一些重要的概念、原理,这些就像树的主干一样,只要我们掌握知识的主干,就可以向外延伸、扩枝散叶了,而不是只懂一些碎片化的皮毛知识。

分享一个我自己的做法,以前都是看到什么学什么,现在我更多地是「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学习。

比如像我做公众号需要写文章,我就会去挑一些写作类的书籍,学过的东西我就可以直接用在写文章上了;比如为了教育孩子,先得提升自己,于是我会去看一些育儿类的书籍,或者怎么做一个合格父母的书籍,看完就可以立马用得上。

要让学过的知识、看过的书能用上,还是要打通「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闭环,让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应该多积累一些「核心知识」,而非惰性知识。

-

除了带问题学习,也有的人不知道自己当下要解决什么问题,是不是就不用学习了呀?

当然不是,我们的目的是——让自己的第一次学习变得有价值!

卡片笔记,是一种内化知识很好的学习方法。在第一遍学习、读书的生活,把那些有触动、直击内心的观点、案例、故事、认知等等,都用记卡片笔记的方法带走,沉淀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这里,我刚好可以推荐一种适合新手入门写作的方法,那就是知名畅销书《拆墙》的作者古典推荐的方法——ss卡片写作。

第一步,【摘录原文】

先看书,把书上对自己比较有触动的观点、语言摘抄到自己的笔记本上;

第二步,【概念转述】

把摘录出来的这句话,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或者用3种表达逻辑转述一遍,①不是……而是(逻辑对立面);②过去常常……现在(时间对立面);③众所周知……但…(内外行的对立面);

第三步,【个人体验】

根据对原观点的触动和理解 ,再想想自己过去有哪一方面经验或者记忆跟这个观点相近,比如我过去踩过一个什么坑;有一个朋友怎么了;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通过把新知识与过去的旧知识、旧记忆进行勾连,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对自己有触动的观点。

第四步,【行动指引】

当……的时候,我要……,写一个前面这种局势的行动指引,帮助自己知行合一。只有把看过的知识、有触动的点,跟自己的将来联系起来,先在内心种下一颗行动的种子,后面才会学以致用,去实践。

通过上面这4个步骤,随便都能写个四五百字,每天写1-2张这样固定格式的卡片笔记,既可以帮助自己内化知识,也能自我疗愈,能够很好地帮助想写作的人开始写作。

最后我想说,学习这件事别人只能「抛砖引玉」告诉你一些东西,但想要获得真理、获得洞察、获得应用和实践,还需要自己「亲自学」,别人无法替代。

学习这件事还要「身躬践行」才不觉浅。

常驻小尾巴~

如果你想学写作,请点下面的图片了解。👇

↑ 牧之写作摆摊


延伸阅读:
深耕2年,我的产品终于可以赚钱啦~~
有好运:从自我改变开始

牧之觉醒
一枚北漂返乡的自由职业探索者,记录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成长感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