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合村并镇”潮来了!约2亿农民将变成市民,乡村的未来会怎样?

文摘   2025-01-30 09:21   河北  
                        点击蓝字
                        默默关注


最近,一场影响广泛的农村变革正悄然展开。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引发热议。


这份文件提出,到2025年,全国县城常住人口将增加约5000万人。


按照这一目标,未来几年内,将有约2亿农民“变身”城镇居民。


这一政策被视为新一轮“合村并镇”的号角。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仍有50多万个行政村。而根据规划,未来这一数字可能会减少到20万个左右。这意味着,将有超过一半的村庄面临合并或撤销。


对此,不少农民心里打鼓。老李是安徽农村的一名60岁老农,他告诉记者:“听说要合村,我们这些老人可怎么办?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舍不得啊。”


农业专家刘教授则认为,合村并镇是大势所趋:“随着农村人口持续外流,许多村庄已经难以维系。通过整合资源,能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那么,这场变革究竟会给农村带来哪些影响?记者深入多地调研,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乡村图景。


在山东省某县,一个由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新型农村社区刚刚建成。


崭新的楼房、宽敞的道路、齐全的配套设施,让人眼前一亮。


县长小张自豪地说:“过去一些偏远村庄连自来水都没有,现在村民住进了现代化小区,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并不是所有地方的合村进程都那么顺利。在河南某村,因为拆迁补偿问题,村民和政府之间产生了矛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抱怨道:“政府给的补偿太少了,根本买不起县城的房子。我们靠种地为生,搬到县城去干啥?”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叶兴庆表示:“合村并镇不是简单的行政区划调整,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是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他们的利益。还要为进城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


事实上,在一些地方,合村并镇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浙江省德清县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通过产业引导、生态改善等措施,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返乡创业。


当地一位返乡青年小王说:“现在的农村跟以前大不一样了,不仅环境好了,还有很多创业机会。


我在村里开了家民宿,生意红火得很。”


也有专家对大规模合村并镇持谨慎态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警告说:“盲目推进城镇化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我们要警惕'空心村'变成'空心镇'。关键是要发展农村产业,让农民有稳定收入来源。”


那么,合村并镇到底是福是祸?答案或许因地而异。对一些资源匮乏、人口流失严重的村庄来说,合并可能是唯一出路。但对于一些有特色产业、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庄,保留其独特性可能更有利于发展。


无论如何,在推进这项政策时,必须把握好几个关键点: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其利益;完善农村产业体系,为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健全公共服务,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让农民共享改革红利。


回望历史,每一次农村变革都曾引发争议。但正是在不断探索中,中国的农村面貌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新一轮合村并镇潮,我们期待着一幅更美好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往期回顾


进口药的退场,不是告别而是新的开始?


2025乡村公路改革:公路再扩张,修建“户户通”,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快递配送到家!


房产证无论写谁的名字,已不重要了?四条“新规”需提前了解


招财小兔子
一年四季 三餐四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