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奋进看江苏 | 书写“很有前途”的镇江新篇章

政务   2024-10-17 11:48   江苏  

“地雄吴楚东南会,水接荆扬上下游”。万里长江和千年运河在此处交汇,历史荣光和红色基因在这里交融,这就是镇江,一座灵气之城、英雄之城、奋进之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镇江时,深情寄语“镇江很有前途”。十年来,镇江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怀为不竭动力,锚定“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城市愿景,紧抓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等重大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壮大新动能,融入一体化、争创新优势,精心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致力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重要节点城市,奋力书写“很有前途”的镇江新篇章。




产业强市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产业强,则城市强”,“产业高度决定城市高度”。近年来,镇江产业向高端攀升、向规模集聚,重点实施“876”创新引领工程,明确新兴产业8个、未来产业7个、传统产业6个共21个重点产业方向,打造更多更响的“产业地标”,奏响产业强市的大合唱。


2017年,镇江市委、市政府就吹响“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重塑镇江实体经济辉煌”冲锋号,进一步提升发展热度;5年后,产业强市再出发,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近两年,镇江更以“一号战略”的第一位认识,只争朝夕、一往无前的姿态抓产业强市。


经济发展靠产业,产业支撑靠项目。2021年以来,镇江全面推行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探索实施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服务模式。一批“含金量”更足、“含新量”更高的优质项目纷纷落地,推动镇江产业迭代升级。今年1—8月,镇江17个省级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6.1%;10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全部开工,310个市级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2.1%;180个新建项目已开工172个,开工率95.6%。


曾经,产业特色不鲜明,产业集聚度不高,制约着镇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镇江市委提出,“跳出镇江发展镇江”,把产业发展放到长三角大的产业体系中去考量和布局,明确重点做强四大产业集群和八条重点产业链。通过聚焦“四群八链”主导产业,镇江正加速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依托哈电储能技术创新产业基地、哈汽重燃及核电装备生产制造基地等项目,不断壮大新能源装备产业链。在海工装备产业链方面,镇江聚力发展海工装备产业链,形成了从设计到制造、从整船到配套的全链条产品群。


航空航天产业是江苏省着力打造的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也是镇江聚力培育的8条重点产业链之一。目前,全市涉航企业达118家,2023年应税销售收入规模超过百亿元,有20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涌现出全国“唯一”“第一”产品41个。C919等“大国重器”上都有“镇江制造”的印记。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形成以通用飞机为龙头,集通用航空、航空航天新材料、关键部件、发动机动力核心部件、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航空服务于一体、特色鲜明的产业链,成为镇江打造特色产业链群的生动缩影。


园区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与载体。镇江自2021年起分步推进开发园区的整合和升级,将55个工业园区(聚集区)整合为10个主体开发区和16个功能园区,持续推动项目向园区集聚、政策向园区集成、资源向园区集中、企业向园区转移。今年全市开发园区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力争增长10%以上。


镇江既是老工业基地,也是现代工业城市。从年初召开“创新引领产业强市大会”,到出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强市行动方案》,着眼未来,镇江将坚持以产业强市为抓手,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力做好“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建设具有承载力的园区”和“营造具有吸引力的环境”三篇大文章,加快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努力使新质生产力成为镇江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




创新驱动点燃新质生产力引擎


镇江紧扣“创新引领”这一关键词,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着力抓好第二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抓实基础支撑,让创新创业“千里马”竞相奔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如何将创新发展的“路线图”细化为“施工图”,进而变成“实景图”?镇江结合自身产业实际,启动实施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传统产业焕新的“876”创新引领工程,加快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奋力打造在特色领域有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地、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发展新高地。当前正着力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创新主体招引培育、创新平台载体布局、创新生态优化提升,深入实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


镇江把布局优化、载体提升视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手棋”,通过营造优质的人才和产业承载环境,强化人才引进效能,提升科技创新效率。2023年,镇江实施科技孵化载体“专优特强”提升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成立镇江市科技企业孵化载体联盟,“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特色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加速形成,镇江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高速钢研究中心、省海洋工程新材料实验室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纷纷落户,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支撑。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主力军。在镇江,大全集团、天工国际、鱼跃医疗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在各自领域向着创新高峰攀登。为更好发挥好优质企业在创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镇江突出发挥创新领军企业的“头马作用”,积极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放大科技骨干企业的“示范效应”,引导鼓励它们积极承担国家级、省级重点研发专项;支持大中型企业开放共享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资源,促进大中小微企业的“融通创新”。


