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入口形式对室内气溶胶扩散的影响研究

学术   2024-10-11 22:00   广东  

 

  点击公众号关注我们  

公共建筑出入口形式对室内气溶胶扩散的影响研究

引用格式:王薇, 伍君奇, 2024. 公共建筑入口形式对室内气溶胶扩散的影响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33(8): 1227-1235.

文章亮点

  1  

利用了CFD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空气流场和气溶胶扩散分布模型。

  2  

明确了不同出入口形式对室内气溶胶扩散与分布的影响。

  3  

探讨了不同出入口形式下的室内空气质量。

导读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环境需求的不断提高,关于室内空气质量(IAQ,Indoor Air Quality)的研究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统计,人们超过约8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而IAQ对人类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每年有大约7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相关疾病,其中许多是由室内污染引起的。气溶胶作为主要的室内悬浮污染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能够通过空气传播,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建筑入口空间作为建筑物与外部环境的过渡区域,其设计形式直接关系到IAQ。室外空气被认为是室内气溶胶的主要来源,而合理的建筑入口形式是改善室内风环境、降低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施。

因此,开展建筑入口形式对室内气溶胶扩散的影响研究,对人群呼吸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公共建筑出入口典型形式的特征提取,结合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方法,深入探讨公共建筑出入口形式对室内气溶胶扩散的影响,旨在为改善IAQ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并为公共建筑入口通风设计提供指导建议。

图表概要













































研究结论

(1)室内气溶胶浓度与空气流动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气流流动速率越大,气溶胶浓度越低;气流流动速率越小,气溶胶浓度越高。

(2)转角空间或狭小空间容易形成涡流。涡流会导致空气滞留,阻碍气溶胶扩散,进而导致局部区域的气溶胶浓度增加。

(3)有雨棚的平入口的气溶胶进入量略小于无雨棚平入口,占比无雨棚平入口的92.8%,但其室内气溶胶残留量为23.6%,高出无雨棚平入口7.3%。

(4)室内气溶胶残留量占比从高到低排列为:有雨棚的平入口 (23.6%)>平入口 (16.3%)>凹入口 (14.8%),凹入口在自然通风情况下气溶胶的扩散得到了有效抑制,室内气溶胶残留量最低。

相关文章

[1]王聪聪, 张小玲, 雷雨, 黄小娟, 王婧怡, 尹黎昊, 王传扬. 基于WRF-CMAQ模型的四川盆地春季持续臭氧污染过程中PM2.5组分解析[J]. 生态环境学报, 2024, 33(8): 1214-1226.

[2] 卢睿霖, 曹芳, 林煜棋, 吴长流, 章炎麟. 南京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的粒径分布和来源解析[J]. 生态环境学报, 2024, 33(7): 1079-1088.

[3] 温丽容, 林勃机, 李婷婷, 张子洋, 张正恩, 江明, 周炎, 张涛, 李军, 张干. 基于多同位素的珠三角PM2.5中二次无机气溶胶来源解析[J]. 生态环境学报, 2023, 32(9): 1654-1662.

[4] 王薇, 代萌萌. 基于颗粒物时空分布的街道峡谷空间形态研究——以合肥市同安街道为例[J]. 生态环境学报, 2023, 32(9): 1632-1643.

[5] 闫菊平, 王小萍, 龚平, 高少鹏. 尼泊尔一次源含碳气溶胶的排放特征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23, 32(8): 1449-1456.

[6] 王薇, 程歆玥. 合肥市不同功能街道峡谷PM2.5和PM10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生态环境学报, 2022, 31(3): 524-534.

[7] 李颖慧, 郭前进, 闫雨龙, 胡冬梅, 邓萌杰, 彭林. 晋城市环境空气中BTEX变化特征及来源[J]. 生态环境学报, 2022, 31(3): 504-511.

[8] 廖彤, 熊鑫, 王在华, 杨夏捷, 黄映楠, 冯嘉颖. 世界三大湾区大气污染治理经验及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启示[J]. 生态环境学报, 2022, 31(11): 2242-2250.

[9] 王一荃, 周璋, 李意德, 陈德祥, 张涛, 杨繁. 不同热带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评价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21, 30(5): 898-906.

[10] 白建辉. 亚热带森林BVOCs排放和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J]. 生态环境学报, 2021, 30(5): 889-897. 

[11] 王薇, 程歆玥, 胡春, 夏斯涵, 王甜. 城市街道峡谷PM2.5时空分布特征与空气质量评价——以合肥市长淮街道为例[J]. 生态环境学报, 2021, 30(11): 2157-2164.    


下载pdf版请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往期精选 

【F5000领跑者论文】

●  近 50 年淮河流域气候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  中国红树林湿地资源、保护现状和主要威胁

●  宁东基地不同工业园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评价

●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  轮作休耕问题探讨

● 北京地区PM2.5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植被覆盖度关系的研究

● 不同品种蔬菜重金属污染评价和富集特征研究

● 多金属矿区土壤重金属垂向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

● 基于MOD17A3的中国陆地植被NPP变化特征分析

● 近10年中国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

● 李世雄副研究员团队:植被重建对黑土滩草地植被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赵俊芳研究员: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气候变化对全球主要农区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评估

● 青海大学王玉琴: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分析

● 杨兴川研究团队:2016 年京津冀地区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2020年度高被引论文】

● top1 I 靳拓:国内外农用地膜使用政策、执行标准与回收状况

● top2 I 卢乔倩:中国不同植被覆盖类型NDVI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特征

● top3 I 雷金睿:1990—2018年海南岛湿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演变
● top4 I 葛应兰:马铃薯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

● top5 I 张莎莎等:不同海拔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top6 I 王秦副教授: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进展及展望

● top7 I 张宇鹏:无机硅叶面肥及土壤调理剂对水稻铅、镉吸收的影响

● top8 I 刘红梅副研究员: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团聚体及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 top9 I 雷金睿等:1990—2018年海南岛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 top10 I 张子璇等:不同改良模式对滨海盐渍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是中文核心期刊(2004—2023各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荣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2013—2016、2020年)、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11、2017、2020年)、广东省精品科技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等称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进入中国科协组织评选的“生态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区,即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位列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Q1区(4/77),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Q1区(34/141)。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从左到右依次为:《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编通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证书、202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证书、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3)、2020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证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证书

......................................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您将“生态环境学报”列为星标,或每次阅读结束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以便在第一时间接收我们推送的内容噢~

点击“阅读原文”

生态环境学报
学术分享平台,敬请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