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新零售十年,阿里选择放弃,回归能力边界
创业
财经
2025-01-05 06:28
广东
在新年的第一天,阿里发布公告,以131.38亿港币卖掉了高鑫零售全部股权,如果只算初始的买入价格,阿里亏损了大约372亿港币。而在半个月前,阿里刚刚以74亿人民币的价格,把银泰卖给了雅戈尔以及银泰管理团队,财务录得93亿亏损。这两笔交易对阿里来说不亚于割肉,亏损的实在有点多,但一切也早有铺垫。从2023年马云重回阿里,就提出了“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的口号,到2024年,阿里进行了极大的组织变革,新上任的董事会主席蔡崇信也讲过,阿里要回归核心业务,资产负债表上还有一些传统的实体零售业务。但是,回想2015年,阿里在内部孵化出了盒马开始验证新零售模式,2016年,马云正式提出新零售战略,2017年,阿里逐步投资控股银泰和高鑫零售。
到现在2025年的第一天,阿里用巨亏的代价甩开了实体零售。当初,阿里对于“新零售”的定义,是依托于互联网,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进行升级改造,把线上服务、线下体验和物流融合成一种新的零售模式。如果更通俗点来说,2016年完成移动化转型,步入佳境的阿里,要进一步赋能线下商超,既是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也是进一步证明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改变用户的消费习惯。
同时,还可以把线下大卖场的流量和品牌优势移植到线上,把数字化改造带给线下,提高效率。在互联网进入中国之后,实体零售有了电脑,解决了连锁问题,在移动互联网之后,阿里、美团、京东、腾讯的加入,解决了数字化和实时性的问题。特别是在阿里直接下场之后,所有的实体零售都开始做小程序和O2O平台的连接,每家企业都在讲新零售,要搞全面数字化,要懂流量,要做移动支付。所以,阿里的下场并不是没有意义,大卖场、连锁商超寻找到了和互联网的连接点,接受了数字化改造,确实给消费者提供了新的购物方式。但是,阿里这么多年的改造和赋能,没有在实际的经营层面,真正改变传统实体零售商超的业务本质。今天大量的实体商超,包括银泰、大润发这样的大卖场,核心的业务模式依然是开发地产和运营店铺,找更多的品牌,收更多的入场费和通道费。这些企业习惯去依赖通道费、入场费,广告费,把门店面积转租当二房东来赚钱,虽然有超过一半的商品可能永远也卖不掉,但只要品牌给钱就够了。所以,说到底,无论是传统零售,还是新零售,永远都离不开三点:阿里在三条中做到了第二条,送货速度更快了,但是,对于银泰和高鑫零售这样业务模式根深蒂固,组织架构庞大,员工众多的成熟企业,阿里想彻底改造起来十分困难。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外卖、即时配送、生鲜存储店各种模式越来越多,线上价格甚至比线下商超还要低,阿里本身的核心业务也遇到了挑战。
所以,阿里今天去剥离实体零售的业务,本质上就是在弥补过去的战略失误。 因为对阿里来说,阿里巴巴的初心,就是借助于数字化能力,帮助经营者以更高的效率和成本优势,满足用户的需求。 直接收购高鑫零售这样的线下业务,自己来操盘实体经营,其实跟阿里的初心和能力圈背道而驰,已经超出阿里的能力边界。阿里今天重新回归自己的电商业务,回到自己的主航道上,把AI作为重要的战略方向来改造电商,无疑是正确的。这其实也在提醒我们,任何时候,企业的发展和业务延伸,都应该沿着原点能力,循序渐进地进入到与自身核心技术相关,以及目标用户需求相关的市场和领域,开发更多的应用场景,用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用户需求。任何远离自己的能力圈,超出企业能力边界的行为,都是失败率极高的赌博。当然,我们回到零售商超本身来说,今天在中国有两种被学习和提倡的标杆模式。胖东来有非常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理念,团队建设和员工福利也很好,带来了很高的服务水准和产品创新能力,包括在互联网上的爆火,也带来巨大的人流量。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胖东来把产品做了非常好的分类。一般的线下零售只是对货架做分类,把产品分成各种SKU摆在货架上做简单直接的陈列,让用户按照自己的需求去选择和购买。胖东来会按照不同用户的类型把产品进行分类,对产品进行重新的组合,形成针对特定用户的组合解决方案,虽然有些产品的价格会比较高,但优秀的服务、体验和品控依然可以让顾客愿意付出溢价。但胖东来是一个在本地耕耘许久,相对垄断的商超,顾客对胖东来的信任和溢价,是靠巨大的投入和服务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虽然永辉、步步高今天都在借鉴胖东来的方法论进行门店调改,特别是复制烘焙和熟食区域,短期之内的效果还不错。但能不能长期在全国进行复制,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改变原有模式,放弃路径依赖,在零售环节取得较高的毛利,还有待观察。在订阅经济的逻辑下,企业收入增长的重心不是来自于产品本身的毛利,而是来自另外三个方面:获得更多的用户;提升这些用户的价值;更长久的拥有这些用户。也就是说,山姆和开市客都是从特定用户的需求出发,为这些顾客创造出能够带来持续价值的服务。
他们不是简单的卖产品,而是把产品变成一种服务,一种解决方案,建立和用户的深度关系。这不仅仅是一种收入模式的变化,本质上是经营理念的变化,山姆和开市客在这方面积累了非常深厚的商业壁垒,非常难复制。1、他们的采购很资深,对行业非常熟悉,而且行业顶级的头部供应商、品牌商,基本上都是这两家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甚至有一些是独家定制合作,有一些是生产贴牌成为他们的自营品牌,联合研发,联合出品。2、他们都渡过了订阅经济最艰难的起步期,积累了庞大的会员体量,用户画像非常稳定和精准。
所以,他们可以对用户需求进行精准的预测,知道用户来我这里的目的和需求,然后,把这个目的列出来,拆分成不同的维度进行细分,把每一个细分品类都做深做强,形成每个季节的商品计划书,每个季节都会有不一样的东西出来,形成商品的创新。这也就从“我能卖出多少产品”到“我的会员想要什么,我的会员数量增长了多少,我怎么做才能给他们满意的服务?”的问题上来了。
3、他们有专门为自己在全球进行选品的采购服务公司和买手,这些服务商会帮他们到全球的供应链进行选品和比价,虽然SKU数量不多,但价格和品质都具备优势。
但中国零售业,绝大多数企业还是在“看品采购”,什么东西火了,抄一抄,每个城市门店都上一上,SKU数量众多,同质化比例还很高,缺少商品的创新,还是存在供应链的巨大差距。所以,胖东来一些方法论和业务单元容易复制,但根本的企业文化和高福利很难学。当然,我们从长期的趋势来说,未来线下的零售跟线上的业务模式,属于处于不同维度的竞争。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兴趣电商越来越发达,对普通大众,特别是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他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用品,都能用非常方便、低成本和更快捷的方式配送到家。 而普通的超市和线上经营比起来,始终难以摆脱租金成本,人工成本和存货成本带来的压力,线下零售的需求和增长空间仍然有限,并且是会被不断挤压。所以,怎么样回到零售的本质,怎么样真正把线上线下结合起来,真正开辟出新零售的模式和渠道,可能还需要下一位勇士的尝试。
但也许,没有下一位“不务正业”的阿里了。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免费试听课程」