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方好药“上新”,“七〇七”的蝶变之路

政务   2024-10-16 08:01   江苏  

一副副镇江膏药传承360多年,一瓶瓶“五仙膏”“长春益寿膏”膏方直接源自清代宫廷医方。它们根植传统,又迭代升级;它们传承精华,又守正创新。在江苏七〇七天然制药有限公司(下称七〇七制药),古方变好药,老字号正紧追新潮流、焕发新光彩。

在高标准洁净车间内,滴注、摊涂、滚压……膏药摊涂成型一体机精准高效运转。主治跌打损伤、关节疼痛,省级“非遗”镇江膏药在全国黑膏药类产品中独占鳌头,也是国内为数不多以城市名称命名的老字号药品。眼下,在高度智能化的工业流水线上,镇江膏药获得脱胎换骨般的“新生”。


以往,“金山”牌镇江膏药由工人手工操作摊涂棒,在锅内取适量膏脂摊涂在红布中心制作,过程费时费力。七〇七制药副总经理成吉民告诉记者,公司联合高校院所创新研制膏药摊涂成型一体机,实现机械化摊涂,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产能也迅速扩大。


不只是制造工艺,产品材质迎合消费需求更新。此前,使用传统红布皮摊涂的“金山”牌镇江膏药,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膏体外溢流淌。七〇七制药将原来的裱褙材料进行升级改造,从红皮布变为无纺布加离型纸,采用覆珠光膜的组合,附带自粘胶,实现防渗漏、防移位,易使用、易清洁。“如今,我们计划3年投入1000万元,启动橡胶膏研发与产业化项目,降低皮肤刺激性和过敏反应,进一步提高疗效,有利于便携使用。”该公司副董事长耿顺源表示。

近年来,膏方作为中医药“治未病”的重要手段,逐渐成为养生新宠。七〇七制药坚守古法,根据宫廷医方“长春益寿丹”“五芝地仙金髓丹”处方,改原丹剂剂型为煎膏剂(膏滋),研制生产出膏方产品“五仙膏”和“长春益寿膏”。


从古方到好药,创新贯穿始终。以“五仙膏”生产工艺为例,炼糖环节如何避免类似砂糖沉淀这种膏滋返砂的现象?七〇七制药深入研究生产工艺中炼糖工艺,对蔗糖加热转化所需时间、温度、容器、中间体检测标准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采集、数据统计和验证,精准控制糖的转化率。成吉民表示,经生产工艺验证、质量对比研究、药品稳定性观察,历经两年多时间,该项工艺提升最终获得通过省药监局对该炼糖工艺变更的备案审查。

由于独具冬病夏治的功效,这两款产品今年夏天销售极为火爆。就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耿顺源接待了一批到访的客人,对方表达了将“五仙膏”和“长春益寿膏”销售到海外的想法。“扬帆出海”拓展市场,逐渐摆上企业的议事日程。耿顺源告诉记者,在传承传统中成药品种的基础上,企业将倾力做大做强“大健康产品”——国药准字、宫廷医方“长春益寿膏”“五仙膏”,力争培育两个亿元级的大健康品种。

一流企业,定标准。七〇七制药当仁不让,作为国家药品标准,“镇江膏药”载入《中国药典》;主持起草膏方类“五仙膏”国家药品标准,并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经整合提升后,企业目前旗下8条生产线、45个注册品种正蓄势待发。耿顺源表示,站在新起点,七〇七制药着力推动“传统中药、大健康产品、‘镇江膏药+’中医药祛痛特色疗法”三驾马车协同发展、齐头并进,用心传承弘扬中华瑰宝,勇蹚高质量发展新路,努力让中医药造福更多百姓。

文/ 陈志奎 张兵

延伸阅读


马明龙寄语《创新》:建功新时代 《创新》再出发

日新月异 惟其创新——写在“创新镇江”微信公众号改版之际

学思践悟 | 做好新时代先进典型宣传的实践思考——以策划采写“‘警’上添花 绽放芳华”系列报道为例

学思践悟 | 乡镇工业企业发展的“兴与辛”——以句容市边城镇为例

创新镇江
决策参考 学习园地 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