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镇江坚持“比真金更比真心”的理念,“杀鸡宰羊宴人才”,持续打造“人聚镇江  才享荣光”工作品牌,深入实施人才“镇兴”行动,持续推出“金山英才”计划、大学生“聚镇”计划等多项引才政策,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融入深,连续4年跻身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前50强。自2020年以来,连续5年成功举办的“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已然形成品牌效应,同时以“大会”为牵引,举办各类产学研对接活动750余场,促成各类产学研合作约2500项,成功解决丹佛斯、超力电器等企业“卡脖子”技术难题88项。


随着创新“堵点”的打通,创新之泉充分奔涌。如今在这里,创新高地更加隆起,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列全国第31位,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9.76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创新平台更加多元,新型研发机构加速崛起,创新联合体协力解题,技术“掌门人”、运营“操盘手”带队攻关,成就“创新雁阵”;创新主体更加壮大,142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枝繁叶茂”,4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省创新领军企业“梯队跃升”,科创板上市企业,独角兽、瞪羚企业“厚积薄发”。




深度融合构筑发展新高地


长三角一体化的“中心地带”,宁镇扬一体化、南京都市圈“左右逢源”的“桥梁”……拥抱“小三角”、融入“大三角”,多重战略叠加,镇江处于重要位置,大有可为。为抓住战略机遇,构筑发展高地,镇江出台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对重点领域协同、体制机制创新、安全发展等大事要事进行工作部署,加码发力“三角棋局”向新而进。


依托产业基础良好、科教资源丰富、生态禀赋优良、区位条件优越等优势,镇江深度谋划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路径举措,打造了互联互通的畅达交通出行圈、协同开放的产业科创圈、民生共享的生活服务圈和高效治理的绿色环保圈,成为长三角“朋友圈”重要的发展合作伙伴。近三年已有来自上海的55个项目落户镇江、总投资230亿元,沪镇融合正在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上海“科技之花”在镇江结出“产业之果”。


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镇江着力构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绿色低碳生态格局,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值得关注的是,312国道宁镇段快速化改造工程将于今年底建成通车。正在推进建设的G312产业创新走廊,将把“外力”与镇江的“内力”有机融合起来,借力发力,推动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形成更大范围的产业集群效应,把重大机遇切实转化为发展红利。


区域战略是重大机遇,抓好机遇便能借势借力补齐自身发展短板。镇江进一步畅通与周边城市的路网,特别是“铁公水航”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畅达,地阔天宽;畅通苏南苏北水路联系,加快推进苏南运河镇江段“三改二”等工程建设,共建“水运江苏”;协同南京、常州、扬州等毗邻城市深化跨界治理,在跨界水体整治、打击固废倾倒等更多领域拓展合作项目。


聚焦产业发展的卡点、堵点,镇江聚合长三角创新资源,聚力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在镇江深度融合,立足变枢纽通道为聚宝盆,变科创走廊为创新带,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优势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组建船舶海工、航空航天等产业领域创新联合体,不断提升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驱动力。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镇江不断加强与区域内城市在教育、医疗、旅游、信用等领域的深入合作,让老百姓获得实惠。未来将携手推动公共服务领域的政策、规则、标准、数据互通共享,在就业创业、校外研学、社保一卡通等方面取得更多合作成果。


倘若城市是一本书,那么镇江是山水集、诗词志,更是英雄谱。这里有热火朝天的建设画卷,彰显着高质量发展的喜人成色;这里有闪亮耀眼的成绩单,擦亮着创新创业创造的深厚底色。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镇江十周年,镇江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扬优展长厚植发展新优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奋力交好“镇江很有前途”时代答卷。


文/群众杂志社调研组(调研组成员:周斌、丁元新、陈伟龄、陆国建、赵文韬、李峰)

来源:《群众》杂志2024年第19期

延伸阅读


马明龙寄语《创新》:建功新时代 《创新》再出发

日新月异 惟其创新——写在“创新镇江”微信公众号改版之际

学思践悟 | 做好新时代先进典型宣传的实践思考——以策划采写“‘警’上添花 绽放芳华”系列报道为例

学思践悟 | 乡镇工业企业发展的“兴与辛”——以句容市边城镇为例

创新镇江
决策参考 学习园地 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