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录组学揭示腐殖酸影响纳米三氧化二铬对小球藻的毒性机制

学术   2024-10-05 20:00   广东  

 / 生态环境学报

基于转录组学揭示腐殖酸影响纳米三氧化二铬对小球藻的毒性机制

引用格式:李玉彩, 杨垒, 梁贤, 孟红艳, 刘焕焕, 石辉, 任勇翔, 2024. 基于转录组学揭示腐殖酸影响纳米三氧化二铬对小球藻的毒性机制[J]. 生态环境学报, 33(8): 1289-1297.


  1  

以小球藻为受试生物,HA、AA及BSA为天然水体中的模型DOM,探讨不同DOM条件nCr2O3对小球藻的毒性效应。

  2  

基于转录组学的手段,在分子层面上揭示了HA作用于nCr2O3对小球藻毒性的影响机制。


随着纳米三氧化二铬(nCr2O3)的大量使用,nCr2O3不可避免的被排放到环境中,对水生生物造成不利影响。目前,已有大量关于nCr2O3毒性效应的研究报道,但大多仅局限于实验室环境或培养液体系,这与实际环境存在明显差异。溶解性有机物(DOM)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目前,DOM对金属纳米颗粒(MNPs)的影响呈现复杂的结果,不同的DOM对MNPs的毒性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对于DOM作用下MNPs毒性机制的研究还不充分,仍需深入探索MNPs在实际水体环境的毒性效应。小球藻(Chlorella sp.)常被作为毒性测试的模式生物。通过转录组学分析可以从分子水平解明差异基因的变化,从而揭示MNPs对藻类生理活动的影响。然而,到目前为止,利用基因组学方法研究DOM与nCr2O3相互作用下藻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尚缺乏相关信息。    



本研究以小球藻为受试生物,选取腐殖酸(HA)、海藻酸(AA)及牛血清蛋白(BSA)等3种典型的溶解有机物作为天然水体中的模型DOM,探讨不同DOM条件nCr2O3对小球藻的毒性效应,深入考察了HA和nCr2O3共存对小球藻生理、氧化应激水平及细胞结构的影响,通过转录组学在分子层面上揭示了HA作用于nCr2O3对小球藻毒性的影响机制。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复杂水体中nCr2O3的生物毒性效应,这将为探究MNPs在复杂水体环境中的生态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1)不同种类DOM对nCr2O3胁迫下小球藻的毒性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HA可以缓解nCr2O3对小球藻的毒性,而AA随培养时间的增加会促进其毒性效应,BSA对其并无明显的影响。

(2)HA对nCr2O3毒性的缓解作用与其浓度相关,1-10 mg·L−1 HA通过减少nCr2O3与藻细胞之间的物理接触来缓解藻细胞受到的氧化损伤。但高浓度的HA由于形成遮蔽效应,反而抑制了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3)HA通过调节DNA复制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通路的基因来缓解nCr2O3胁迫下小球藻的氧化应激、遗传物质及光合作用毒性,提高nCr2O3胁迫条件下藻细胞自身活性和能量代谢,使细胞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1] 林健晖, 李萍萍, 刘敏, 邓希, 康子歆, 杨涛, 展舒悦, 曾映旭. 不同生物膜附着微塑料对文蛤鳃的毒性效应[J]. 生态环境学报, 2024, 33(1): 111-118.    

[2] 张睿含, 智燕彩, 贾明昊, 李晓娜, 王震宇. 生物质废弃物类型和水热pH对人工腐殖酸性能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23, 32(8): 1496-1506.    

[3] 吕贵方, 吴颖欣, 董长勋, 卢阳, 周玥, 曾文军, 吴文成. 腐殖酸和吐温-80对微米镍铁/多氯联苯体系的传质调控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22, 31(7): 1456-1464.    

[4] 石含之, 刘帆, 黄永东, 吴志超, 李富荣, 徐守俊, 邓腾灏博, 文典, 王旭, 王富华, 江棋, 杜瑞英. 土壤溶解性有机物的动态变化对水溶态铜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21, 30(9): 1896-1902.   

下载pdf版请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往期精选 

【F5000领跑者论文】

●  近 50 年淮河流域气候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  中国红树林湿地资源、保护现状和主要威胁

●  宁东基地不同工业园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评价

●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  轮作休耕问题探讨

● 北京地区PM2.5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植被覆盖度关系的研究

● 不同品种蔬菜重金属污染评价和富集特征研究

● 多金属矿区土壤重金属垂向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

● 基于MOD17A3的中国陆地植被NPP变化特征分析

● 近10年中国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

● 李世雄副研究员团队:植被重建对黑土滩草地植被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赵俊芳研究员: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气候变化对全球主要农区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评估

● 青海大学王玉琴: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分析

● 杨兴川研究团队:2016 年京津冀地区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2020年度高被引论文】

● top1 I 靳拓:国内外农用地膜使用政策、执行标准与回收状况

● top2 I 卢乔倩:中国不同植被覆盖类型NDVI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特征

● top3 I 雷金睿:1990—2018年海南岛湿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演变
● top4 I 葛应兰:马铃薯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

● top5 I 张莎莎等:不同海拔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top6 I 王秦副教授: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进展及展望

● top7 I 张宇鹏:无机硅叶面肥及土壤调理剂对水稻铅、镉吸收的影响

● top8 I 刘红梅副研究员: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团聚体及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 top9 I 雷金睿等:1990—2018年海南岛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 top10 I 张子璇等:不同改良模式对滨海盐渍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是中文核心期刊(2004—2023各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荣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2013—2016、2020年)、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11、2017、2020年)、广东省精品科技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等称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进入中国科协组织评选的“生态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区,即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位列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Q1区(4/77),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Q1区(34/141)。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从左到右依次为:《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编通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证书、202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证书、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3)、2020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证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证书

......................................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您将“生态环境学报”列为星标,或每次阅读结束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以便在第一时间接收我们推送的内容噢~

点击“阅读原文”

生态环境学报
学术分享平台,敬请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