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汉学家赛珍珠:以文学为媒讲好中国故事

政务   2024-10-08 08:02   江苏  

赛珍珠(Pearl S. Buck,1892—1973年),出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是美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女性获得者。她在出生几个月之后便随父母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旅程,这一去,便是与东方大国一生的不解情缘。她是中西文化的“混血儿”赛珍珠,一个生命里充满了对中国无尽好奇与热爱的伟大作家、汉学家,书写中国、宣介中国、让美国等西方国家读懂中国,是她汉学生涯的重要使命。


声援抗战,心系“中国故乡”


赛珍珠先后在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等地生活和工作了近40年。在镇江,这个江南水乡的小城里,赛珍珠度过了她童年至青春的近20年岁月,那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深深烙印在她的记忆里,成为她今后文学创作和回忆中永不褪色的背景,因此她称镇江是她魂牵梦绕的“中国故乡”。


17岁时,赛珍珠被带回美国弗吉尼亚州伦道夫·梅康女子学院。大学毕业后,回到“中国故乡”,她重拾快乐,而这种快乐的源泉恰是“和中国朋友们的散步和谈心”。美丽的中国和中国人的感情逐渐成为赛珍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34年,赛珍珠返回美国生活,但仍然时常心系中国、心系中国抗战。她曾写道,“我一生到老,从童稚到少女到成年,都属于中国”。她不仅创作了《游击队的母亲》《一个人的仇敌》《老虎!老虎!》等抗日题材文学作品,还通过演说大力谴责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罪行。在她的积极运筹之下,白宫上演了《放下你的鞭子》《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节目,促使更多美国人慷慨解囊,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1973年3月6日,赛珍珠在美国佛蒙特州的丹比城安然辞世。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墓碑之上非但未镌英文刻记,反而以古朴典雅的篆体镌刻着“赛珍珠”三个汉字。这一独特之举,体现出她对中国的浓厚情感和深切眷恋。


译著小说,传播中国文化


成长于中国的赛珍珠,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尤其对中国古典文学兴趣浓厚,这突出体现在《中国早期小说源流》《东方、西方及其小说》《中国小说论》三篇文章。她秉持比较眼光,论及中国古典小说的渊源、发展、版本、形态、技法,认为中国古典小说具有独特的、与西方小说截然不同的艺术结构。她尤其推崇《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三部小说,认为其对中国民众的影响深远,“西方文学中没有可以与它们匹敌的”。


出于热爱和推崇,从1928年起,赛珍珠耗时五年,将《水浒传》翻译成英文《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也是《水浒传》的首个英文全译本。出版后即赢得一致好评,并被美国、英国及加拿大等地的多家出版社看重,争相再版,甚至成为北美诸多大学中国文学课程的指定教材。时至2010年,美国莫雅·贝尔出版社还在再版此译作。一种译本的生命力如此之久,实属罕见。这样的流传和传播奇迹,得益于赛珍珠精彩纷呈的译笔。她没有随意删减,刻意追求“加速度”,她逐行逐句地译,使得译作和原著叙事节奏相同。此外,她匠心独运,诚邀墨西哥杰出版画家珂弗罗皮斯执笔,精心绘制“戏曲式”的插图。这些插图精妙地配合故事情节,生动再现戏剧化场景,细腻捕获人物动作姿态和情感状态,巧妙融入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这极大促进了西方读者对译本的理解与接受。


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深刻影响了赛珍珠的创作,她曾坦言,“形成我写作力量的却是中国小说,而不是美国小说”。从1922年开始写作,她先后出版《也在中国》《光明飞到中国》《中国儿童的邻居》《北京来信》等80余种作品。这些文字,细腻而深刻,多以中国社会作为背景、以中国文化为底色、以中国人为主人公,捕捉中华文明的独到之处,体察中西文化的微妙差异与共同点。而让其名声大噪的《大地》,于1931年问世。出版之后,好评如潮,连续两年成为全美最畅销的书籍,并借此获得美国文学最高奖——普利策小说奖。作品也随即被翻译成德文、法文、瑞典文等百余种文字,彻底走向世界。《大地》通过讲述一个中国人的故事,让东西方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那份超越文化界限的情感共鸣,进而深入挖掘了中国人性中的善良、坚韧与希望。感召于赛珍珠作品中无限的中国魅力,埃德加·斯诺决定前往中国,也因此书写了其与中国共产党的一生不解情缘。


在她的笔下,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认同。1938年,赛珍珠因“对中国农民生活进行了丰富与真实的史诗般描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用英语写作中国题材获奖的西方作家,并在颁奖仪式的演说中直言,“我相信中国小说于西方小说和小说家是有启发的”。


办刊创会,宣介真实中国


1941年,赛珍珠夫妇出资收购《亚洲》杂志,将其从娱乐消遣为主的旅游宣传册,改版为品鉴东方历史文化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毛泽东自传》,最早就刊载于《亚洲》,向彼时的西方世界传递了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诸多红军将领、领袖的真实情况。赛珍珠凭借其对中国文化的深刻了解,每期都推出数量不等的中国文学译作,如《归园田居》《浮云赋》《药》,以及《“道”在当代中国的表现》《鲁迅——白话大师》等研究文章。此外,赛珍珠还在杂志上刊载了《中国食物味道最佳》《中国的科学》《中国的卡通绘画》《中国的音乐》《中国的疆土和人民》等介绍中国文化的文章。从古典文学到现代文学、从科学艺术到衣食住行,她以《亚洲》为平台,系统性地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传递出可信、可爱、可敬的真实中国形象。


在办刊的过程中,赛珍珠逐渐意识到单靠书面的、单向的宣传中国文学、文化,还稍显单调,故创立“东西方协会”,积极联络来美学习、工作、交流的华人,如王莹、梅兰芳,让他们直接面对美国人,或唱或演或讲。这让美国普通民众看到了中国人的真实形象。此外,她还同林语堂、高克毅、老舍等中国朋友积极互动。她为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撰写序言,认为其“是迄今为止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赛珍珠多次邀请老舍出席美国文艺界的各种聚会,向与会者介绍老舍和他的文学成就,并积极促使《骆驼祥子》改编为电影。1948年,好莱坞将《骆驼祥子》列入改编计划,老舍也因此专程前往好莱坞阅读电影脚本。赛珍珠还同高克毅积极互动,推广中国戏剧到百老汇上演,协助《中国的幽默和智慧》在美国出版,打破了西方人长期以来认为中国没有幽默的刻板印象,一定程度上消弭了固有的傲慢与偏见,对中国的真实形象传播“发挥了特殊作用”。


斯人已去,但她所搭建的那座沟通中美文明的桥梁却依然坚固如初。她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在这个多元的世界里,每一种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都值得尊重、欣赏、学习;而真正的智慧,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遥远的差异之中,等待着发现、感知、领悟。


文/李震

来源:学习时报

延伸阅读


马明龙寄语《创新》:建功新时代 《创新》再出发

日新月异 惟其创新——写在“创新镇江”微信公众号改版之际

学思践悟 | 做好新时代先进典型宣传的实践思考——以策划采写“‘警’上添花 绽放芳华”系列报道为例

学思践悟 | 乡镇工业企业发展的“兴与辛”——以句容市边城镇为例

创新镇江
决策参考 学习园地 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