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年 | 消失的邵伯荇丝湖摆渡口

文摘   2024-11-19 08:11   江苏  

消失的荇丝湖摆渡口
徐伟年

荇丝湖,又名葑塞湖,在邵伯镇境内。据《甘泉县志》载:“葑塞湖,今荇丝湖也。在城东五十里艾陵乡。北通渌洋湖,南接艾菱湖,是葑塞湖当在渌洋湖之南,艾陵湖之北。”因湖中长有多年生水草荇菜(亦称荇丝),故得名。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疏浚扬州东郊廖家沟,安置因开挖凤凰河失地的自在乡村民,在荇丝湖筑圩围垦,建成荇丝湖村,有近200户上千人。

荇丝湖村西头,有一条五六十米宽的戚墅河,南北走向,南起邵伯盐邵河,北至渌洋转弯向东,再与盐邵河汇合,全长绵延20多公里,沿河一带摆渡口无数。荇丝湖村头的摆渡口,给荇丝、蒙套、王厦村民外出走亲访友,上邵伯赶集,乃至过江越海到外面的世界,带来了便利。摆渡口两岸码头,用河边就近挖出的泥土垫高夯实,用农村常见的小碗粗的水杉树段打桩固化,向河中心绵延10余米,方便摆渡船停靠运行。摆渡口由荇丝湖生产大队运营管理,本村人全部免费,其他渡客的渡资每人每次2分钱。在以后40多年里,渡资逐步涨到3分钱、5分钱,最高时两角钱。

摆渡船长约六七米,宽约两米,平头,平底,木质,桐油漆刷,可以载客一二十人。船头甲板用木板铺就,方便船工撑船操作以及渡客上下。船舱用木台阶与船头甲板相连,加宽后的两侧船舷宽约10多厘米,供渡客临时坐下憩息,也降低船的重心。船尾则用木板封隔成相对独立封闭的空间,给船工闲暇时休息或遮风挡雨。

船工是生产队的老何,四五十岁年龄,中等身材,皮肤黝黑,身体健壮。按照安排,他平时专事摆渡,与中等男劳力同工同酬。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歇,摆渡船也是白天开张,晚上停航。偶遇村民有红白喜事,事先打好招呼,老何有求必应,晚上帮忙摆渡。

“摆河喔……”“来喽……”这一呼一应的吆喝声,拉开又一次摆渡的序幕。启航时,老何将一根三四米长的竹篙斜插入船头下方,另一头垫在肩头,通过杠杆原理发力一撬,渡船荡悠悠离开了码头。老何借力插在河床上的竹篙,一个健步,轻盈地落在船头甲板上,根据河水流向、流速,将竹篙沿着船舷插入河床,左边一撑,右边一送,重推轻划……交替运用,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反作用落下竹篙,渡船不偏不倚、平稳地靠上对岸码头,落下四爪船锚,渡客顺序下船,一次寻常的摆渡终告完成。

摆渡口日常客流三三两两,总体均衡,但一年里也会遭遇几次人为的大客流。河对面的粮食原种场(又称荇丝农场)是“吃皇粮”的单位,经济效益好,一年里总有八九个晚上放映露天电影。每当这个时候,荇丝湖村民们如过年般喜笑颜开,大人小孩三三两两相约过河看电影,村头河东码头如同鲁迅先生笔下“看社戏”般热闹非凡。尤其电影散场后,摆渡船运力有限,两三百名看完电影的村民,常常在河西码头形成四五十米长的脉冲式大客流,乌泱泱一片,全部摆完渡需要一个多小时。

有一次电影散场后,有好事者撑来生产队的运输船,一些村民为尽快回家,在河西码头坐上了这艘运输船。不知是撑船的村民技术有问题,还是坐船的村民没有把握好船的平衡,载有一二十人的运输船在离开码头后倾覆了。顿时,尖叫声、哭喊声、呼救声响成一片。好在当时天气不冷,戚墅河不宽也不深,加之水乡人擅于狗爬式,村民们自救互救及时,才没有酿成乐极生悲的伤亡事故。九十年代初,村里有一对工作生活在外的新婚夫妇回乡探亲,因为男主人是本村人免除了渡资,而夫人属于外来媳妇付费一角五分钱。为这事,夫人嘲诙男主人三十多年。

世纪之交,国家加大“村村通”工程力度。村头摆渡口不远处,建起一座钢筋水泥大桥,等级公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为村民服务四十多年的摆渡口,终于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停航了。“摆河喔……”“来喽……”,这一呼一应的吆喝声,也永远定格在一代人的记忆中。

丁中广祥听文化
以声音之美,传文化之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