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公众号关注我们
塔布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引用格式:张维琛, 王惺琪, 王博杰, 2024. 塔布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J]. 生态环境学报, 33(7): 1142-1152.
文章亮点
1
塔布河流域在2000至2020年间,产水量、防风固沙、固碳等生态系统服务均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尤其是在2020年达到峰值。这一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在逐步恢复和提升,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2
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年降水、年均温、NDVI等自然因素与土地利用方式等社会经济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发现这些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提高了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解释力,尤其是年降水与土地利用方式的交互效应,影响系数增长率达61%。
3
分析塔布河流域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出南部地区的生态修复效果尤为明显,超过70%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增长趋势。这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导读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系统退化,探究内蒙古塔布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及其交互关系,对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
★ ★ ★
★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利用模型模拟2000、2010和2020内蒙古塔布河流域产水、粮食供给、防风固沙、固碳等4项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并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因子及其交互作用。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有关季节性河流各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数据图表
★
★
★
★
★
★
★
研究结论
(1)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2000-2020年塔布河流域的产水、粮食供给、防风固沙及固碳服务均有大幅提升,分别增加了94 mm、3.12×105 t、27 t·km−2、48 g·m−2·a−1;空间上,全域生态系统服务有70%以上的区域呈增加趋势,尤其是流域南部。
(2)塔布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随时间发生变化,其中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社会经济因素中土地利用方式、人口密度的影响较大。双因子交互作用的影响均高于单个因子。
(3)在产水、固碳服务中,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因子对的交互作用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强于自然因素因子对和社会经济因素因子对的交互作用。在粮食供给、防风固沙服务中,自然因素因子对和社会经济因素因子对的交互作用强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因子对的交互作用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相关文章
[1] 徐佳乐, 杨兴川, 赵文吉, 杨志强, 钟一雪, 师乐颜, 马鹏飞. 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中西部植被覆盖度演变特征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24, 33(7): 1008-1018.
[2] 王雯, 侯青青, 裴婷婷. 甘肃河东地区坡度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及其阈值效应[J]. 生态环境学报, 2024, 33(7): 1117-1129.
[3] 王雪融, 龚建周, 俞方圆. 粤港澳大湾区4种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的互馈关系及机制[J]. 生态环境学报, 2024, 33(7): 1130-1141.
[4] 廖洪圣, 卫伟, 石宇. 黄土丘陵区典型流域土壤侵蚀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以祖厉河为例[J]. 生态环境学报, 2024, 33(6): 908-918.
[5] 向男, 王明旭, 张宏锋, 廖宝淦. 生态保护重要性分区及其长时间序列生境状况时空分异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 生态环境学报, 2024, 33(6): 958-968.
[6] 王鹭莹, 李小马, 甘德欣, 刘鹏翱, 郭胜, 李毅.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空间异质性及其驱动因素[J]. 生态环境学报, 2024, 33(6): 969-979.
[7] 李程, 程志鹏, 刘育金, 姚义鸣, 李春雷. 全(多)氟烷基化合物生态风险及其管控政策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24, 33(6): 980-996.
[8] 王美娜, 范顺祥, 舒翰俊, 张建杰, 褚力其, 法玉琦. 河南省土壤侵蚀时空分异特征及土壤保持经济价值[J]. 生态环境学报, 2024, 33(5): 730-744.
[9] 田叙辰, 魏洪玲, 解胜男, 储启名, 杨婧, 张颖, 肖思秋, 唐中华, 刘英, 李德文. 基于MaxEnt模型的东北地区槭树潜在地理分布[J]. 生态环境学报, 2024, 33(4): 509-519.
[10] 杨非凡, 何浩. 基于“EVI-ESV”伊犁河谷生态环境评估及生态分区构建[J]. 生态环境学报, 2024, 33(4): 655-664.
[11] 李霞, 陈永昊, 陈喆, 张国壮, 唐梦雅. 中国沿海地区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生态环境学报, 2024, 33(2): 180-191.
[12] 梁燕, 刘家齐, 肖凡, 潘民萍, 韦凯文, 张楚雯, 段敏. 氮沉降形态对西南岩溶区森林土壤有效磷来源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24, 33(2): 192-201.
[13] 李荣杰, 李惠梅, 武非非, 赵明德, 王诗涵, 孙雪颖. 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异规律及驱动力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24, 33(2): 301-309.
[14] 袁茜, 傅开道, 陶雨晨, 张年, 杨丽莎. 澜沧江(云南段)水-气界面氧化亚氮释放通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24, 33(1): 54-61.
[15] 田成诗, 孙瑞欣. 长江经济带市域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转型[J]. 生态环境学报, 2023, 32(7): 1173-1184.
下载pdf版请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