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 评《在职教师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

文化   财经   2024-09-02 20:55   北京  

在职教师教育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

刘胡权
中国发展出版社


最新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
伴随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盛行,有机统整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使之形成一个连续不断又相互支持的整体,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共识。长期以来,我们过多关注教师的职前培养,而对教师的职后培训缺乏系统化的理论建构。教师教育一体化旨在构建教师的终身教育体系,为教师终身学习与专业成长提供制度保障。
本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在职教师教育”这一概念的,意指教师教育机构或教师教育者提供完整的、连续的学习经历和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的、学术的和人格的发展。本书指出,“在职培训”只是“在职教师教育”的一部分,更多关涉教师专业、学术的发展;“在职教师教育”则是在职教师整体的素质教育(holistic education)。“在职教师教育”既强调教师教育机构或教师教育者外在的影响,也强调在职教师基于自身需求学习、整合后的内在发展。“在职教师教育”既可理解为在职教师的“教育”而非仅仅是“培训”,又可理解为“在职的教师”(包含“入职”)但非“离职的教师”教育。
基于这样的理解与认识,本书从教师个体学习的内在机制出发,选择三个影响教师学习的关键因素——校本研修、教师教育机构和教师教育者,建构在职教师教育的理论体系。
本书认为,在职教师教育应该建立在教师个体学习的基础之上,或者说,教师个体学习是理论体系建构的基点或出发点。无论是教师教育机构或教师教育者,还是在职教师自身,都要基于对教师个体学习内在机制的理解,去开展教育活动或进行自我教育。本书根据全视角学习理论,建构了教师个体学习的三个维度——内容维度、动机维度和互动维度,并分析了影响教师学习的因素、教师学习的方式与类型。
在职教师的学习主要是在学校发生的,因此学校的在地研修对在职教师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关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通过校本研修或校本培训,建立合作性的团队文化,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切实提升学校的改革能力,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因此,本书将在职教师的校本研修与合作学习作为理论模型的一个重要侧面,它更侧重于在职教师间的互动和激发在职教师的学习动机。
在我国,教师教育机构及教师教育者是在职教师教育的主体,尤其是教师教育机构组织开展的在职培训,是在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教师在职学习的主体内容。教师教育机构如何基于教师个体学习的内在机制组织实施有效的教育培训,是教师教育机构亟待考虑的关键问题。同时,教师教育者作为陪伴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者,他们的角色定位、素质结构及专业发展等,更为根本地影响在职教师教育。因此,本书将教师培训、在职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支持作为理论模型的另外两个重要侧面。教师培训更侧重于为在职教师提供学习内容及在职教师间的学习互动;在职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支持更侧重于为在职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及激发在职教师的学习动机。
由上可见,校本研修、教师教育机构和教师教育者作为在职教师教育理论模型的三个侧面,是影响在职教师教育的三个关键性因素,三者相互联系,各有侧重,共同支撑起在职教师教育的最大效用。对于在职教师而言,要充分整合这三个关键因素,确保自身的学习效用最大化;对于教育管理部门或研究机构而言,要基于教师个体的学习,充分整合三个关键要素,确保在职教师教育作用的有效发挥。
本书基于在职教师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又回返到作为“事业”的教师教育的学科建设层面,探讨学科视角下的“在职教师教育”。本书梳理了新时代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现状与方向,结合北京教育学院的学科建设实践,分析了“在职教师教育”的学科属性。
本书指出,我国的在职教师教育比较复杂。从任务上讲主要是服务基础教育,从内容上讲主要是学科教育,从功能上讲是职业教育,从属性上讲是成人教育,从办学层次上讲是高等教育。它既要“顶天”又要“立地”。如果按照学科建设的要素或学科制度化的标准,“在职教师教育”的学科建设之路还很漫长。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前我国在职教师教育研究的重心应立足职教师教育实践本身,适当构建在职教师教育的理论体系,以为其发展争取一定的学术话语权。在职教师教育研究要面对实践形态的在职教师教育,将实践形态的在职教师教育现象或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将寻找实践轨迹、解释实践逻辑作为在职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
对于未来在职教师教育研究的关注重点,本书提出,一是应关注如何促进教师持续专业发展,二是应关注如何真正实现从“教师培训”走向“教师学习”,三是应关注在职教师教育主体如何更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是应关注在职教师教育如何激发教师自我效能感。
真正的教育并非外在的影响或改造,而是基于主体的内在需求而学习、整合相关资源形成一种整体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本书试图通过相关研究的整合,建构一个“在职教师教育”的理论框架,通过这样一个“scaffold”或“scaffolding”(“脚手架”或“搭建脚手架”), 为教师的在职学习或发展、为教师教育机构或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支持、为教育管理部门的有效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图书简介

《在职教师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是一部系统讲述“在职教师教育”的专著。书稿立足于“在职教师教育”的历史回顾,将我国当下教师教育学科下的“在职教师教育”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从理论上进行深度阐释,并力图建构其学科理论体系,将该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融入其中,提出具体建设该学科体系的策略。本书主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由于“教育”与“培训”的密切关系,“教师培训”有时也称为“在职教师教育”(in-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是指教师进入教师职业以来所接受的各类教育和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阶段,也是教师教育三阶段中历时最长且实践性最强的阶段。“在职教师教育”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与教师职前培养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师教育内容

整理/钟紫君

目 录 (向上滑动阅览)


第一章 在职教师教育概念的提出
一、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二、在职培训制度的变迁
三、教师在职教育的困境
四、相关概念的厘清
五、研究的总体框架
第二章 教师个体的学习
一、教师学习的理论
二、教师学习的内涵
三、影响教师学习的因素
四、教师学习的方式与类型
第三章 校本研修与合作学习
一、以校为本的教师学习
二、学习共同体与合作学习
三、实践共同体与行动学习
第四章 教师培训的改革创新
一、在职教师教育机构
二、在职教师培训的发展
三、教师培训的实践模式
四、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创新
第五章 在职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引领
一、在职教师教育者的内涵
二、在职教师教育者的角色定位
三、在职教师教育者的素质结构
四、在职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
第六章 学科视角下的在职教师教育
一、新时代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现状与方向
二、在职教师教育的学科属性
三、北京教育学院的学科建设实践
四、未来研究的重点
后 记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发展出版社所有。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请联系我们,并注明转载来源。

关注我们


中国发展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是直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智库型出版传媒集团。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领导下,充分发挥直属高端智库和自身服务链完整的优势,正致力于建设集智库传播、智库研究、智库会议、智库园区为一体,具有一流竞争力和影响力、提供高质量发展解决方案的智库型出版传媒集团,为中心高端智库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国家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发展出版社除图书出版外,旗下还有《中国发展观察》《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经济报告》《新经济导刊》等期刊,国研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研智库)、国研智库创新科学园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研智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智研未来信息咨询中心。

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22号院亦城财富中心1号楼7-8层
电话:010-68990622  82097226  67889142
网址:https://www.develpress.com

中国发展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直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正致力于建设集智库传播、智库研究、智库会议、智库园区为一体,具有一流竞争力和影响力、提供高质量发展解决方案的智库型出版传媒集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